趙萍
摘要:以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實踐思考分析為主要內容進行闡述,結合當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實踐對策為主要依據,從教學觀念不夠先進、教學方法單一、師生之間缺少互動、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增加課堂互動環節、結合生活開展教學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強小學語文教學實效性,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師生互動;情境創設
創新并不是新時期下的新話題,是早期就提出的內容,需要人們高度重視,現在我國各個行業中創新意識的合理使用取得了一定成果,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教育行業也不例外。素質教育要求改變傳統教育思想和意識,積極鼓勵教師創新,從而不斷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實效性。
一、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不夠先進
教學思想觀念不夠先進是現在小學語文教學創新教育遇到的難題,小學語文創新改革中,需要全新思想作為支持和保證,從而使得創新更加深入和具體。從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分析,機械化教學模式無法推動教學發展,教師對成績關注度過高,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再加上應試考試影響,從而使得語文教學效果不佳,導致創新無法進行,影響學生發展,從而導致學生內心深處的創造潛力不斷被扼殺。
2.教學方法單一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味關注語文知識,講解知識過于單調,使用的教學方式一般都是黑板粉筆,并未結合學生興趣點開展語文教學。在語文閱讀內容講解時,教師不站在學生角度分析問題成為慣性,并且教師沒有給予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時間,從而導致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得不到培養和發展。
3.師生之間缺少互動
在語文教學期間,學生自制力不強,教師教學整個過程注重自我講解,學生被動聽課,缺少語言溝通和互動,使得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無法集中注意力,從而導致語文教學效果不佳,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實踐對策
1.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
小學語文創新實踐不能脫離情境創設單獨進行,情境教學能將學生置于一種真實情境中,使學生獲得真實感受,情境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可以改變傳統單一化的教學形式,積極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并對語文知識進行獨立思考和分析。基于此種情況下,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自我探究時間,既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能活躍語文教學課堂氛圍。
比如在學習四年級人教版《夜鶯的歌聲》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夜鶯歌聲,多媒體能為學生營造良好教學氛圍,使學生獲得直觀感受,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為學生展示視聽看一體化教學內容時,教師還要給予學生充足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時間,使得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認真思考,針對基礎知識主動學習,在學習中自覺主動地發現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研究和學習,強化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通過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形式更好地解決語文問題,從根本上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2.增加課堂互動環節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互動環節,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加入到互動學習中,在整個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研究,互動是課堂教學創新的有效方式,此種形式使得語文教學從原來的單項傳輸改變為雙向交流。傳統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缺少互動,學生能力得不到提升,教師在講臺上講解知識,學生并未給予充分的回應和反饋,對于教師提出的是不是,對不對的問題,學生不加思考就回答,從而使得課堂氣氛低沉,不利于學生學習。而加入互動式教學形式的課堂中,師生可以針對知識共同研究和分析,師生之間共同發現問題并研究,最終通過努力和互動有效解決所有問題。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形式對知識進行研究和分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和了解。
比如在學習四年級人教版《可愛的草塘》時,以小組形式進行學習,教師為學生提前準備好任務方案,不同小組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和研究,也可以在研究過程中自主發現問題,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問題進行解決,教師有效引導。在小組展示成果期間,師生可以針對問題和答案深入研究,營造良好教學氛圍,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時效性。
3.結合生活開展教學
語文知識全部來自于實際生活,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語文知識收集相關生活化素材,并將其作為學生教學思考的內容,從而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真實和具體,強化學生語文知識靈活應用能力。將語文知識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便于學生思考和分析,為學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和意識,提升語文教學的趣味性。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創新實踐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教師要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對教學形式和內容進行不斷創新,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學習,增強師生之間互動,從根本上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