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高中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比起初中階段其知識內容更加豐富,抽象性和邏輯性更強,學習難度更大,大多數學生感到非常吃力,逐漸對數學學習產生畏懼和排斥心理,課堂學習效率比較低。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高中數學課堂應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高中學生的學習特點,注重教學內容選擇,優化課堂活動方式,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文章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9-0008-02
引言
在素質教育觀念的影響下,高中數學教學發生了很多變化,教師需要革新課堂教學理念,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數學知識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內容繁雜,學生在學習中存在較多問題,難以有效地解決。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題海戰術來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使他們深入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進而增強其數學思維能力。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堂教學開始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發揮其課堂引導作用,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創設課堂問題優化教學設計[1]。在具體的問題設計中,教師應當注重所要解決的問題的邏輯性,讓學生開展深入思考活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時,教師應注重問題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對問題探索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增強自身的思維能力,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例如,在人教A版高中數學必修一“指數函數”的教學中,教師引入折紙的問題:將一張紙進行相應的對折,在對折x次之后,獲得的層數為y,那么y關于x的關系式是怎樣的?如果紙張最初的面積是1,那么對折x次之后,得到對折后紙張的面積為y,兩者的關系式是怎樣的?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寫出相應的關系式,開展相應的探究活動。在學生寫出關系式之后,可以讓其利用以前所學的函數圖像的繪制方式,繪制出兩個關系式的圖像,通過對圖像的觀察,說一說圖像有哪些特點。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和探究,對指數函數概念進行總結。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部分函數,讓學生判斷其是否為指數函數,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指數函數,以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并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結合生活案例,優化課堂活動設計
高中數學知識較為抽象,邏輯性比較強,高中數學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熟悉的內容,引入生活中的案例,將數學知識內容轉化成學生較為熟悉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實現其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2]。
例如,在人教A版高中數學必修二“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的教學中,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示生活中各種類型的建筑物,讓學生觀察建筑物,說一說自己看到的圖形,說一說圖形的結構特點。為了讓學生深入思考和解決問題,教師繼續向學生提問:“現在有6根相同的木棍,要怎樣擺放才能獲得4個全等的三角形?”木棍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使用木棍擺設圖形也是學生經常做的事情,針對這樣的問題開展思考和操作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一個三角形需要3根木棍,6根木棍只能擺兩個三角形,想要擺出4個三角形需要12根木棍,應該如何操作才能使用6根木棍擺出4個三角形呢。通過這樣的實際操作,引入空間立體圖形知識內容。讓學生利用立體空間幾何知識,開展思考和擺設活動。結合學生的思考和擺設,教師繼續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演示,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動態展示,組成相應的空間幾何體模型,找出其中包含的三角形。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拓展學生的思維和思路,實現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引入典型案例,培養抽象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知識內容非常抽象,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要求很高。抽象思維能力是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內容,在實際的課堂活動中,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不斷積累學習方法,完善知識結構,增強其數學思維能力。在具體的課堂活動中,應當引入典型的案例,開展相應的思考和探究活動。
例如,在人教A版高中數學必修三“隨機事件的概率”的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隨機事件、必然事件以及不可能事件的概念,了解概率和頻率的定義及區別,深入探究數學知識的本質。在課堂活動中,教師引入投硬幣的實驗案例,讓學生從相同的高度,開展投硬幣的實驗活動,每個學生投擲10次,使硬幣自由落下,并記錄硬幣朝上的面。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投硬幣活動,并對數據進行記錄和分析。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其中的規律和結論,并引入頻次和頻率的概念,使學生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最后,教師向學生展示以往數學家的投硬幣實驗和數據,通過分析這些數據,促使學生進一步開展思考和探究活動,實現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應當注重典型案例的引入,加強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四、巧妙利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多媒體教學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方式,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數學問題直觀地展示出來,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數學知識,理解數學知識,從而有效地解決數學問題,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需要對數學知識進行分析,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形象地展示給學生,開展深入的學習和探究活動。
例如,在人教A版高中數學必修五“等比數列”的教學中,教師引入古印度中相關的歷史故事:古印度的國王被一群溜須拍馬的大臣包圍,想要通過游戲排遣郁悶,國師向國王介紹了一個新奇的游戲,國王非常高興,問國師需要什么樣的獎勵。國師說:“陛下你只需要在棋盤第一個格子放上1粒麥子,第二個格子放上2粒麥子,第三個格子放上8粒麥子……后一個格子是前一個格子的倍數,將64個格子放滿就可以了。”國王一聽這么簡單,非常爽快地答應了。但是,之后國王發現,自己竟然無法放滿棋盤的每個格子。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這個故事,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動態化地展示每個棋盤格子放入小麥的情景。教師借助這樣直觀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等比數列,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實現課堂活動教學目標。
結語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應當革新課堂教學模式,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同時,教師應當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實際生活,引入典型案例,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創設良好的課堂活動平臺,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石云.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才智,2019(03):138.
王達高.高中數學教學要注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J].名師在線,2019(30):71-72.
作者簡介:劉世彪(1967.9—),男,安徽巢湖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目前從事高中數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