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雙導師隊伍建設中學校導師數量不足、缺乏企業一線實踐經驗、缺乏校企導師交流與合作的有效平臺,企業師傅選拔標準不夠完善、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不夠明確、培養機制不夠健全、帶教激勵機制不夠完善、帶教考核評價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提出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雙導師隊伍建設策略:建立雙導師選拔機制,完善選拔標準;完善雙導師培養制度,強化雙導師協同合作機制;建立雙導師激勵機制,保障雙導師隊伍的穩定性;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加強帶教工作考核。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雙導師? 建設問題?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0C-0086-03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將傳統學徒培訓與現代職業教育相結合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礎上,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職業能力為核心,以建立校企聯合招生招工為突破口,以建立穩定的企校“雙導師”聯合傳授知識與技能為關鍵點,在“合作共贏、職責共擔”的基礎上,實現校企雙主體育人。2014年8月,《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校企共建師資隊伍是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重要任務,現代學徒制的教學任務必須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承擔,形成雙導師”。由此看來,雙導師是校企雙主體育人的具體實踐者,也是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成功的關鍵因素。試點至今,對于雙導師的選拔、培養等隊伍建設問題不同院校不同行業也有不同的實踐和經驗。筆者以南寧職業技術學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為例,探討現代學徒制雙導師隊伍的建設問題。
一、雙導師隊伍的現狀及問題
現代學徒制下,校內導師和企業師傅是教學的真正實施者,他們的學識水平、專業技能和能力素質對教學效果的實現非常重要,雙導師隊伍的不足將制約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成效和推廣。南寧職業技術學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2017年獲批教育部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項目開展至今,筆者發現在雙導師隊伍建設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學校導師隊伍
校內導師隊伍建設目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教師數量不足,生師比高。合理的生師比是教育教學質量保證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部規定職業院校生師比的合格標準為18∶1,與該標準相比,南寧職業技術學院連鎖專業教師數量明顯不足,生師比過高。現代學徒制教學實施過程中,實踐教學比重更大,對校內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的需求量也更大,師資數量不足。
2.校內導師缺乏企業一線實踐經驗。高職教育尤其是現代學徒制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要求較高,不具備一線實踐經驗的教師無法達到學生實踐能力指導和培養的基本要求。然而,學校專任教師招聘從校到校的研究生比重較大,真正有企業實踐經驗的高職稱人才并不多。校內導師專業實踐能力普遍較弱,管理經驗不足,與企業的有效合作、頂崗實習帶隊管理能力等均有待提升,這對現代學徒制的開展是個很大的挑戰。同時,也需要校企協同建設導師隊伍。
3.缺乏校企導師交流與合作的有效平臺。現代學徒制項目的開展尤其是實踐教學方面的開展需要校內導師與企業師傅各司其職、協同配合,共同推進,才能更好地完成學生理論知識和崗位技能的培養目標,這期間需要雙方在指導和帶教過程中及時溝通,相互交流。試點初期,校企導師缺乏有效的交流平臺和溝通機制,雙方在教學配合方面存在不足。
(二)企業師傅隊伍
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需要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和企業帶教師傅。企業師傅是學徒員工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教育的核心要素,也是直接影響學徒制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對企業師傅隊伍建設的研究也是學徒制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南寧職業技術學院連鎖專業企業師傅隊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企業師傅選拔標準不夠完善。與專業合作開展現代學徒制項目的企業來自不同的行業企業,不同的企業內部均有自己的培訓要求、標準和體系。因此,項目開展初期,對企業師傅的選拔標準更多是結合不同企業內部標準,針對技能水平和工作經驗來進行考量。在實施的過程中發現,企業師傅的能力素養,以及帶教能力同時也是學徒培養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需要不斷完善企業師傅的選拔標準和培養機制。
2.現代學徒制下企業師傅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不夠明確。部分企業師傅對現代學徒制不了解,對學徒制下帶教師傅的角色和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的比較模糊,影響了帶教效果。
3.企業師傅的培養機制不夠健全。試點前期,企業師傅的培養機制不夠健全,對企業師傅職業教育理論知識和教學能力的培養制度欠缺,加上企業帶教師傅的統一培訓涉及各企業門店排班調班等多方協調,校企很少能統一召集他們開展學徒制培養和帶教工作的相關培訓,導致門店師傅實際帶教存在盲區,影響帶教效果。鑒于企業師傅隊伍存在的帶教能力弱、對學徒制及帶教責任和義務不了解等情況,校企需要不斷完善企業師傅的培養機制,定期開展相關培訓。
4.企業師傅帶教激勵機制不夠完善。學徒到崗學習,企業師傅的一對一帶教會耗費他們的額外精力,甚至會影響他們日常所承擔的重要生產和管理任務。加上學徒培養期結束后也有部分學徒離崗離職,使得企業培養和師傅帶教成本增加。校企沒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勵機制,企業師傅參與帶教工作的動力不足,最終也會影響學徒培養效果。
5.企業師傅帶教考核評價機制有待完善。企業師傅在現代學徒制中為雙身份:企業員工+企業教師,同時其帶教行為和過程都發生在企業內部,并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因此,對企業師傅教學質量的考核評價成了難點。學校試點初期建立了考評制度,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不同企業崗位和工作標準差距較大,企業師傅帶教能力參差不齊,校企仍需進一步完善考核標準和評價機制,才能對企業師傅的教學質量進行有效的監控和評價。
二、雙導師隊伍建設的策略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校企雙方共同建立一支校企協同、專兼結合的雙導師隊伍,并不斷地完善相關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項目工作的開展,達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
(一)建立雙導師選拔機制,完善選拔標準
1.校內導師的選拔標準。校內導師除了要承擔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學任務,還要承擔部分實踐教學的指導工作,包括與企業教師協調合作,完成對學徒跟崗學習進行工作、學習的指導,以及思想和生活方面的引導。因此,校內導師除了具備專業理論知識、一定的教學經驗,同時還應具備在企業一線的工作經驗及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或行業證書。如果沒有,必須到合作企業進行最少三個月以上的掛職鍛煉,接受企業專門的技能培訓。崗位工作的實際能力與經驗得到校企雙方的認可,才能更好地承擔學生或學徒的教學任務。
2.企業師傅的選拔。企業師傅的選拔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標準: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業務操作能力、帶教能力。企業師傅不僅是學徒業務技能的指導者,同時還是言行規范的示教者和職業道德的引路者,帶技術、帶思想、帶作風是帶教工作和要求的精練概括。因此,除了崗位技能,師傅的職業素養不容忽視。從本專業學徒制項目經驗來看,企業師傅應當具備以下條件:(1)從事企業一線崗位三年以上、崗位技能或管理經驗豐富,大專及以上學歷或具備行業職業資格證書;(2)遵守職業道德規范,有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品行端正,責任心強;(3)有帶教意愿,有一定的帶教能力或帶教經驗,并接受學校基本職業教育教學能力培訓,具備從事崗位實踐教學的能力。雖然這些要求比較嚴格,但是企業師傅是帶教培訓的真正執行者,是學徒制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必須嚴格把關。
同時,企業師傅選拔需經過企業考評,企業組織工作小組對愿意參與帶教工作的企業人員在職業素養、業務能力、技能操作、帶教能力等各方面進行考核,合格者由企業推薦或安排到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培訓,包括教育教學方法與手段等的培訓。
(二)完善雙導師培養制度,強化雙導師協同合作機制
現代學徒制強調雙主體育人,從雙導師隊伍的選拔機制和選拔標準來看,雙導師隊伍的建設和培養重點既包括對校內導師的崗位實踐技能及管理經驗的培養,也包括對企業師傅的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
1.定期分批安排校內教師到合作企業進行為期3~6個月掛職鍛煉。在掛職鍛煉期間,參與學徒跟崗學習日常管理和實訓的指導,參與開展校企合作課程建設,并與企業師傅交流,在實踐技能和教學方面互通有無,有效促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工作的順利開展。鼓勵校內教師獲取行業從業資格證書,積極申報“雙師型”教師認證,通過邊教學邊學習邊提高的方式,提升自身“雙師”素質能力。
2.定期開展針對企業師傅的帶教工作培訓,培養具有教學能力的企業導師隊伍。企業師傅主要擔任企業實踐課程的教學任務和跟崗實習指導,作為企業選拔出來的技術能手或業務骨干,他們在職業素養和操作技能方面都能勝任。對于他們而言,帶教工作的質量更多取決于他們的教學能力。企業師傅要在門店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指導一位或多位學徒進行崗位技能操作,其實踐教學組織比學校課堂教學組織的難度更大,影響因素更多。因此,需要為他們開展一些職業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培訓,幫助他們系統提升教學能力。同時,通過定期培訓,引導他們準確定位現代學徒制下企業師傅的角色,對專業課程教學、學生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幫助其提升帶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建立健全雙導師互動機制。建設雙導師隊伍,開展雙主體協同育人除了需要校企導師各司其職,還需要建立互動平臺和交流機制,使他們在課程建設和教學實施過程中進行有效的互動,從而更好地相互了解和及時溝通,并能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協同配合開展理論和實踐教學,有效提升學徒培養質量。
(三)建立雙導師激勵機制,確保雙導師隊伍的穩定性
調動雙導師隊伍尤其是企業師傅參與學徒制帶教工作的積極性,需要校企進一步完善和創新激勵機制。
1.校企在制定雙崗互聘制度后,要制定配套的考核機制和報酬制度,明確將帶教工作計入個人的工作量和工作業績,并將學徒的考核成績作為師傅帶教工作的重要考核依據,合理發放帶教津貼,提高他們帶教工作的積極性。
2.定期對帶教效果進行評定,評選出每一期的優秀帶教師傅進行表彰和獎勵,激發他們的成就感和責任感。
3.利用聘任儀式、拜師儀式、表彰大會等形式對現代學徒制及導師帶教進行廣泛宣傳,通過精神激勵的形式提升導師的責任意識。
(四)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加強帶教工作考核
完善帶教考核機制,是現代學徒制實踐課程教學實施與教學質量控制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學徒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校企制定《校內導師工作職責》《企業師傅工作職責》《現代學徒制帶教工作考核制度》《學徒跟崗考核制度》等相關制度,并通過帶教目標及計劃制訂、工作任務分配與指導、素養指導、生活指導、交流與溝通、總結與反饋工作、帶教結果考核等七個維度對導師帶教工作進行評價與考核,通過工作業績、工作態度、工作能力三大維度十一個考核指標對學徒跟崗學習和培養效果進行評價與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與激勵機制相掛鉤,保障帶教工作和學徒培養質量。
教學實施是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點,而雙導師隊伍的建設是關鍵中的關鍵。校企必須通過雙導師隊伍的選拔、培養、激勵和考核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加強雙導師隊伍的建設,真正實現校企雙主體協同育人,有效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19號)[Z].
[2]歐陽斌,易利英.現代學徒制下“雙導師”選拔和培育機制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6(2)
[3]申利民,邵玫.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師資隊伍建設探究[J].船舶職業教育,2017(4)
[4]徐麗娜,孫慧.現代學徒制中“企業師傅”帶“徒弟”的可持續性研究[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2)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基于產權理論視角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運行機制研究——以高職商科類為例”(2019A027)階段成果;2018年度南寧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現代學徒制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研究——基于效率和公平的視角”(2018JG06)階段成果
【作者簡介】黃浩伶(1976— ),女,壯族,廣西靖西人,武漢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管理學及高職教育研究。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