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英語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人際交往工具。初中英語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但就當前的教學狀況來看,教學中存在著教學時間緊迫且要求較高等問題,因此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解決辦法。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學生的單詞記憶和寫作邏輯能力。故本文主要通過分析思維導圖的重要性和應用,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教學應用
一、 引言
現如今,我國的初中英語教學仍不能讓全部學生對詞匯和語法知識有深入的理解。老師在課堂上過于注重對語法和單詞的講解,從而忽略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生現在缺少的是簡單高效的記憶和思維模式,而思維導圖恰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由于思維導圖這一方法適合人們的邏輯和記憶方式,故可用這個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當然在課堂中使用思維導圖這一方式進行教學,需要多多思考,尋求最合適的教學方法,促進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二、 思維導圖概述
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托尼·博贊創建了“思維導圖”而以大腦先生聞名國際。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工具。它將圖像和文字結合起來,將各級層次關系清晰地表達出來,充分利用了人類記憶,思維和閱讀的規律,幫助人們在各行業發展。思維導圖實際上是以一個中心詞作為出發點,從而聯想到與之相關的一些點。它不僅簡單清晰,而且具有一定的時效性。
三、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初中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
教師可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找到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與小學英語相比,初中英語課本相對復雜;與高中英語相比,初中英語課文篇幅短小。故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可讓學生清晰地了解課文結構和大意。比如老師在講到課本上的生詞時,可讓學生通過聯想的方式去寫出這個詞的同義詞。這個做法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詞匯量,有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評價教學質量的標準就是學生學習水平的高低,通過思維導圖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水平。
(二) 有利于學生建立知識體系
初中生一般都處于思維活躍的時期,對于形象化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所以老師應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在課堂上進行思維導圖教學方式。例如老師在講到語法知識時,可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初中英語語法進行串講,讓學生心中有個大致的思路,以便于他們更好地閱讀。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起英語知識體系。這樣一來,學生的成績便會大大提高。
(三)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初中時期是學生從具象思維轉向抽象思維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中,老師在英語課堂上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去引導學生,讓他們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理清文章脈絡,幫助學生形成抽象思維模式。思維導圖可幫助學生梳理雜亂無章的課堂知識,使知識形成一條思路清晰的線索。在這個方法的引導下,學生可以不斷地去總結課堂知識,并不斷地發現并探索出新的方法,以此來開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 強化詞匯教學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最繁瑣的一部分。在有扎實的詞匯基礎上,我們才可以進行讀寫等方面的訓練。初中學生剛開始面對記憶大量單詞的任務,往往會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但這種記憶單詞的方法效果并不顯著。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老師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一方面,老師可通過引出一個話題,如交通問題,然后可引導學生從出行方式、交通工具、交通安全等方面出發,引導學生來記憶單詞。另一方面,老師可以通過單詞不同的詞義和詞性來進行教學,例如在講到“lie”這個詞的時候,可從它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入手,進行講解。通過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記單詞有了清晰的脈絡,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 提高英語閱讀理解效率
初中英語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它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語言知識。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在講閱讀理解的過程中,會對詞匯以及短語等進行詳細地講解,導致學生對文章整體大意不理解,而思維導圖恰恰可以解決這一方法。老師可將課文中的關鍵詞提取出來,按照時間或邏輯順序進行思維導圖引導,有效地幫助學生了解文章大意。同時,老師要對學生繪制出來的思維導圖提出完善意見,幫助學生克服在英語閱讀學習中遇到的障礙,提高思維導圖教學質量。
(三) 理清寫作思路
寫作是對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檢驗,不僅需要堅實的詞匯量,還需要清晰的文章思路。學生不知道從哪方面入手寫作文,沒有明確的思路,是學生思維導圖構建能力欠缺的表現。老師在這時應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引導學生理清寫作思路,教學生如何使用思維導圖來提高寫作質量。首先,確定文章主題。主題是文章中的文眼,也是構建思維導圖的出發點。第二,構建主線。想一下自己的作文需要從哪幾個部分進行寫作,按照時間或空間順序來理清思路,防止文章質量下降。最后,進行內容擴展。按照自己構建的思維導圖,進行內容補充,豐富作文內容,并稍加潤色。
(四) 提高聽力整體水平
聽力是為了考查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把握,考查學生日常英語交流的理解能力。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沒有接受過聽力訓練,以致于在他們心中,聽力是個難題。但其實聽力部分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于詞匯的把握,更重要的是語速與語感的把握程度。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方法為學生歸納出聽力考試的題型,告訴學生一些答題的技巧。例如學生在播放聽力之前可快速瀏覽一遍題目答案,如果第一題答案中出現乘車方式的選項,第二題出現時間的選項,通過思維導圖的思想,學生便可以想到這道題的問題是“主人公什么時間采用什么方式去了哪里”。接下來他們便可把聽力的重心放在文章中的地點及時間上。
五、 總結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一個高效學習的工具,對于英語課堂教學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英語課堂上廣泛使用思維導圖,可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也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蔡文.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15.
[2]劉暉.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6.
[3]方文娟.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
賀雯,中學一級教師,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