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在不斷發展,教育也在不斷改革。在新課改的理念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越來越重要。各科教師都在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滿足新課改的要求。對于高中體育來說,這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科目,有了好的身體,才能更好地學習、生活,更好地應對高考。體育的創新教學模式尤為重要,要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的興趣,增強學生身體的綜合素質,調動學生積極性,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
關鍵詞:高中體育;創新教學;模式
一、 引言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廣,學校和教育工作者都開始注重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高中體育的目的是要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提升心理素質。不過,現階段我國高中體育教學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如體育觀念比較落后,教學方法單一等。所以,創新體育教學模式對提高高中體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二、 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普遍問題
(一) 教學觀念落后
在長期的應試教育影響之下,體育教師沒能及時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很多教師還是重文化、輕體育的理念。在開展體育教學中,沒有跟上新課改的理念,不能及時創新教學模式,依然秉承傳統教學方式進行體育教學,降低了學生對體育的學習積極性,不能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
(二) 教學設施不足
體育教學離不開教學設施,充足的教學設施對于順利開展體育教學十分重要。在很多高中學校,尤其是農村高中,沒有足夠的經費來購買體育設施、設備,不利于開展創新體育教學,甚至存在安全隱患,容易出現事故。
(三) 教學方法單一
單一的教學方法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阻礙了體育教學工作的發展,無法充分體現體育教學的作用。
三、 創新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策略分析
我國的體育教學有不少問題亟須解決,重文化、輕體育的結果造成了學生身體易生病,沒有鍛煉身體的強烈意識。所以,創新體育教學模式極為重要。
(一) 創新體育教學方案
要想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教學活動,就要有新穎、有趣味的教學方案。只有教師精心設計、深思熟慮的教學方案,才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使教學活動達到預期目的。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結合新課標的理念,滿足學生的身體特點,將創新思維融入教學方案中。
(二) 創新體育教學模式
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興趣,利于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
1. 合作型教學模式
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結合學生性別、身體素質、個性特長等合理構建小組,多人合作。這樣的方式促使學生在共同練習的過程中,互相幫助,揚長避短,共同進步,收獲友誼的同時,督促體育鍛煉。例如,教師可以安排每組中有一個體育能力強的學生、2~3個體育能力較弱的學生。在體育項目訓練時,互相探討、切磋、幫助,共同成長與進步。
2. 游戲型教學模式
游戲型教學模式讓體育教學更加多樣化,在教學中設計一些靈活性游戲,了解學生個體差異,增強體育鍛煉。可以進行貼膏藥的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觀察其他人的運動方向,進而控制自己的方向,在距離較短的奔跑中鍛煉靈活度。還可以針對爆發力或者持久力進行游戲,鍛煉學生意志,慢跑就是提高持久力的一種好方法。體育教師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促使學生重視體育課程。
(三) 引入現代信息技術輔助體育教學
多媒體在各個學科中的普遍使用,提高了教學效果。為什么體育中不能增加呢?很多體育教師都在思考如果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學習,多媒體技術就是不錯的選擇,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另一方面還將教學內容清晰、立體地展現出來,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在訓練中動作更加標準,不易受傷。
(四) 注重智力發展
高中體育教學不僅僅要注重學生身體鍛煉,也要提高思維鍛煉。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都是教師講,學生沒有主動思考的時候,也不會質疑,無法對體育知識感興趣。因此,創新體育教學模式,要有效結合身體和思維的同時鍛煉。在學習立定跳遠與沖刺跳遠時,教師要先講解每個動作的意義,運用身體的哪些部位,又是哪個部位在發力,怎樣用力可以跳得更遠等。經過教師的原理解說,學生在腦海中進行思考、匯總,更加明白立定與沖刺的區別,動作更加標準。啟發式的教學對開發學生智力有一定作用,避免了重鍛煉輕智力的弊端。
四、 結語
高中體育是終身體育教育的主線,體育教學的開展不僅給學生傳授了知識,還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習慣,鍛煉了學生身體,增強學生體育意識。現代社會對身體素質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體育教師的責任也越來越大。所以,體育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更新教育理念,培養學生意識到體育的重要性,在將來的教學中不斷創新、完善教學模式,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李肇煥.創新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8,9.
[2]曹敏.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探究研究[J].新課程,2018,8.
[3]江棟世.試論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J].中學課程輔導,2017,6.
[4]王德偉.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探討[J].新課程導學,2016,10.
[5]張文驥.創新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措施分析[J].中學時代,2014,3.
作者簡介:
張燁,浙江省寧波市,寧波榮安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