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艷
摘 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安全教育是最為重要的課題,雖然小學生處在學校與家庭的雙重保護下,可是仍然存在各種安全問題。對于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進行了簡要論述,并針對小學安全教育的現狀給出了一些有效的辦法。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小學教學;安全教育策略
伴隨著國內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當前小學的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安全教育課題也在不斷地完善,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以及自我保護能力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學生處在身心成長的重要階段,對于外界事物的看法與判斷并不成熟,缺乏安全意識的同時又對各種新奇事物帶有強烈的好奇與探索欲望,因此容易受到詐騙或者其他安全問題的威脅。
一、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的安全教育現狀
學校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以及良好的道德水平,因此,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當中,應當要為學生構建一個高度真實的生活情境,并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從旁協作的方式來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比如說在講解人教版小學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的“上學路上”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是怎么樣安全到達學校的?”然后學生會紛紛舉手踴躍地回答問題。當學生回答完之后教師再問:“同學們,紅燈、綠燈、黃燈分別代表著什么意思?馬路上的斑馬線是干什么用的?”等問題來讓學生回答,當學生回答完成之后,教師向學生講解一下來學校上課當中要注意的事情以及介紹一些交通安全的標志。當學生學習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在課堂當中加入“幫一幫”的小游戲,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馬上運用。再比如說在一年級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中的“家中的安全與健康”時,教師可以運用近些年來兒童墜樓或者兒童卡在窗戶位置等事件來進行講述,向學生強調說家中的安全保護意識也是不容忽視的。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當家的安全教育仍然是以專題的方式融入教學單元中,但這種方式并未引起學校以及學生家長的重視,導致整體教學質量差。
二、強化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策略
1.創新教學方法并提升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
依據現有的情況來看,安全教育知識比其他基礎學科更具抽象性,因此需要投入的精力與教學實踐要求也變得更高。道德與法治作為小學安全教育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必須要將安全教育的知識重點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并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突破與創新,結合情境模擬的方式來告訴學生常見風險識別的方式以及自我保護方式的運用。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不但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理解與認識,還能夠讓學生體驗到危險來臨時的緊張感與恐懼感。為了能夠讓情境高度真實,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式來將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進行播放,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值得注意的是,安全教育并不是向學生講解各種理論性的內容,而是告訴學生要運用什么樣的辦法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并讓學生按照教材中的流程進行實踐。除此之外,校方和家長必須要對道德與法治教材予以重視,既要教師按照安全教育專題設計出一些教學內容以確保整個教學的效果,又要讓家長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當中的表現能力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并將這些內容及時地向老師反饋,只有將學校與家長兩者相互聯合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2.運用情境教學并驗證安全教育
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教師也開始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由學生,特別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更加容易接受按照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來有選擇地學習的模式。因此,教師想要全面地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就必須要在教學過程當中打破傳統的教學框架并引入全新的教學觀念,幫助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一個輕松、和諧的環境中學習安全知識,運用安全知識。
比如說在講解人教版小學一年級《玩得真開心》這一章節時,講到防火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模擬火災的現場來鍛煉學生的逃生能力。再比如講解交通安全知識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在教室模擬過馬路的情景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地調節課堂的學習氣氛,還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當中學習交通安全知識。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邀請一些其他課程的老師來到教室中扮演一些“陌生人”來和學生進行接觸,從而培養學生的防騙能力以及自我保護意識。
綜上所述,安全教育作為小學教育中的核心,必須要引起學校與家長的重視,并且從創新教學方法并提升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運用情境教學并驗證安全教育等方面開始著手,在完善安全教育內容的同時還要對現有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地提高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參考文獻:
沈麗萍.在主題探究活動中引領兒童道德成長[J].上海教育科研,2018(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