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璨 鮑長麗
摘 要:本文以“醫藥分業”為基礎要素,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等方式,了解目前社會藥店藥學服務工作現狀;以及藥店藥師的工作內容、職業能力要求等問題。研究結果表明,隨著醫藥改革的不斷深化,藥店藥師應與醫師共同負責患者的藥物治療,主要工作內容為從事常見病、慢性病、多發病合理用藥指導、疾病檔案管理和健康宣傳等。藥店藥師應具備的職業能力主要包括安全合理用藥、處方審核、藥品調劑和藥品保管能力;人文素質能力主要包括道德誠信和職業化意識、服務意識以及團隊協作能力。
關鍵詞:醫藥分業 藥店藥師 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R19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3-0-02
2007年,中央十七大報告對醫藥改革提出“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的重大改革要求,致力于解決“看病貴、看病難”這一世界性難題;隨之2009年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標志著新一輪醫改啟動,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盡快實現醫藥分離制度,和國際主要國家進行接軌,推進我國醫藥國際化發展進程。[1]2017年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實現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
隨著醫療服務的下沉,以及民眾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加,許多居民生病后不去醫院就診,而是到藥店購藥,采取自我醫療(含自我藥療),社會藥店正是順應了公眾的健康保健需求。[2]而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藥品,提供高質量的藥學服務成為新形勢下藥店藥學從業人員的首要任務。為了解目前社會藥店藥學服務工作的現狀,以及隨著醫改的不斷推進,藥店藥師的工作內容和職業能力要求等問題,開展了本次研究。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主體為社會藥店,共選取連鎖藥店5家,單體藥店16家;分別對藥店管理人員、分店店長和店員進行問卷調研和訪談,其中管理人員5名,藥店店長131名,店員157名。
2.研究方法
2.1訪談
按照制定的提綱,走訪藥品零售企業總部管理人員,訪談內容包括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對社會藥店帶來的影響與機遇、醫藥分業對藥店藥品銷售的影響、以及藥師職責和工作內容變更等。
2.2問卷調查
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設計問卷調查表,面向社會藥店的店長及相關藥學從業人員進行調研。
二、研究內容
1.藥學技術崗位人才結構現狀
1.1 藥學人員學歷構成情況
為更好的掌握目前藥學從業人員的學歷情況,我們走訪了各連鎖藥店的人力資源部門,對在社會藥店從事藥學服務工作的人員學歷情況進行了統計。結果顯示,連鎖藥店從業人員的學歷主要集中在大專層次,占總人數的59.77%;其次為本科畢業生,約占31.17%;而單體藥店從業人員的主要學歷層次分布于大專和中專,少數工作人員為中專以下學歷,但需經過相關培訓后上崗。
目前從業人員主要為藥學等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但專業涉及藥學及管理學等多個領域,專業區分度不強;部分(單體)藥店仍然雇傭非專業的經驗人士,人員背景復雜、服務質量差異大、專業知識發揮作用較低。
1.2藥店藥師的工作內容
藥品是一種特殊商品,藥師在保證患者安全、有效用藥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零售藥店作為藥品流通的終端環節,在保障藥品供應的基礎上,更應注重藥學專業技術服務、指導患者安全合理用藥,因此藥師的職責和作用對于患者的生命健康有重大意義。
通過調研結果分析,藥店藥師應負責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藥學服務、藥品養護和藥品銷售,見圖1。
藥店藥師與醫院藥房不同,不是憑處方進行藥品調劑;更多的是患者通過疾病的治療實踐,自行到藥店購買對癥藥品。但一般藥品的說明書對藥物的功能主治、劑量折算的描述比較模糊,所以藥師應正確判斷病情,根據實際情況向患者推薦藥品,并詳細說明所購藥品的適應癥和不良反應,提醒患者用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2.藥學技術崗位人才職業要求
2.1 藥師應具備的職業能力
隨著醫療服務下沉、國家鼓勵患者到零售藥店購藥,這也對藥店藥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藥學服務中與醫師共同對患者藥物治療負責,提供安全、有效、經濟、適宜的用藥指導。在對“藥師法(征求意見稿)”、“執業藥師業務規范”等相應標準研讀的基礎之上,擬定了藥店藥師的職業能力范圍,[3]面向各級別藥店展開了調研。結果顯示,藥學從業人員應具有的職業能力主要包括:安全合理用藥、處方審核、藥品調劑和藥品保管能力等。
2.2藥師應具備的人文素質
通過對藥店管理人員的訪談發現,作為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專業知識與技能是從事工作基礎。除專業知識與技能外,具備較強的職業道德、服務意識、溝通協作能力也是影響藥學服務質量的重要因素。
結果表明:作為一名合格的藥師應以患者為中心,遵守道德準則,在工作中樹立了不松懈的工作信念,展示個人和職業誠信,對自己的行動負責。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毫不退縮和動搖,能團結他人為實現目標一起奮斗。
2.3藥師應具備的藥學實踐能力
藥學實踐是指能夠根據《藥品管理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及其他藥學專業行業標準及相關企業的操作規范,從事包括藥品供應、藥品調劑、制劑生產、臨床藥學等工作。通過對店長和駐店藥師的調研,結果如圖2所示:藥師在進行藥學實踐的過程中,在正確、合理、高效完成藥品的調配和發放并做好用藥交待的基礎上,能夠審核醫囑、提出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藥學監護、用藥咨詢及用藥教育等,并準確、完整、及時做好藥學實踐工作相關記錄和報告。利用自身的知識和經驗,對低年資藥學人員、進修實習人員進行藥學相關知識授課,以提高整體藥學服務水平。
三、結論
第一,通過研究表明,目前藥店藥師數量和質量遠遠不能滿足公眾安全用藥的需求,而且店員對藥品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進行用藥指導的意識有待提高。
隨著分級診療的推進,以及民眾自我藥療意識的不斷提高,社會藥房已經成為降低公眾用藥風險這一系統工程中的重要一環,社會藥房提供的藥學服務對于降低不合理用藥、提高用藥安全性具有潛在的重要作用。在調研中發現,通過藥學服務所帶來的效果尚不明顯,真正接受藥學服務并付諸實踐的藥店尚在少數。
第二,在對藥店藥師的主要工作內容的調研中,藥學服務、藥品保管與養護、藥品銷售分別以96.43%、84.93%和83.14%占據前3位。這也說明,隨著醫藥改革的不斷深化,醫療衛生資源重心下移、資源下沉,藥師與醫師共同對患者藥物治療負責的,從事常見病、慢性病、多發病合理用藥指導、疾病檔案管理、健康宣傳等工作;藥師應全面參與到患者的健康管理和康復中。
第三,藥店藥師應具備的職業能力主要包括安全合理用藥、處方審核、藥品調劑和藥品保管能力;人文素質能力主要包括道德誠信和職業化意識、服務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
四、討論與建議
1.建立藥學服務項目指南
在研究中發現,目前藥學服務工作雖已成為藥店藥師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開展藥學服務工作的項目有限,且深度不夠。為促進我國社會藥房藥學服務工作的快速、健康發展,以滿足人民群眾對藥學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建議由國家相關部門組織出臺常見病、慢性病的藥學服務項目指南,使藥學服務工作有章可循。
2.建立完善的考核體系
在對藥店店員的訪談中發現,大部分藥店對藥學從業人員的考評方式多為工作情況總結或年終測評等,并沒有專門針對服務質量的標準和服務質量評估體系,從而導致在實際的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所以有必要完善藥店藥師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魏際剛.服務公眾健康需求 把握醫藥改革重點——醫藥領域各相關利益者責任探析[J].中國醫藥報,2018(4):1-2.
[2]徐黎明,董云龍.淺談執業藥師在社會藥房中的作用[J].藥事管理,2002,20(6):353-354.
[3]吳美霞,李玲.淺談職業藥師在社會藥房中的職責[J].藥學服務與交流,2005,5(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