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
摘 要: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高效課堂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考的提出,對化學課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新中考這個大背景,從初中化學具體教學實踐出發,結合化學學科特點,圍繞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學生學科思維。
關鍵詞:新中考;高效課堂;化學教學;核心素養;學科思維
新中考的提出,無論是對老師還是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對實驗考查力度的加大,這就需要我們在現有情況下,轉變教學方式,優化課堂教學,本文就在新中考背景下如何建構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展開論述。
一、打造多元課堂,全面激活學生
1.體驗式課堂
體驗式教學是一種教學效率較高的課堂,結合化學學科特點,在實驗中體驗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條理、系統地掌握學習內容,這就需要教師盡可能多展示演示實驗,如在學習物質的微粒觀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物質的構成,可通過構建電路,將溶液加入電路,借助電路中小燈泡是否發光來理解,若燈泡亮了,說明是由離子構成的,若燈泡沒有亮,則是由分子構成的。形象的實驗現象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該知識點,這種效果是教師用語言解釋無法達到的。
此外,開設分組實驗也尤為重要。如在探究化學變化微觀本質時,可借助球棍模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水的球棍模型進行拆分重組,學生能真實感受到化學變化的微觀本質原來就和玩積木是一樣的,就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還發現原子不能再進行拆分,這就幫助學生理解了原子的概念——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與此同時,學生還發現原子的種類、數目都沒有發生變化,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手中的模型轉化為符號寫出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就水到渠成了。由此可以看出,在實驗中體驗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從宏、微、符的角度接受知識,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
2.智能化課堂
結合目前正在推行的智慧校園項目,充分利用仿真實驗室平臺,該平臺不受時間和危險的限制,可高效幫助學生掌握化學實驗。學生在動手分組實驗前可先在平臺上虛擬操作,了解實驗目的、用品、步驟,并觀察實驗現象。此外,該平臺還有自創實驗功能,學生可根據興趣,在平臺上自己設計實驗,達到培養自身創新能力的效果,進而提升學科核心素養。目前我校連續兩年都在嘗試利用仿真實驗平臺作為學科教學的輔助工具,數據證明,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科成績,尤其是實驗部分,據數據統計:2018年一模考試,我校實驗題的達到度是1.223,總分達到度是1.16,實驗題的達到度超過了總分達到度。
3.趣味化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升化學課堂的趣味性除了課本實驗和仿真平臺,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科特色。多做一些課本上沒有但趣味性比較強的實驗,如“魔棒點燈”“燒不壞的手帕”“清水變牛奶”等,用化學知識解釋常見的魔術原理,激發學生求知欲。
與此同時,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注重與生活的聯系,做到學以致用,如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時,可以用“探究教師手中的金首飾真偽”貫穿整節課,學生探究金首飾真偽的過程中需要應用到金屬的化學性質,這樣就可以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學習效率也會更高。
二、拓寬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
提升課堂效果不僅依賴課堂,課外豐富的學科活動也可以起到輔助課堂的效果。例如適時開展實驗類競賽。通過開展實驗類競賽也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多參加廣州市組織的大晶體制作和“我與化學”等競賽。為此,本校也先后舉辦了 “趣味化學實驗技能競賽”和“仿真實驗室比賽”等實驗類競賽,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積極參賽,合理分工,有些學生負責上網查找資料,有些負責購買實驗材料,有些負責現場講解實驗原理,有些則負責比賽現場的動手實驗環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后呈現出一批優秀的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不只收獲了精彩實驗現象帶給自己的歡樂,更多的是通過科技節,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了,科技節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還有很多學生在討論這些比賽。這樣的競賽對學生的成績沒有太高的要求,很多平時成績不突出的學生,通過這樣的競賽找到了學習化學的自信,進而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反過來輔助了其學習成績的提升。據數據統計顯示,這樣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我校后進生的人數,低分段人數呈現減少趨勢,不及格人數由16人降為4人。
綜上所述,構建高效課堂是教育變革的一個重要領域,這就需要我們既要充分調動學生課堂上的積極性,還要不斷提升自我,構建學習共同體課堂,教師為學而教,圍繞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生相互支持,共同學習,利用學科思維解決問題。這也正是新中考提出的要求,這樣的課堂在現實中還有挖掘的空間,還需要理論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實踐層面的積極探索,所以,把握課堂這一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是一個漫長而有意義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梁青.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建設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3.
[2]李慶濤.高效課堂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設計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3]蘇永平.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與實踐[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4):30-37.
[4]陳鵬.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與實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1(22):184-185.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