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彩虹
【摘要】信息不對稱容易引起市場失靈。高校頂崗實習參與主體包括學生、專業教師、輔導員,由于輔導員與學生之間所擁有的信息不相同,對頂崗實習意義、管理要求、管理過程的心理需求等認知不同,容易引起頂崗實習管理效率下降,甚至失靈。因此,對高校頂崗實習管理過程中造成信息不對稱原因進行分析,有助于提高高校輔導員頂崗實習管理效率。
【關鍵詞】頂崗實習管理;信息不對稱;高校輔導員
【基金項目】南寧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項一般項目“應用技術大學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在學生頂崗實習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以南寧學院為例”。
一、高校頂崗實習管理現狀
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頂崗實習管理情況,本人針對2018屆畢業生,在問卷星(ID27902889)發布了一份高校學生頂崗實習調查問卷,調查了共 272人,其中男155人,占總人數56.99%,女 117人 ,占總人數43.01%,男女比例恰當。戶籍所在地農村與城鎮的分布為:來自農村的220人,占總數80.88%;來自城鎮的52人,占總人數19.12%。頂崗實習方式中,集中安排與自主聯系比例為22.06%:77.94%。有關是否了解頂崗實習的意義,25.37%的學生選擇“了解”,38.24%的學生選擇“基本了解”,“不太了解”與“完全不了解”的學生比例為25.74%和10.66%。
對頂崗實習未能完全了解的原因中,學院沒有介紹清楚的占23.9%,老師沒有講清楚的占4.78%,自己沒認真學習的占17.65%,其他原因占53.68%。筆者試圖了解學生因其他原因未能完全了解頂崗實習,對部門畢業生進行了訪談,發現學生基本是因為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即,在學生未出校參與頂崗實習前由于經驗原因并未真正了解頂崗實習,也就是基于信息的滯后性導致的。是否愿意在畢業年度去企業頂崗實習的調查中,61.76%的學生選擇“愿意”,16.18%的學生選擇“不愿意”,覺得“無所謂”的學生人數占到了22.06%。在“通過頂崗實習,學生在哪些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調查中,認為語言溝通能力得到提升的占76.1%,人際關系處理得到提升的占87.5%,專業能力的占75.37%,抗挫折能力占65.81%,心理承受能力占79.04%,管理能力占55.88%,其他的占35.66%。頂崗實習期間學生有過哪方面情緒的調查中,工作失落占64.71%,心理焦慮64.34%,挫敗感56.99%,煩躁58.46%,力不從心66.54%,其他34.56%。頂崗實習期間輔導員是否給予學生心理輔導,44.85%的學生曾經得到過心理輔導,55.15%的學生沒有得到過心理輔導。
實習期間,輔導員給予學生指導方面,58.46%的學生曾經得到指導,41.54%的學生并沒有得到指導。在指導方式有效性中,51.47%的學生認為現場指導最有效,30.15%認為QQ等聊天工具最有效,而電話9.56%、Email1.47%,其他7.35%。
頂崗實習期間學校的管理效率中,18.01%的學生認為“很到位”,34.19%的學生認為“到位”,而40.81%認為“一般”,3.31%認為“不到位”,3.68%認為學校管理效率“很糟糕”。
頂崗實習期間輔導員與學生聯系頻率方面,33.46%的學生認為輔導員經常與自己聯系,一個月聯系一次的占29.04%;兩個月聯系的占10.29%;三個月及以上沒聯系的占4.41%;從來沒有聯系過的占22.79%。
二、高校輔導員頂崗實習管理效率失靈的原因分析
1.輔導員與學生對頂崗實習的意義理解有異
筆者就頂崗實習意義與輔導員進行訪談,輔導員屬于管理人員,能夠理解高校頂崗實習是高校教學的必要過程,也是學生將校內所學知識與技能在企業生產一線進行實踐的重要載體。而學生對于頂崗實習的意義理解與輔導員所預測的有較大差別。調查中將近74.63%的學生對于頂崗實習的意義處在“基本了解”“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的狀態中,這與輔導員預期有較大差別。輔導員預測學生能夠理解頂崗實習的比例為80%。
2.學校正常教學管理安排與學生意愿之間沖突
頂崗實習是高校正常教學過程,也是必要的教學活動。為了了解學生頂崗實習意愿,筆者試圖構建交叉分析,發現性別差別影響了學生意愿。調查中發現,60.65%的男生選擇“愿意”,18.06%選擇“不愿意”,21.29%選擇“無所謂”;63.25%女生選擇“愿意”,13.68%選擇“不愿意”,23.08%選擇“無所謂”。
調查發現,“不愿意”參與頂崗實習及對是否參與頂崗實習“無所謂”的男生比例達到了39.35%,而女生比例達到了36.76%。“不愿意”參與頂崗實習中,女生比男生高了將近5個百分點。經過與輔導員訪談,發現這與輔導員預測出現了不一致。輔導員預測中女生應該比男生更加愿意參加頂崗實習,而且學生愿意參與頂崗實習比例應該不低于80%。
3.頂崗實習期間學生心理出現波動明顯超出輔導員想象
調查中顯示,學生出現心理困擾的前三個為:力不從心(66.54%)、工作的失落(66.71)、心理焦慮(66.34%)。可見超過半數的學生都曾經出現過心理困擾。這些比例反映了學生初入職場,因角色轉變無法適應工作需求,出現了情緒低谷,存在焦慮、緊張等心理困擾,而心理波動明顯超出了輔導員預測。在訪談中,輔導員表示,能夠理解學生實習期間的心理波動,但也相信學生面臨工作壓力時有自我調控能力,應該不會出現太嚴重的心理問題。
4.學生對頂崗實習期間學校的管理滿意度較低
學生對學校的管理滿意度直接影響學生是否能夠將校內所學知識用于實踐,也影響高校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質量。根據調查顯示,僅有18.01%的學生認為頂崗實習期間學校對于學生的管理很到位,而40.81%的學生認為實習期間學校的管理一般。學生進入職場后,所接觸的人與物多了,期待的生活與現實生活的落差導致心理落差大。由于學生不在學院,輔導員與學生的日常接觸少了,管理跟不上學生的步伐,難以及時把握學生思想、心理的變化。
三、提升頂崗實習期間輔導員管理效率的措施
1.高度重視頂崗實習思想宣傳,增強學生參與頂崗實習的意愿
宣傳有助于學生改變態度,使思想和行為朝向學校頂崗實習管理所需求的方向轉化和發展。頂崗實習思想宣傳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來進行:一是學校層面,以板報、海報、電子屏幕等多種手段來進行宣傳,在全校范圍營造良好的環境;二是學院層面,可以通過召開畢業年度學生全體大會,邀請優秀畢業生、企業家代表談談頂崗實習心得體會和介紹最新的行業資訊;三是輔導員層面,采用與學生訪談、走訪宿舍、召開班會等多種形式宣傳實習,由點及面將宣傳工作做到位,讓學生明確頂崗實習作為學生必須參加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要性,較快轉變角色。
2.明確管理要求,加強頂崗實習過程的管理
學生實習期間心理有所變化。實習前期,因為有新鮮感,學生態度積極主動,心理穩定。當學生逐漸熟悉企業之后,慢慢會出現倦怠感和松懈感導致日常管理效率下降。為此,輔導員明確要求,學生離校之前召開動員大會,分析實習期間學生可能會出現情緒變化過程,指出部分學生對在校期間頂崗實習的不理解,引導學生做好自己的規劃職業生涯;重點關注就業困難、情緒不穩定、家庭困難、學業困難學生群體,多與這類學生進行談話談心,了解他們內心想法;用好學生干部,將班級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建立小組組長,組長負責聯系,定期向輔導員匯報小組成員思想動態。
3.關注學生心理動態變化,及時給予心理輔導
從學校到社會,學生生活變化較大。初入職場,生活節奏的變化,人際關系的變化,角色的改變,讓學生難以適應,容易導致工作中失落、心理焦慮、挫敗感、煩躁以及力不從心等。輔導員在實習期間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給予學生心理輔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頂崗實習。
4.加強學校頂崗實習管理,提高學生對學校管理的滿意度
從調查問卷開放式題目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認為學校頂崗實習管理存在:時間過短,且要求先頂崗再回學校做設計的安排不合理,組織不到位,缺乏人文關懷,沒有深入了解學生需求等。學生希望學校能夠給予定期的回訪關心,物質上幫助,最大限度保障學生的權益,提供更多企業招聘信息,得到更優質的崗位、更多的人文關懷,安排指導老師且指導老師多給予專業指導。
【參考文獻】
[1]葉俊. 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制度研究[J]. 高校輔導員學刊,2009(5):89-91.
[2]張元,陳振輝,余生,等. 學生頂崗實習管理機制的研究與實踐——校企合作中輔導員工作的探索和實踐[J]. 探索與實踐,2010(3):173-174.
[3]王琳. 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的過程管理研究[D]. 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