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趙鋒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提升高中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程度是重中之重。從具體的教學實踐看,當前高中體育教學模式存在一定問題,本文擬對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提出創新性的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模式探索
在新課改的深入推動下,我國教育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全新的教材、教學理念和教學體系,對我國的素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對于高中體育教學來說,教師要盡快融入全新課程中,并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營造出更為良好的課堂環境。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創新環節中,教師會面臨一些問題,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解決,才能真正提升教學的效率。
一、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模式的必要性
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更為重視,需要充分重視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學生進行德育,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修養,形成良好的道德規范和自我判斷,提升自我修養。而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則能夠對學生的身體進行鍛煉,打造學生強健的體魄。學校有組織有計劃的體育教學,可以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并幫助學生形成體育方面的良好素質。隨著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提升,體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強,在此形勢下,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教學的需要,需要結合實際的學生和教學情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不斷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從而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二、體育教學模式現狀
(一)體育課課時不足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體育教學開始得到重視,但對其重視程度仍舊不足。很多高中安排體育課的課時為一周兩節,每節45分鐘。從一周的課程尺度來看,體育課安排的時間太短。此外,還存在大量的文化課占用體育課的情況,從而使原本就少的體育課更為稀少。
(二)課堂模式固化,安排不合理
雖然新課改已經開展深入,但大多數學校的教學模式還是較為傳統和固化的,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體現出和時代變化的聯系性。比如,大多數的高中體育教學還是以足球、籃球、跑步等為主,并未開展一些更有趣、更全面的運動項目,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課堂模式的固化。
(三)體育資源配置不充分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一方面對學生和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更科學的要求,但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教師的教學任務和壓力。教學壓力的增大,間接導致了教師教學工作缺乏激情,無法充分合理地開展教學工作。與此同時,學校相應的配套設施沒有及時進行更新。體育教學場地、器材等缺乏,導致教學工作開展不順暢。由于部分高中對于文化課的關注過重,而對體育課缺乏重視,導致在體育資源的配置上不足,學生也沒有充分的空間進行體育鍛煉和體育技能學習,對體育課的教學模式的改革產生了嚴重的阻礙。
三、加強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模式的策略
(一)創新高中體育教學方案
對高中體育教學方案進行創新是推動教學模式創新的基礎和關鍵所在。而對教學方案進行創新,需要建立在對新課程標準有清楚認知的基礎之上。對于高中教師而言,需要明確,高中體育新課標中對學生的培養是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只有明確及充分掌握這一目標,體育教師才能真正制定出符合新課標要求的創新方案。
(二)引入現代信息技術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多媒體等已經趨于成熟。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應用多媒體等現代科技,能夠發揮出更好的效果。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能夠給學生帶來更為新穎和寬松的課堂氛圍,更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極大提升了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對體育技能和知識的講解僅僅通過教師示范,學生依樣畫葫蘆的方式進行,這種教學模式較為枯燥,無法很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更不利于學生對動作要領的正確理解。而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則能夠很好地使動作要領、知識點具體化和生動化,從而形成更為高效的體育課堂。
(三)注重對學生智力的開發
高中體育教學創新的另一個重要點就在于要注重對學生智力的開發。在高中體育教學中,不僅要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更要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在傳統的教學中,高中體育教師僅僅告訴學生該怎么做,而不會講解為什么要這么做。在教學模式的創新下,教師要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啟迪學生,促進學生發展。比如在講解跳高時,將人體的肌肉組織、關節組織等基本的常識進行傳達,讓學生在更加了解動作原理和發力點的同時,對科學知識有所了解。在學習中啟迪思維,鍛煉思維,促進智力開發。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深入,在高中體育教學活動中,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對教學資源進行充分有效地配置,將學生當做教學的主體,讓教師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配合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不斷引導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全面發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能力,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國家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田峰.關于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模式的探討[J].中華少年,2013(5):56.
[2]李長合.分析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模式探索[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2):4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