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
摘 要:初中美術課開設的目的,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美術繪畫和藝術創作技巧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其能夠將美術和生活結合在一起,發現生活中的美,為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奠定基礎。因此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教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藝術鑒賞開始到繪畫引導,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審美技能,為其綜合素質的發展奠定基礎。主要研究初中美術課堂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教育;美術課堂;審美能力;培養方法
一、初中美術課堂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和現狀
1.初中美術課堂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初中學生的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對于美的追求才剛剛開始,并不具備鑒別美和認識美的能力,在判斷美的時候也經常會出現失誤的情況。因此,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一方面可以用正確的審美理念引導學生,樹立個性化但不偏頗的審美價值觀,防止學生因為判斷力不足誤入歧途,進而培養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可以提升美術課堂的運行效率,只有具備了一定的審美素養和審美價值觀,學生才能找到對藝術品正確的感覺,以此感受藝術作品創作的背景和動力,從而在情感上與藝術品創作者進行跨越時空式的交流。
2.初中美術教育的現狀
很多初中美術教師在思想觀念上就沒有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加以重視,總是認為美術教育就是提升學生的繪畫和相關藝術技巧,或者是讓學生直接在課堂上根據一幅繪畫作品進行臨摹,這樣不僅限制了學生思考和選擇藝術欣賞作品的能力,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審美積極性。除此之外,面對升學的壓力,很多學校的美術課形同虛設,甚至在考試前還會被其他主科的教師占用,美術學習不僅缺乏連貫性,而且還難以激發學生的審美能力,對于其審美價值觀念的形成也具有消極的影響。
二、初中美術課堂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方法
1.強化初中美術課堂美術鑒賞的比重
通常情況下,很多初中美術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培養學生繪畫技巧和相關藝術能力方面,忽視了對學生審美能力的養成,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喪失對藝術審美的興趣,不利于其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為了能夠凸顯審美能力培養的價值,初中美術教師應該珍惜每一堂美術課,逐漸擴大美術鑒賞課程的比例,適當傳授給學生部分美術鑒賞方法,使其能夠在一邊在欣賞優秀美術作品的同時所有感悟,從更深層次的角度挖掘和作品作者之間的情感交流,激發其美術欣賞和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念。例如,教師在為學生準備鑒賞作品的時候,可以從創作年代、背景等來展開,將學生的情感態度帶入到具體的年份當中,使其感受藝術作品的主旨內涵。例如,在欣賞達·芬奇作品《蒙娜麗莎的微笑》的時候,教師先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講出這幅名畫的創作者、創作年代,隨后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同一時期舒緩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觀察作品的每一個細節,從情感和思想上與創作者進行跨越時空界限的交流。在欣賞完之后,教師還可以利用提問法引導學生從作品欣賞中獲得了哪些收獲,從繪畫的角度可以從中學到哪些技巧,如何才能在這部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再造。
2.引導學生走進自然,感受美術和生活的聯系
俗話說,藝術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因此藝術創作和靈感的來源都與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印象派作品還是寫實派畫作,其一切創作的動力都來自于生活。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更有效地認識到藝術作品和生活之間存在的聯系,教師應該帶領學生親自體驗生活、感受自然,將其帶到大自然中感受山水和生活的美,進而豐富學生藝術創作的靈感。學生帶著藝術的氣息來感受生活和自然,對其感悟也會逐漸加深,將這些感悟和情感帶入到藝術作品的創作當中,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推動意義。即使在校園內,也處處充滿著藝術和生活的結合,如教學樓的建筑體現了對稱和整體框架之美,校園中的雕塑凸顯了人文和學術之美,花草樹木和校園環境的有機融合,凸顯了校園環境和自然環節結合的美,學生在欣賞的同時還能接受生活之美的洗禮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就形成了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可以讓學生更有效地發現生活和改造生活。
3.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美術的評價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學業壓力比較大,導致大多數教師都會將重點放在主科上,對于美術等副科的重視程度不足。基于此,為了能夠更有效地調動學生對美術學習和藝術鑒賞的積極性,要求教師創設輕松愉悅的美術課堂環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美術鑒賞活動中來,無論是名家的藝術作品還是不為人所知的創作,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對于重塑學生自信心,培養其藝術審美高階思維能力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教師還可以拿名家的作品與學生的作品進行對比,分別說出有哪些可取之處和不足,無論學生給出什么樣的見解,教師都應該予以鼓勵和贊揚,從審美的角度來激發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從而讓學生從更深層次的內涵來分析和理解藝術創作,為其綜合審美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初中美術課堂中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培養,主要是從藝術作品鑒賞的角度和發現生活之美的角度,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強化初中美術課堂美術鑒賞的比重,引導學生走進自然,感受美術和生活的聯系,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美術的評價,在調動學生美術創作積極性的同時,為培養學生具備正確審美價值觀念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李曉玲.淺談初中美術課堂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廣東蠶業,2018,52(9):40,42.
編輯 原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