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培英
摘 要:運用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在數學復習課上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回顧與整理,進而尋找各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并讓其清晰、完整化,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整體認知的水平,使其知識體系化、系統化,形成最完備的數學知識、思維網絡。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復習
數學復習課是一種能夠提高學習效率的課堂教學形式,它是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來安排教學的,是在完成一階段學習任務之后,梳理所學的知識點,回顧數學思想方法,構建知識體系,提高學生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能力的一種課型。數學知識相比其他學科的知識,知識點呈現零散化的特性,相對于小學生的認知而言,一般很難理清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不能運用科學的方法對知識進行歸類,建立起數學知識網絡,如果運用思維導圖在數學復習課上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把數學知識從點到面、以點串線有序地梳理起來,對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有很大的幫助。
一、運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網絡,提高復習實效
小學數學復習課起著溫故知新的作用,它能將所學的數學知識系統化,貫通數學知識間的聯系,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網絡。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采用思維導圖,可以提高數學復習課的實效性。因為思維導圖有利于數學老師設計和組織數學教學,也有利于學生構建起數學知識網絡,完善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過程。
整理和復習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在進行復習時,雖然涉及的知識點量大、時間緊,但是數學知識點之間的規律性比較突出,有很強的邏輯性,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強,所以在組織復習教學時,可借助思維導圖清晰地表達學生的思維,形成一個立體的知識體系,從而對所學數學知識查漏補缺,提高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將散亂的知識變成一個清晰的知識體系。
二、利用思維導圖拓展思維空間,提升學生數學素養
1.利用“繪圖”來促進小學生的數學思維
這里的“繪圖”就是讓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梳理、再思考、再創造的一個過程,因為學生可利用自己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去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
數學復習課中進行“繪圖”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環節,老師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開始時以老師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為主,逐漸培養起學生嘗試自己繪制思維導圖的能力。在數學復習課中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授課,給學生以潛移默化地影響,讓學生慢慢地由接觸到動手和家長一起繪制思維導圖,也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總結、歸納知識點。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在相互學習中進行探究,切實提高數學復習課。小組合作和思維導圖在數學復習課中可以完全融合一起,在合作中產生思考的火花,在思維導圖的運用中促進學生數學素質的飛躍。
2.采用“說圖”促進小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
數學語言不同于其他語言,它言簡意賅、條理清晰,思維導圖中數學知識的簡潔和概括性也契合了這一特點。因為人的思維有差異性,所以學生繪制思維導圖表現也不相同。老師在復習課中要鼓勵學生相互交流以取長補短、相互貫通。在基于思維導圖的復習課中,學生借助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以小組匯報的方式向別人展示自己梳理數學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小組的思維導圖都是通過討論、探究得出來的,知識體系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很深,同時老師可進行補充與完善,這樣通過交流、補充到最后讓所有的學生都得到了啟發,對知識進行了深化理解??傊?,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在腦海中建立起更清晰、準確的知識體系。
三、構建運用思維導圖的小學數學復習課的模式
1.創設數學復習情境,進行整理回顧
老師可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利用數學教材上的資源,運用文字、語言、圖片、視頻等形式創建適合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生活情境,老師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尋找當中的數學信息,提示學生提取信息,把頭腦中的知識進行梳理,從而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
2.引導學生梳理“歸網”,讓主體知識內化
一般來說,小學生的理解程度是一節課的起點,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解上的差異就是一節課的原生資源,它為學生提供了填空版的思維導圖。在復習課上,老師可通過填空版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并給予點撥、指導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平時學習中的不足會漸漸顯露出來,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間的聯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老師有意地滲透整理復習的方法,讓學生明白重點,并對原來只是平面的知識有了更深地融會貫通,完善了認知的結構。
總之,老師在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時,引領學生進行回顧反思,完成思維導圖。學生在反思和優化思考的過程中,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學生在反思中積累起復習的經驗,加深了對知識間聯系的深層思考,完善思維導圖,提升梳理知識的能力,為后面接受新知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劉仍軒.煉出素養:基于教材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實踐探索[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7.
[2]孟憲承.思維與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李夢瓊.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能力的時間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