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丹青
【摘 要】中職學校是以教授學生職業技術為主的中等職業教育學校,一般為三年學制,主要面向初中學校招生。其主要功能是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職業技能,以及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中職學校不僅教授學生文化知識,更注重于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但是,由于中職學校相對于普通高中招生的門檻較低,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導致管理上有一定的難度。本篇論文就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工作進行研究,探討如何在以生為本的理念下,優化中職學校的管理工作。
【關鍵詞】中職學校;以生為本;優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54-02
引言
以生為本即以學生為本,再此根本基礎上引導、管理學生,以生為本是每個教師的根本準則。這個準則的中心思想是發展學生:根據學生的發展規律循循善誘,理解各個學生的發展規律,區分選擇并明確規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認識學生的獨特性:在相同的學習者身上發現差異,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意義:不能將自己的觀念強行灌輸給學生,尊重學生的思想,因勢利導。而有團隊就離不開管理,管理是一項有目的性的、有組織性的活動,如何連續的、有效的對學生進行管理,是中職學校必不可少的研究項目。我參照所見所學,談談如何在以生為本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管理工作。
一、以生為本
1.重視學生的身心發展。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關心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是件很緊迫的事情。中職學校學生都是沒有步入社會的孩子,是不成熟的人,要能區分學生與成人間的巨大差異,學生的不成熟主要體現在人生經歷、觀察方式、思考方式的不成熟。從古代雅典就有以注重身心和諧發展、教育內容豐富、教育方法靈活為特征的教育方式,也就是注重體力和智力統一、和諧充分、自由發展的教育。
2.激發學生的潛能。
常言道“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問”,學生就是疑、思、學、問的主體。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潛能,教師要能夠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可以改錯、可以進步的,要能看到每個學生的發展前景和進步空間。善于從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教學、管理方法,是激發學生潛能的保證,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是激發學生潛能的關鍵。
3.正確引導學生發展。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作為教師,要包容學生的錯誤,同時給予正確的引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和追求,教師可以基于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延申教育范圍,讓學生富有創造性的參與其中,從而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促使其自主發展。
4.不否定每個學生的特色。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完整的個人,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教師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要讓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價值,注重對學生的全面培養。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學生不僅是教育的對象,更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側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
5.正確看待學生之間的差異。
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一個人在一方面沒有突出的表現,并不能代表他是個無用的人,只要態度正確,肯吃苦努力,定能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樹。就像戰爭的時候,在前線拼殺的戰士需要身強體壯、勇敢無畏,領導的將領則需要有勇有謀、領導能力卓絕,而在后方的指揮人員卻要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魄力。每個人都有其適合的崗位,在社會上都應該有一席之地。
二、優化學生管理
1.促進學校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
重視監控學校常規管理的過程,明確職責,理順學校各部門之間的內部管理關系,讓教職員工工作時有的放矢。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設計高標準的教學方案,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來促使學生健康向上發展。目前應試教育還存在,讓學生和家長擺脫分數和名次的壓力還有些困難。但是學校和老師要盡力端正觀念,并與孩子們逐步達成共識,那就是只要努力了,即便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也沒有關系,奮斗的道路總是曲折的,但是只要今天的你比昨天進步了,那就是成功。
2.組建優秀的教師隊伍。
教師是一個學校的血液,是學生前行的指路人。雖然中職學校的文化知識學習壓力不像普通高中學校大,但是對教師隊伍的素質仍然要嚴格要求。定期考察教師的工作情況,根據教學成果變動教學方案,定期組織教師培訓,提高教師團隊的專業技能。一個好的教師,要能因材施教,注重教育方法,提高對孩子個性的培養;多關注不活潑的孩子,培養其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理思想;多關注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注意與學生交流的方式,多引導少批評、放大優點淡化缺點;多給孩子展示自我的機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和對學習的信心,讓學生明白老師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3.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明確學習目標。
目前許多學校都非常注重養成學生的學習習慣,并且從學生剛入校就開始抓起。學生要明確學習的目標,目標指引著行動。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標,團隊和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目標,目標是指引前進的燈塔,也是學習的意義。目標管理重視結果,強調自覺、自主和自治。為了培養學生們的學習習慣,學校應該組織各項比賽以及社會實踐,多舉辦藝術節或讀書節之類的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升活動的質量,可以加強學生的組織領導能力,培養全面的、多功能的人才。學校對于學生對學校和學習的態度也要及時充分的了解,多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里應外合、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4.互相幫助,互相競爭。
加強學習風氣,從管理入手考核制度量化。培養學生相互幫助的作風,可以以宿舍或者小組為單位,讓宿舍與宿舍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競爭,從學習、衛生、參加活動等等方面進行比拼。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們的自我管理,更增強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凝聚力,讓孩子們學會互相幫助?,F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事無巨細,讓學生事必躬親,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溝通能力。
5.明確的獎懲制度。
要做到有效管理,必須要在適當的時機,做出正確的獎懲決策,以調動學生的潛能和學習的積極性。一定要有激勵,激勵就是要學生看到,通過努力他們就能得到,做的好就能獲得肯定和獎賞;一定要有小懲,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要讓學生有是非觀念,哪些是鼓勵做的,哪些是不鼓勵做的,哪些是堅決不能做的。當然,我們要更重視獎勵,以好的學生帶動差的學生。獎勵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是物質獎勵,像頒發獎金獎品,也可以是精神鼓勵,如辦法獎章獎狀,通告嘉獎,還可以物質與經濟結合。
三、結論
總的來說,要優化中職學校的學生管理,不僅要從提高學校的硬件設施入手,增強制度改革、組織實力雄厚的教職工團隊;更要從學生本身出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動手能力,讓學生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相互競爭。以上為我個人的部分見解,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鄭旭鵬. 在“以生為本”理念下對中職學生管理工作的優化研究[J]. 文藝生活旬刊, 2014(12):216-217.
[2]季萍. “以生為本”理念下的學生管理工作優化研究[J]. 才智, 2016(18).
[3]宓旭峰. “以學生為本”理念下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J]. 教育教學論壇, 2016(1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