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現代化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作為基礎教育當中的重要環節,初中化學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斷顯現出來,情境教學方法的應用不斷深入。本文首先對初中化學情境類試題的創設進行了論述與分析,提出了結合實際生活、融入實驗教學和運用綜合知識等多項措施;其次,分析了初中化學情境類試題的創設,以及其對于初中化學教學管理工作的啟發,希望能為該領域關注者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情境類試題;綜合知識;學習興趣
一、 引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國內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尤其是基礎教育工作中,初中化學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等方面,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情境類試題作為初中化學當中的一種重要試題類型,在教學管理環節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如何借助初中化學情境類試題,對初中化學教學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創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水平,成為了相關教職員工的工作重點之一。
二、 初中化學情境類試題創設
(一) 結合實際生活
從實際生活出發,結合學生們熟悉或者學生們具有較高興趣的日常生活現象與自然現象,提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內容。通過此種方式,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揭示問題中存在的矛盾性特征。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們能夠在問題情境中,更加積極主動地探究問題并對問題進行解決。比如,在對分子和原子等有關的概念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學生們可能會覺得此類抽象問題較為枯燥,失去了對知識的學習興趣。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情境創設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們分析思考,為什么潮濕的衣物在陽光下更容易晾干、為什么裝有汽油和酒精的瓶子要擰緊瓶塞等問題。通過此種方式,讓學生們充分了解到分子的運動有關規律。
(二) 融入實驗教學
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目,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且合理地應用化學實驗,為學生們展現出多樣化的化學現象。此種教學管理模式,也可以提高學生們對于初中化學的關注度與學習興趣。比如,在進行燃燒有關問題的講解時,教師可以設置對比實驗:(1)將細木條伸入裝滿氧氣的集氣瓶中;(2)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裝滿空氣的集氣瓶中;(3)將帶火星的細木條伸入裝滿氧氣的集氣瓶中。通過此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們對比分析出燃燒的基本條件。結合生活中燃燒柴火時,需要將木柴中間架空以及液化氣通風口預留等,讓學生們了解到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方法。
(三) 運用綜合知識
情境類試題的創設中,教師需要運用綜合知識。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群體來說,掌握單方面的知識內容較為容易的,但是在較難問題的解決中,如何將多種知識融合起來,成為了學生學習的難點。對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們運用綜合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討論混合氣體中可能存在H2、CO2和O2以及水蒸氣等時,教師引導學生們運用適當的設計方案,創設合理的實驗情境,分別證明上述氣體存在的可能性。此類題目重點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對此,教師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提出了證明水蒸氣、氧氣、二氧化碳和氫氣等氣體的條件,在排除干擾的情況下分別進行試驗,提出問題解決方法,提高綜合知識運用能力。
三、 情境類試題對初中化學教學的啟發
通過前文的分析與論述可以看出,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管理中,初中化學教師要合理地運用情境類問題,幫助學生們提高對初中化學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
(一) 教師要引導并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作為初中化學教師,要明確學生在剛開始接觸化學的過程中,可能存在陌生和抵觸的狀態。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們逐步擺脫這一狀態,進而解決學生們在初中化學學習階段存在的學習興趣下降與注意力喪失等問題。對此,教師要善于利用合理的教學情境與生活經驗,調動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教師在組織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在確保學生們安全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們積極進行化學實驗操作,通過此種方式,讓學生們感受到理論知識與實驗探究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習水平。
(二) 教師要提高對情境教學方法的關注度
教師需要正確地對待情境教學方法,并在日常教學管理過程中,合理地將其應用到教學環節中。通過實踐探究的方式可以看出,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內容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具有較為密切的關系。部分教師對于情境教學本身的認識和定位并不明確,導致了教學管理過程中,不能夠有效地將情境教學方法融入課堂教學。對此,學校要給予教師自主發展的機會,在對教師進行理論知識培訓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出教師的創造性,提高教師對此種教學方法的理解與掌握能力。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傳、幫、帶的形式,拓展情境教學方法在教學群體中的關注度,將此種教學方法作為一種常規手段,有效地應用到教學管理之中。
(三) 教師要善于創造發掘教學情境
除了前文提到的兩項基本措施之外,初中化學教師在利用情境教學方法時,要從實際出發,善于創造和發掘有效的教學情境。比如,教師可以從日常生活、生產、健康、衛生與環境等方面,探究不同領域與化學之間的聯系。通過列舉生活化的實例,可以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化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提高對復雜抽象化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并從生活出發,探究化學知識的原理與化學世界的奧秘。教師在組織學生們學習“一氧化碳”有關知識時,可以從北方冬季頻發的煤氣中毒事件觸發,通過情境教學與視頻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們分析出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并以此進一步探究出一氧化碳的性質,提出在生活中預防煤氣中毒的方法。
四、 總結
綜上所述,作為初中化學的教師,在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中,需要重點地關注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發展動向。通過采取更為積極有效的措施,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以情境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此環節中,教師要提高對于情境教學方法的關注度,善于創造并發掘教學情境,以此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管理水平,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陽.關注“目標?情境?問題”——對化學教師教學行為的再認識[J].遼寧教育,2012(9):58-59.
[2]王萍.基于經典學習理論的初三化學情境教學的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
黃貴德,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第三中學霞溪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