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學校是我國高等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提供實用型的人才。與普通院校相比,高職院校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實際運用的能力,專注培養實用型人才。可見,在教授學生體育方面的專業知識時,也應把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職業技能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高職學校的體育教學除了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育素質外,還應有針對性地為不同專業定制不同的體育項目,讓學生的體育能力向多方面拓展,為學生日后的社會工作作鋪墊。本文主要以高職體育教學為主,研究如何能高效地提高高職學生的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
關鍵詞:高職體育教育;體育素養;職業能力
體育教學以傳授體育知識為主,使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努力培養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在高職學校的角度來看,主要是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實用性人才,因此,體育素養的教學也應如此,一邊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一邊不斷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讓體育教學推動學生更好地適應高速發展得社會,使學生擁有強有力的體魄去勝任工作崗位,為社會奉獻力量,實現自身的價值。
一、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培養的含義
學生的體育素質培養是把提升學生的體育品德和體育知識看作主要目標,通過院校系統化的體育學習,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眾所周知,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培養涉及到各個層面,這需要教師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進行積極的引導,使學生養成總結和積累經驗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除此以外,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社會不斷地進步,企業不斷地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國家也對教育制度的改革加大了力度,加強對學生的體育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全方面發展,成為復合型人才。而職業能力是指學生在發展過程中,能夠具備一定的操作和實用性能力,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水平。因此,在高職院校的教師的角度看,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對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在學習過程中應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豐富學識,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有助于在日后的求職中展現自身的魅力,贏得心儀職業的機會。
二、高職體育教學中的現狀
(一)忽視學生體育素養的培育
從目前現狀分析可知,絕大部分的高職學校都比較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體育課便相對較少,有的學校甚至一周只有一或兩節體育課,這大大減少了體育教師教授體育知識的時間,而且大部分教師剖析理論知識占用了絕大部分的課堂時間,減少了實際鍛煉的時間,忽視學生實際掌握體育技能的需求,缺乏培養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對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除此以外,高職學校的體育教學內容難度過高、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學生對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降低,影響教學的效果和效率。高職學校的學生思維都比較活躍,自主意識較強,傳統的教學模式以無法滿足學生發展得要求,只有“教”,沒有“練”,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低,體育素養意識難以形成。
(二)忽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育
對于高職學校而言,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是教學的主要任務,而有效的體育教學有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高職學校的體育教學應與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相互結合、互相促進。可是,絕大多數的高職學校幾乎都是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學模式,設置的課程忽視自身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除此以外,部分教師單純為了完成教學的任務,忽視了教學任務和職業技能之間的緊密聯系,導致學生機械性地學習體育知識,僅僅懂得體育的相關理論知識,并未能把所學的體育知識與自己的專業技能結合運用,降低了體育素養與職業技能相輔相成的作用。
三、創新高職體育教學的措施
(一)創新教學理念
培育學生的職業能力可以說是高職學校體育教學的目標,讓學生了解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并形成意識、養成習慣,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夠保持精力充沛的狀態。因此,高職學校應改革創新體育教學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適當調配體育教學和鍛煉的時間,有利于體育教師能高效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學生的體育素養也能得到充分的培育。
(二)創新教學內容
創新高職學校的體育教學內容有各種措施,如為不同專業的學生提供不同體育項目的選擇,改編新穎的體育項目,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提高鍛煉的欲望。新穎的體育項目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提高體育項目的參與度。因此,體育教師應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教授不同的體育知識,盡可能地將體育知識與職業技能相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學有所獲。因為不同的專業、職業對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要求并不相同,體育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鍛煉的理念,在工作中能保持良好的狀態。
(三)創新教學模式
單單依靠傳統的教學模式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發展得實際需求,因此,體育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體育教師可以創新教學的模式,例如,可以適當運用課內外結合的教學模式,在課內,體育老師可依據教學計劃實施教學,并有針對性地教授體育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使學生能更全面地理解體育運動的知識;而在課外,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后的時間,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進行鍛煉,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體魄,還能促進學生體育素質和職業技能的培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學校在努力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也應重視體育素養的培育。在體育教學中,從創新教學的理念、內容和形式等方面,把培養社會實用性人才作為主要教學目標,使學生的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能互助互利。
參考文獻:
[1]牛國勝.高職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素養及職業能力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8,809:135+137.
[2]趙志明.淺論高職體育教學學生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培養[J].文教資料,2018,08:193-194.
作者簡介:
趙金哲(1973年-),男,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現工作單位: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