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英
【摘 要】 為了培養高三學生化學核心素養,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新精神。2019高三化學備考將在突出復習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構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網絡,高度重視對教材實驗的研究和復習,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強化復習策略的指導,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三化學總復習的效率。
【關鍵詞】 核心素養 工具性 知識網絡 化學實驗
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中生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化學學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現了學生通過化學課程學習形成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它是學生在化學認知活動中發展起來并在解決與化學相關問題中表現出來的關鍵素養,反映學生從化學視角認識客觀事物的方式與結果的水平,其要素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五個維度。這五個維度充分體現了化學學科的獨特性,凸顯了化學是從微觀層面認識物質、以符號形式描述物質、在不同層面創造物質的特征。本文基于上述核心素養考查要求,針對2019年高三化學備考提出一些個人的做法,以期優化和改進教學,提升復習的實效性。
一、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突出復習中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工具性作用
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化學學科最本質的內容,在培養學生學習化學能力上處于基礎地位,在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過程中具有工具性作用。為此在復習安排中對化學一輪復習書的復習順序重新調整安排,分模塊復習。
第一階段復習安排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復習,首先復習《化學反應原理》模塊,熱化學、電化學及化學平衡。以化學平衡的復習統領水的電離平衡、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鹽類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復習。以平衡的的建立、特征及影響平衡移動的因素,平衡常數等為主線復習,系統歸納動態分析各個平衡,發展學生“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核心素養。其次復習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分類,電解質、離子反應及氧化還原反應,引導學生掌握物質分類的基本方法,形成分類觀,歸納各類物質的通性及各類物質間的相互轉化。離子方程式和氧化還原反應是高考考查的核心知識,是復習的重點,同時是學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工具。通過電荷守恒、化合價升降守恒、電子得失守恒及元素守恒、質量守恒等幫助學生建立守恒觀。再次安排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復習,在學生知道物質分類及通性的基礎上,從原子結構角度微觀探析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從點到線到面認識周期表中的元素性質。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復習,相當于上山砍材前的磨刀工作,對后面的復習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
二、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構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網絡
在進行元素及化合物復習時,引導學生運用“元素化合價——類別二維圖”梳理知識,構建知識網絡,即以物質的類別為橫坐標,以某元素的化合價為縱坐標,在二維平面內繪制含有某元素物質的圖像。運用二維圖,既可以對學過的化學反應進行有效的梳理,也可以分析陌生問題情景與其他未知轉化關系,提升學習能力。
元素及化合物復習安排分為兩個模塊,一是金屬鈉、鎂、鋁、鐵、銅及金屬材料,主線為單質——氧化物——堿——鹽;二是非金屬模塊氯、溴、碘鹵族元素,碳、硅無機非金屬材料,氮的循環,硫的轉化,主線為氫化物——單質——氧化物——酸——鹽。結合物質類別通性及其轉化關系,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元素周期律等知識復習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
在復習過程中還要注重元素化合物知識與STSE知識的融合,體現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的核心素養。通過復習讓學生能夠根據物質的性質分析實驗室、生產、生活以及環境中的某些問題,說明妥善保存、合理使用化學品的常用方法。能說明常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應用(如金屬冶煉、合成氨等)對社會發展的價值、對環境的影響。能有意識運用所學的知識或尋求相關證據參與社會性科學議題的討論(如酸雨和霧霾防治、水體保護、食品安全等)。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討論社會問題時要尊重科學,在使用科學時必須有社會責任。同時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提升和利用在高考試題中的體現主要為工業流程題,在陌生的真實情景中考查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
三、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高度重視化學實驗
以實驗為基礎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學實驗對于全面發展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有極重要的作用。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是化學核心素養的實踐基礎,主要依靠實驗題進行考查。化學實驗題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題型,高考化學實驗題常以物質的制備、性質的探究為命題背景,考查儀器的識別與選擇、基本操作的判斷與描述、物質的分離與提純、定量實驗的處理與計算等,然而每年高考的答題情況不甚理想。因此復習中要重視對教材實驗的研究與復習,使實驗復習有據可依,留出一定時間給學生自己整理教材的實驗,做好筆記。認真落實課本實驗,開展實驗開放周活動,將基本的實驗操作儀器和藥品準備好,讓學生重回實驗室,重溫和回憶實驗真實情景。以課本實驗為發散源,充分挖掘課本實驗的可改造因素,研究課本實驗的改進與深化。精選與課本實驗相關的習題進行針對性訓練,學會以實驗目的出發解讀實驗的的四步驟,提高復習的實效性。
總之化學總復習是高三學生對中學化學知識的再學習、再認識、再整合的過程,是學生進一步鞏固基礎、優化思維、提高能力的重要階段。在此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是學習的主體,是教與學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化學總復習中,強化對學生進行復習方法即復習策略的指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運用科學的學習策略積極引導學生有的放矢地調控自己的學習活動、復習方式和復習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化學總復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江合佩.踐行高考評價體系 創新核心素養考查[J].中國考試,2017(12):14-22.
[2] 吳明好.基于高考對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談高中化學教學[J].中國考試,2017(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