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杰 余寧
【摘 要】應用型本科高校常用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方式,起到教學與實踐的統一,促進學生創新創業,以河北科技學院為例,論述通過合作舉辦專業、合作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建教學資源、合作促進就業、合作開展研究五個方面實現“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應用型本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型本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河北科技學院概況
河北科技學院坐落于河北省保定市,是經教育部批準,由河北省教育廳主管,以工科為主,工、管、經、藝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學校占地面積近91.74萬平米,校舍總面積35.22萬平方米,運動場地及體育設施面積5.4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0613.99萬元;現有專任教師700余人;設有9個院部、28個本科專業和23個專科專業。先后獲得“中國十大專業特色院校”“中國高就業率品牌學校”“全國準軍事化管理特色院校”“國家優秀校企合作示范單位”“河北省依法誠信辦學學校”等榮譽。在艾瑞深校友網2018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學校名列河北省民辦理工類大學第1位、中國民辦大學排行第21位。
二、“校企合作”概念界定與類型
比較而言,不同定位的大學對校企合作有著不同的定義,學術性大學更加側重科學研究,校企合作的重點是研究,促進科技研發、陳果轉化;高職高專院校側重于教學智能,校企合作的重點是教學過程,提高高職學校人才培養的社會適應性;應用型本科院校居于兩者之間,既需要實踐教學,又需要加強應用性科學研究。
縱觀目前國內應用型本科和高職教育中,非常流行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其主要模式概況為以下幾種:“訂單式”培養、“2+1”模式、“學工交替”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實訓—科研—就業”模式、“雙定生”模式、工學結合、校企雙向介入模式、結合地方經濟全面合作模式、以企業為主的合作辦學模式。
其中河北科技學院實行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最接近于以上培養模式中的第九種并穿插“訂單式”培養和“實訓—科研—就業”模式。特點在于打破較為傳統的方式中學校與企業簽訂人才培養協議,學生畢業后直接到企業就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而是順應行業和專業對自身人才需求及培養要求的不同,量身定制學校管理的培養模式;將學校與人、財、物具有優勢的企業合作辦學,學校由企業管理,培養出特定行業的專門性人才的以企業為主導的模式。
三、河北科技學院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解析
順應行業和專業對自身人才需求及培養要求的不同,量身定制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校企合作:合作舉辦專業、合作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建教學資源、合作促進就業、合作開展研究。
(一)合作舉辦專業
學校主動與北京建誼集團、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中匯智達公司、新邁爾公司、立中集團、河北大正人集團、保定五洲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共建了汽車服務工程、車輛工程、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等專業。著力培養具有創新能力、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二)合作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學校與企業建立了協同育人機制,各二級學院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在人才培養方面積極開展校企校地合作,共同開展專業設置調研、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專業與課程建設、教學改革、實踐教學。學校為企業培養骨干;企業人員通過授課、舉辦講座、論文指導、實習指導、就業指導等多種形式參與應用型人才培養。
(三)共建教學資源
學校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建機器人實驗室、SPU單片機聯合實驗室、大數據實驗室、模擬企業實訓室、沙盤對抗實驗室、新能源實訓室、成型機實驗室等7個實驗室;企業為學校提供軟件2個100節點,價值1千萬元;合作編寫課程實驗教學大綱和實驗指導書191門;與陶行知教育基金會合作編寫職業經理人培養教材2部;建成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6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
(四)合作促進就業
學校與6家企業單位簽訂了訂單培養協議,合作成立了“甲骨文班”“大數據班”“新能源汽車班”“新邁爾班”“立中班”“華銀班”“BIM班”等企業冠名班,根據企業需要和學生自愿的原則,與企業進行訂單培養。
(五)合作開展研究
學校制定了《橫向科研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與北京建誼集團、富士康公司、保定市科協等企事業單位搭建“新能源汽車數據采集與分析中心”等科研平臺,合作開展橫向課題研究多項。
四、結論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在河北科技學院部分專業實施,所進行的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推動了校企合作的有效開展,實現了學校企業優勢的互補,培養了應用型人才,更好地滿足了區域經濟與企業發展的需要。
河北科技學院這種“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現代市場對人才的要求,達到了企業和學校互利互贏。在進行該人才培養模式的開展過程中,學生能夠在掌握理論基礎的同時在實踐中去夯實理論和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除此之外,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市場需求和技術變更日新月異,僅僅停留在學校內進行知識掌握,往往會使得學生一踏入社會時一臉茫然,對新的社會發展和嶄新的技術不知如何入手。在校企合作下,學生能夠有機會到市場的一線去體驗生活,在產教融合的基礎上,學生的理論、實踐能夠實現雙重發展,為我國綜合人才培養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薛鶴娟.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為例[J].職教探索.2014,(8).
[2] 孫瑞寶.基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17,(6).
[3] 汪瑞.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基于“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視角[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