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慧慧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現階段正對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重視對優等生的教學,更需要重視對差等生的培養。尤其需要加強培養后進生的參與意識。這樣就可以更好地為后進生提供一個好的學習機會。本文主要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后進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進行全面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 ? 數學教學 ? 后進學生 ? 參與意識 ? 培養策略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對小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一些數學較好的學生而言,課堂正是他們掌握知識的最好時機,他們會跟著老師的節奏,讓自己的數學學的越來越好[1]。于一些數學后進生而言,可能因為本身的基礎就不好,學到后面就會出現畏難情緒,甚至到后面都不想學習數學,培養小學后進生的參與意識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實際情況,主要就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進行全面的分析。
一、小學數學后進生的概念
任何一個科目都會因此產生后進生。小學數學后進生指的是對數學科目并沒有明顯興趣的學生。正是因為這一部分學生對數學缺乏足夠的興趣,所以遇到一些數學難題時就會放棄,又羞于向別人請教,個人的學習自覺性很差。進而產生了一名又一名的小學數學后進生。由于小學數學的基礎沒有打好,將會對學生以后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甚至讓這些學生的數學越來越差。
二、小學數學后進生產生的原因
(一)經濟條件和環境的限制
有一部分學生因為環境和經濟條件的限制,所以沒有上過早教班,甚至也沒有上過幼兒園。所以一開始的學習基礎就會顯得比較差。另外,這些學生多數都是由老一輩人進行照顧,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明顯不足之處[2]。很多學生在早期并沒有受到很好的數學啟蒙,導致他們到了小學會出現明顯跟不上的情況。
(二)缺乏系統的思維方法
數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是綜合邏輯思維、發散性思維、計算能力和幾何能力等諸多能力的學科。但是,有些學生的思維能力天生顯得較為落后,加上其注意力常常比較差。所以也容易出現判斷和推理不正確的現象。很多后進生并不會靈活思維,也沒有能夠在腦中形成一個系統的思維體系,所以會出現越學越差的現象。
(三)對數學的興趣不足
低年級的小學生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面對科學性比較強的數學經常會顯得一籌莫展。很多學生甚至出現了一做數學題目就覺得困難的現象。不肯自己開動腦筋,只肯死記硬背公式,或者尋求單一的解題思路。正是由于對數學沒有濃厚的興趣,所以也就學不好數學。最終變成小學數學后進生。
(四)師生相處不融洽
有些學生跟數學老師相處的不好,甚至會出現討厭老師的現象。所以也會使得學生的成績有明顯的下降。又因為有些學生的成績天生比較差,所以老師對他們關注不夠多[3]。久而久之師生關系就會變得冷淡。甚至很多學生出現了故意不做數學作業的現象,最終也就會越來越不喜歡這個數學老師的數學課。再加上很多老師不能夠將小學生學習的情況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從而導致部分比較薄弱的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效果較差。
三、提高小學數學后進生參與意識的策略
(一)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
只有有效地激發小學后進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才能夠讓讓他們更加愿意參與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來。一定要讓后進生從“要我學”的思維模式轉化為“我要學”的模式。例如,老師可以讓班級里的后進生當一天數學老師,讓他們通過講解長方形、正方形、四則混合運算和其他方面的小學數學知識來讓他們在講解的過程中更好地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學生可以通過講述三角形面積公式和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之間的關系來明確兩種形狀之間的面積關系。
另外,也可以通過創設問題來激發數學后進生的興趣。例如,可以問學生“小朋友,在日常生活的哪些方面需要運用到四則混合運算。”類似這樣發散性的問題來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思考。這樣其實也是激發后進生求知欲的一種方法。后進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有所加強。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很多小學數學后進生的思維不夠活躍,所以光靠老師的理論講解很難真正掌握知識。此時,老師尤其需要通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來有效地促進其進行思維。例如,可以通過“量身高”來幫助我們理解米、厘米和其他長度單位的概念。也可以通過走路來幫助我們理解“千米”的含義。
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感受重量來明白“克”和“千克”之間的區別。應該說,作為一名小學數學的后進生,只有通過不斷地動手操作,才能夠更好地引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只有全面激發課堂中的氛圍才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有效地提高其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尤其需要注意運用小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來更好地營造活潑的課堂氛圍。
例如,在教授“能被5整除的數的特征”時,老師可以提問:“同學們,老師一眼就可以看出一個數是否能夠被5整除。接著老師可以有意讓后進生舉出一些數據,之后老師再說出正確答案[4]。這樣,就連這些數學后進生也迫切地想要知道內部的“訣竅”。這樣,即便是數學基礎不好的學生也會帶著濃厚的興趣去進行聽課。
類似這樣的提問方式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將課堂內部的氛圍有效地調動起來,從而在之后讓小學數學后進生更加愿意去學習數學。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對于提高后進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來有效地進行教學
雖然小學的數學知識也比較簡單,但是內容也顯得非常枯燥。所以老師光靠板書來進行教學,往往不能夠有好的教學效果。所以,老師有必要運用多媒體技術來更好地進行教學。
例如,在進行“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教學過程時,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工具來將平行四邊形更好地進行割補和轉化,最終就會變成長方形。老師也只有通過多媒體工具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抽象的數學知識。并讓自己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
(五)通過組織討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也可以通過有效地改善傳統“一言堂”的模式,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和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樣才能夠讓更多的后進生更多地獲得相關的知識。
例如,在“圓柱體體積”的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提問:同學們可以從圓柱體的體積公式中看出長方形和圓柱體有什么關系嗎?
學生:全體認真觀察圓柱體的實物
師:圓柱體是否能夠在短時間內就轉化成長方體?
之后,已經分好小組的學生開始積極地探討和活動起來。為的是尋找老師問題的答案。
學生:其實圓柱體是由兩個圓形和一個長方形組成的。所以從理論上可以將圓柱體轉化成長方體。但是其形狀肯定會有所改變。
師:拼成的長方體的長、寬和高和原本的圓柱體是否有什么關系?你們可以通過何種方式來計算出它的體積。
……
通過這樣相互討論的方式,學生參與課堂和學習小學數學的積極性就會變得越來越高。很多學生甚至成為了教學活動的主體,從而課堂的教學效果也就會越好。
四、加強小學數學后進生課堂參與的效果
(一)有效激發學生進行思考
在讓后進生參與到課堂中的過程中,不僅使得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而且也能夠讓學生自己獨立進行思考[5]。也只有后進生通過思考更好地跟著老師的節奏走,才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概念和公式定律,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自身的創造力也能夠有所提升。
(二)師生關系能夠變得更加密切
通過讓后進生有效地參與到課堂內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能夠變得更加密切。一方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正通過不斷地探索來更好地創新,從而更好地哦教材的內容。另外一方面,學生也可以在課堂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并讓每位學生變得更加積極主動。這對他們自身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好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老師只有不斷地加強后進生的參與力度,并注意在教學的過程中認真總結自身的經驗,才能夠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教師也應該從單純的傳授者向引導者進行轉型。一方面,老師要通過積極調動課堂的氛圍來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另外一方面,也應該在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更多地增多他們本人的實踐機會。這樣,學生也就能夠從被動知識的人轉換為主動接受知識的人。最終,老師和學生都能夠獲得更多的成長。
參考文獻:
[1]趙健.淺談小學數學后進生成因及其轉化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4):169-174.
[2]馬文俊.淺談小學數學后進生的轉化策略[J].讀寫算:教師版,2017,(04):169-175.
[3]王杰.淺談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的原因及轉化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4):29-34.
[4]陳美珍.淺談小學數學后進生的轉化策略[J].讀寫算:教師版,2017,(04):136-144.
[5]鄭謹屏.淺談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05):129-134.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