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乃佳
摘 要: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如何上出好課,我認為: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加以總結和提煉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捷徑。本文試圖從教學反思的內涵、數學教學反思的內容、數學教學反思的步驟加以說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反思;提高能力
反思是心靈以自己的活動作為對象而反觀自照,是人們的思維活動和心理活動。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己參與的教學活動的回顧、檢驗與認識,本質上是對教學的一種反省認知活動。教師以自己的實踐過程為思考對象,在“回放過程”的基礎上,對其中的成敗得失及其原因進行思考,得到一定的能用以指導自己教學的理性認識,并形成更為合理的實踐方案,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也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
一、 根據教學活動順序確定反思內容
(一) 對教學設計的反思。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藍本,是對課堂教學的整體規劃和預設,勾勒出了課堂教學活動的效益取向。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對當前的教學內容及其地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教學目標,重點與難點,如何依據學生已有認知水平和知識的邏輯過程設計教學過程,如何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學生在理解概念和思想方法時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以及如何處理這些情況,設計哪些練習以鞏固新知識,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等,都已經有一定的思考和預設。教學設計的反思就是對這些思考和預設是否與教學的實際進程具有適切性進行比較和反思,找出成功和不足之處及其原因,從而有效地改進教學。
(二) 對教學過程的反思。我們知道,數學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地掌握數學雙基、發展數學能力的認識活動,也是學生在掌握數學的雙基、發展數學能力的過程中獲得全面發展的實踐活動。數學教學過程既包含教師的“教”,又包含學生的“學”,是教與學矛盾統一的過程。從“學”的角度看,數學教學過程不僅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習數學知識、形成技能的過程,而且還是學生發展智力、形成數學能力的過程,也是理性精神和個性心理品質發展的過程。教學過程中,學生、教師、數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環境、校園文化等都是影響教學效果的直接因素,其中,教師、學生和教學中介是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三個基本要素。教學中介是教學活動中教師作用于學生的全部信息,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組織形式、反饋和教學環境等子要素,其中的主體是教學內容。對數學教學過程的反思就是對教學過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過程及其效果的反思。
(三) 對教學效果的反思。對數學教學效果的反思,是指在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對整個活動所取得的成效的價值判斷,包括學生所獲得的發展和教師自己的價值感受兩個方面。前者主要考查學生的數學雙基的掌握,數學能力發展,數學學習方法的掌握,數學的科學、人文價值的認識,以及理性精神的養成等諸方面;后者主要考察教師自己在教學活動中對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的了解程度的變化,個人教學經驗的變化,實施有效教學能力的提升,教學思想觀念的變化等。其中,教學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學生行為是否產生了預期的變化,是教學效果反思的重點。
(四) 對個人經驗的反思。這是教師對自己教學活動的持續不斷的反思過程,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由之路。對個人經驗的反思有兩個層面,一是反思自己日常教學經歷,使之沉淀成為真正的經驗;二是對經驗進行解釋、歸納和概括,提煉出其中的規律,使之成為有一定普適性的理論。沒有經過教學反思的經驗,其意義是有限的。如果教師只對個人經驗作描述性的記錄而不進行解釋,那么這些經驗就無法得到深層次解讀,從而也就無法形成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只有對經驗作出解釋后,對經驗的閱讀才是有意義的。也就是說,形成經驗的過程既是對經驗的解釋過程也是對經驗的理解過程。在教學反思實踐中,可以使用“反思檔案”,其中包括:一是忠實記錄并分析所發生的種種情況,使之成為文本形式的經驗;二是對文本經驗本身不斷加工和再創造,使經驗得到升華,改善教師的理念與操作體系,甚至可以自下而上地形成新的教學理論。
二、 根據教學活動涉及的要素確定反思內容
從教學活動中涉及的要素角度,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確定反思內容。
(一) 數學方面。主要是在課堂教學活動后反思對數學內容的“解構”是否到位,并提出改進措施。因為本課題主要解決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的教學問題,因此主要反思概念的“解構”及其核心的確定是否到位,內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的“析出”是否準確,以及內容所反映的價值觀內涵是否得到揭示。另外,還要通過對學生反映的分析,反觀概念的核心、思想方法以及價值觀內涵的呈現是否與學生的理解方式相匹配。
(二) 教的方面。主要是反思教師在與課堂教學相關的活動中的行為表現及其效果,并提出改進建議。包括教學目標的定位,重點難點的處理,教學階段的劃分與教學處理,教與學的方式,教學組織形式,問題情境的設置(與數學、生活或其它學科聯系的背景),提問質量,師生互動,板書的設計,計算機等教學技術的運用,對教材內容的處理,課題的引進,課堂作業的布置,因材施教,小組活動的設計等。其中特別要注意反思是否圍繞數學概念、思想方法開展教學活動以及落實情況。
(三) 學的方面。主要是反思學生在課堂中的行為表現,分析其成因,并據此提出教學改進建議,反饋到教學設計的改進中。具體包括對學生當前認知水平的分析和估計是否符合學生現狀,學生對概念的本質、思想方法的理解狀況及其原因,學生對課堂中某些關鍵性問題的反映(包括行為表現、語言表達等)及其原因分析,對課堂中學生思維活動特征的分析,對學生使用的問題解決策略的分析,對學生作業情況及其原因的分析等。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城關第二小學,甘肅?? 定西?? 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