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楷存 趙楷平
摘 要:在語文教育領域中,群文閱讀是一項新型的“1+X”的閱讀方式,1的定位是核心引領,X的作用是實踐運用,是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從學生的語言發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四個方面分析了群文閱讀的教學價值,以期對同行有所啟發。
關鍵詞:群文閱讀;核心素養;助推器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2-012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2.115
群文閱讀,就是在較短的單位時間內,圍繞一個議題,把幾篇具有內在聯系的文章放在一起指導學生閱讀,讓他們在閱讀中語言得以發展,思維得以拓展提升,審美意識得以增強,實現文化的傳承,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群文閱讀更注重學生的閱讀速度及閱讀量,可以說它不僅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也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語言的理解與運用是指學生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在聽說讀寫的實踐當中漸漸形成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通過群文閱讀教學,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通過讀、寫、聽、說的言語實踐,積累豐富的語言經驗,能準確地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不斷發展語文能力,提高文化素養。
以部編教材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為例,此單元以“自然風光”為專題,選取了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劉湛秋的《雨的四季》三篇文章。將這一組課文進行群文閱讀,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抓住文中的重點句段,讓學生與文本、學生與作者、學生與老師之間展開多元對話,積累寫景的優美語言,感悟作家借景抒情的寫法,進而進行寫景片段的口語表達,達到活學活用,實現了核心素養的提升。
學生思維的提升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通過自主、合作、交流的方式,運用想象與聯想,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來獲得思維能力的發展與提升。
在學習冰心的《荷葉母親》時,我確定了以“母愛”為主題的群文閱讀,選擇了林夕的《母親的存折》,畢淑敏的《孩子,我為什么打你》等三篇文章。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閱讀學會感恩母愛。我是這樣引導的:“同學們,剛才大家閱讀的這三篇文章都與母愛有關。請大家再次瀏覽三篇文章,選取自己認為最能體現母愛的句段進行比較分析,說說令你感動的理由。”針對這個話題,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各抒己見,大家在思維的碰撞中感受母愛,感情得到升華。大量的閱讀實踐證明,群文閱讀中,善于用比較的學生一般分析深入,聯想豐富,思維活躍。
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是指學生通過語文活動,在閱讀中多角度地品讀優美句段,感悟作者豐富的感情,來激發自己的審美想象,并表現美和創造美,漸漸形成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
以部編教材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為例,此單元主題為“勝水佳山師造化”,選取了《壺口瀑布》《在長江源頭各拉丹東》《登勃朗峰》《一滴水經過麗江》四篇文章。在閱讀中,我要求學生多角度品味語言,要善于發現美,培養欣賞美的能力。比如《壺口瀑布》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從多種感官角度來寫瀑布的波瀾壯闊,抒發對中華民族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偉大民族精神的贊美;《在長江源頭各拉丹東》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描寫了各拉丹東冰川美妙的景色,向讀者展示了一幅幅壯麗畫卷,展現了長江源頭的真實面貌;《一滴水經過麗江》全文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以“一滴水”的視角來寫麗江,借助“一滴水”的奇妙游蹤,介紹了美麗的麗江。景物的描寫、語言的表達、情感的抒發都很有特色,學生在對比欣賞的同時,感悟作者的情感,進而培養了他們的審美感知能力。
文化傳承與發展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根據自己的語言積淀,初步具有對優秀文化的理解和吸納、傳承與發展的能力。通過群文閱讀,使得積累更為豐富,能更好地進行傳統文化的傳承,是學生核心素養形成和發展的途徑之一。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故事性較強的經典課文,如《孫權勸學》《唐雎不辱使命》等,這些課文都是古代經典,適合學生表演。對于這類文章可以放在一起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然后讓學生動手改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學生在改寫、表演的過程中,體驗到經典文化所蘊含的民族精神。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大家明白了傳承經典的重要性,并樂于主動承擔傳承文化的重任。
總之,群文閱讀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方式,具備很大的教學實踐價值。我們相信,與群文閱讀同行,我們的閱讀教學一定會百花齊放,異彩紛呈,群文閱讀必將成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陳明玲.基于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群文閱讀策略研究[J].新教育,2018(8).
[2]何欣,王天平.群文閱讀教學: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趙楷存(1975.4— ),女,漢族,甘肅古浪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課堂教學。
通訊作者: 趙楷平(1972.10— ),男,漢族,甘肅古浪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