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依拉·哈尼別克
【摘 要】小學美術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的一個主要學科,新課程改革下小學美術教育水平也不斷提升。下面文章主要就小學美術教育問題,探討提升美術教學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小學美術;美術教育;教育問題;美術教學
新課程改革標準明確提出,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當然,對于學生來講,美術教育屬于他們接觸美學的一種極其重要的方式,抑或是小學生觸及美學的最基本的、唯一的手段,美學教育對于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涯或是其他學習過程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意義。
1、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作用
小學美術課程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獨特的輔助作用。小學美術教育具有開發學生智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作用。通過美術教育,學生能夠了解美術媒材與形式、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從而深化信息交流,共享社會文化資源,主動參與文化傳承,并對文化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小學是學生學習道路的起點與基礎,其在該階段所接受的教育將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影響學生一生的發展。音樂、體育、美術這些課程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重視美術教學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小學美術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現代美術教學強調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從而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通過美術學習,學生能夠具備基本的觀察能力、繪畫能力,掌握繪畫技巧,使生活變得豐富而充實。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畫筆,記錄下事物的概貌和生活的美好[1]。
2、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2.1填鴨式教學束縛了學生的天性
教師在黑板上畫,學生在下面照樣畫,亦步亦趨,不能走樣。教師里只有教師一個人是積極的,其余幾十名學生都是在“邯鄲學步”,別動學習。要知道“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類似于舍本求末的教學方法只會壓制學生的創造性和自主性,適得其反,讓學生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加上有的教師過分注重美術作品的真實性、科學性,比如“比例、透視、明暗”等條條框框,套住了學生的思維,鎖住學生的童心。嚴重的心理負擔導致的結果是:見畫生厭,從此告別了畫筆。這些教學現象都是傳統教育理念留下的“后遺癥”,是部分還沒有完全從傳統教學理念中走出來的教師課堂教學寫照。
2.2師資力量薄弱
美術教育師資力量的薄弱一直是困擾學校美術教育發展的重要問題,美術教師資源數量的不足無法滿足繁重的學校美術教育教學以及學校的考試以及輔導工作,逐漸加重的美術教學工作顯得美術教師數量空缺的問題尤為重要;再一個是美術教師的專業水平較低,所掌握的美術知識和思維有限,無法保障美術教學的質量;教師隊伍在小學環境中成長緩慢,經常會有一人兼任幾門功課的現象,由于美術教學成果對升學率的影響幾乎沒有,所以學校不夠重視小學美術教育隊伍的重視[2]。
2.3教師的教學方法較為落后
小學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備課環節多是以教材為主,對于自主教學補充的內容較少。由于教材更新的較慢,有些教師還有可能用往年的備課內容直接去授課,這些教學內容沒有跟上時代的進步,缺乏新鮮感,嚴重影響學生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認知能力都較差,教師通常只會傳授考試的知識點,并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很多小學生對美術仍然較為茫然,在進行創作的過程當中就少了創新思考得能力,導致美術課堂難以得到發展。
3、小學美術教育的提升發展策略
3.1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才是學習的內在動機,更是學生思維發展,能力提升的前提。所以,要想真正實現美術教學的育人價值,我們首先應該從學生本位出發,尊重學生的發展需要,以學生興趣為突破口,讓學生主動學習美術,不是壓制性教學,也不是拔苗助長式教學。對此,筆者在課堂教學中最常采用如下方法:一是游戲教學法。游戲是小學生最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一,將游戲融入課堂教學是寓教于樂的體現,也是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主要手段。所以,我們美術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挖掘教材中的游戲成分,將教學內容巧妙的融合與游戲之中。“美術大本營”、“猜一猜”、“我是小畫家”游戲是筆者個人比較推薦的。二是多媒體教學法。多媒體最大的優勢就是將教學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更容易調動學生多重感官,誘發豐富的形象思維,從而激發其學習欲望,使學生全神貫注地主動參與學習,從而覺得學習是快樂的。比如《魚兒游戲》這一內容的教學,筆者就制作了精美的教具,創設了蔚藍的大海、各種各樣美麗的熱帶魚,還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讓學生都爭先恐后地要求參與到美術活動之中來。
3.2引創新教學理念,積極進行課外實踐
首先,家長要提高美術教育意識。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思維意識的最佳時期,學生如果對美術繪畫的興趣較高,家長就要給予重視并支持。同時,家長需要配合日常美術教學工作,與教師積極溝通。其次,教師要提高美術教育意識。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知識的傳遞者,其對美術課程的重視程度將直接影響美術教學的效果。因此,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美術繪畫水平,教師應提高美術教育意識、創新教學方法。
3.3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教學成功的前提和基礎,美術課不僅是學習知識的平臺,更是學生自我展示的平臺,教師要多設置一些開放性的題目,給學生提供想象和創新的空間。教師在進行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面帶微笑,這是一種簡單易行并且行之有效的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的方法。同時教師要讓學生們感受到他們的和藹可親,美術教師如果在課堂上總是板著面孔,會無形中扼殺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硬生生的打擊了他們的學習熱情。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們大膽的提出問題,拓展開放性的思維,讓學生們在自由的空間里自由的表達,產生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自然而然對美術課的學習興趣就濃郁了,從而更好的激發了創作靈感[3]。
3.4多元化評價,助力學生個性生長
美術是一門藝術性學科,評價學生的作品更不能單純的以分數為標準。新課改標準下的評價應該以鑒定、甄別、選拔和評價為依托,通過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促進教師的自我完善和提高,促進美術教育學科的不斷發展。對此筆者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以生生互評、學生自評、教師評價為主,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以學生作品新穎度、完整度、個性化為評價原則,實現評價標準的多元化。保證不扼殺學生靈動的思維的前提下助力學生個性生長。
4、結語
小學美術教育的實踐證明,直覺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興趣的認識特點,真正為孩子們創造自由探索、自由表達的環境與條件,為孩子們全面發展、和諧發展注入新能量,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徐利芳,張秒來.新課程標準理念下小學美術教育的問題及應對策略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5,25(07):45-46.
[2]李姝穎.寓情于景:情感教育在小學美術教學應用中的實踐和探索[J].才智,2013,(25):40.
[3]張雪芬.淺談農村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