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貴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現在越來越強調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而且越來越強調基礎性教育,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來說,現在已經不僅僅在局限于讓學生學習課本上的知識,而在于將數學文化滲入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去,滲入到日常的教學當中,然后這就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接受到數學文化的熏陶。但是,以往的教學往往對這一點比較忽視,所以現在我們必須對此方面十分重視起來,這對于學生之后的綜合發展和長遠能力的提高,都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數學文化;數學教學;學生能力
引言:在以往的教學中,人們往往是只重視數學方面的具體能力,以及數學的計算能力,還有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對于數學文化這方面真的沒有太多的重視,所以這使得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可能沒有掌握到數學文化的奧妙,然后進而接觸到的就是一些枯燥的知識點和數學公式,所以他們會產生厭煩數學,對數學不感興趣。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而且也是不利于弘揚博大精深的數學文化的。所以,本文將著重敘述什么是數學文化,數學文化應該怎樣走進小學數學課堂,從而讓數學文化的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讓學生的成績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一、數學文化概述
按照人們潛意識的思維和想法,人們往往認為數學是一門較理性的學科,對于數學文化方面,他們沒有太多了解,可能有的人認為數學根本沒有太久遠的文化,只有歷史,文化,漢字等才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但是,對于數學來說,它也有源遠流長的文化發展歷史,因為每一個數學公式,每一個數學概念都是在歷史的發展基礎上再延伸出來的,如果沒有數學探索者們的發現與研究,數學也沒有那么多有價值的公式和定理。所以說,數學也是有它的起源和歷史的,我們雖然是在學習數學方面理性的知識,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將數學文化帶入數學教學,各方面能力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二、將數學文化高效滲入到數學教學中的措施
(一)將數學文化滲透到小學數學的計算能力教學當中
雖然說數學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于我們國家以及社會具有很大的價值,但是在當今教育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還是要著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基礎。那么最基本的就是要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因為小學的數學是一個打基礎的階段,不會要求太強的邏輯性思維能力。所以對于小學數學計算能力來說,正好可以運用數學文化來進行教學。在遠古時期當時的技術和各方面的發展都有限制,所以人們的計數法是比較落后的,比如說石子計數法,結繩計數,刻痕記數法等,雖然不是很先進,但是它們的文化價值對于學生學習數學來說會有很大的提高,因為這都是能夠在小學數學的計算教學活動中能運用到的。具體來說,老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講解古代是如何計算的,因為那種技術方法是延伸到現在的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當中的,這就是一個源與流的關系,所以老師能夠將兩者的思想結合起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文化的知識探索力和興趣,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數學基礎。
(二)將數學文化深入到數學課堂實踐與實際生活中
我們學習數學的時候,在學習部分計算能力的同時,還要求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就是空間想象能力,這一部分的內容主要涉及到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學習,比如說在講到圓這個概念的時候,這時候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周圍有哪些圓形的東西,比如說太陽,向日葵、奧運五環標志、圓形中國結、還有圓形拱橋等。這些都是圓形的,這也就是一種日常生活中潛在的數學文化,所以像這樣將實踐與數學教學相結合起來更有利于學生去理解數學能力和數學知識。但是如果僅僅是依靠課本上和老師的講解,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可能很難建立起來。所以這就體現出了數學文化以及日常生活文化對于我們數學教學有多大的意義和價值了。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植入數學文化
因為對于小學數學來說,教學并不是很難,但是小學生的自主能力,學習能力,還有他們的好奇心都比較重,那么老師就應該合理的利用學生這一特點,采用多媒體的方式來進行數學文化與數學教學的結合,這種新穎的方式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注意力。比如可以才去微課的形式,微課就是為學生插入一小段視頻來輔助學生學習,比如在講到某一個數學知識點之前,可以先引入一個視頻,為學生講解某知識點的源頭和歷史,這樣從本質上了解數學文化從而把握數學的精髓,然后能夠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能力。這樣一種由文化到理論,而不是純理論的一種學習方式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文化素養,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化內涵以及氣質,對學生之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就是將數學文化高效的植入到數學教學之中的一些概述和措施,但是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加積極探索,不斷創新,采用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去將數學文化與數學知識高效的結合起來,不過更重要的是一定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時刻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相應的調整教學方式,進而不斷使得課堂質量更高,學生成績更好。
參考文獻:
[1]王萬富.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文化滲透[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13):109
[2]張青霞.淺談"數學文化"課程的教學價值觀[J]科技展望,2016(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