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加蘭
摘要:小學階段的數學是最為重要的學習科目之一,目前,數學教學強調“以學為本”,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的教師只是一味地強調學習,卻沒有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興趣,從效果上分析,如果學生缺少學習興趣,那就就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致和學習期望。據此,本文小學數學教學為例,為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培養策略
正所謂:“學生的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也就是說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對于學生來講,唯有學生熱愛數學,才能對數學有持久的熱情,才能掌握必要的學習技能和生活技能。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作用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通過創設情境、設置疑問、發現學生優點、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性等途徑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使學生愛學、能學、會學、樂學。
一、以學生為本,改善教學內容
(一)注重實踐與理論的結合
小學數學在教學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學會最基本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能自主的參與學習并且學會做題或者是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三年級學生正處于小學的起始階段,對于知識積累相對比較薄弱,多很多數學知識缺乏邏輯思維和空間想象力和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教進行數學教學活動時,要從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出發,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融合,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實踐能力,還能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二)注重教材內容的科學合理化
對于課堂教學而言,時間是有限的,但是如何才能讓學生利用這有限的時間對數學學習感興趣,那就要注重教材內容安排的合理性。教學內容要完全符合學生基本的需求,遵循適度、適量的原則,選擇一些趣味性、幽默性的內容,一方面能夠啟發學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挖掘更深的數學知識,做到舉一反三。并且教師在選擇教材時,也要注重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切忌混亂,讓學生能夠清楚地了解到知識之間存在的關聯性,學生自信心得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逐漸培養成。
二、關注學生身心,滲透激勵教育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來講,正處于學習的開始階段,學生對于教師的激勵、鼓勵都能在內心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進而從學習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自信心。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正確認識激勵教育的價值,將之融入數學教學工作之中,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以鼓勵的態度維護學生的學習信心
小學生在學習思維上較為薄弱,但是卻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往往教師提出問題,小學生都會問:“為什么三角形內和是180度?為什么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而平形四邊形卻不行呢?”,雖然問題都很簡單、幼稚,但也是學生不懂的問題。教師在面對這些問題時,要適當的給學學生肯定和支持,切忌批評學生,在學習心理上維護好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通過交流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和學生深入的交流共同,一起對三角形的性質和應用進行更加深入而細致的討論。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以朋友的姿態和學生共同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也偶爾表現出自己的疑惑,給學生某種暗示:萬事都沒有絕對,以此來逐漸鼓勵學生交流學習,而一旦他們形成了交流學習的習慣,就很容易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快樂和滿足,從而收獲滿滿的學習興趣。
三、推進教學方法、方式創新
(一)積極利用生活教學法,讓學生體驗生活中的數學
教師要利用生活教學法引入生活實例,這里可利用的生活實例其實非常多,超市買東西、計算自己的零花錢等等都可以用到多位數乘一位數。通過引入生活實例,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積極在課余時間去探索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學生能夠認識到生活中數學存在的多樣化,也能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探索數學的學習,真正的掌握生活經驗,從而讓學生對數學與生活產生巨大的探索興趣。
(二)加強學生解題方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讓學生解決問題時懂得制式之間的關聯,讓學生按照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去探索多元化的解決方式,進而得到問題結果。如:小學數學計算時,如果是剛剛學完豎式計算法,那么學生在計算時基本上都是局限在豎式的使用上,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復習一下口算、估算、拆減法對多位數加減題進行計算。如對35+47=?如何計算,可以按照正常的豎式計算,也可以用(30+40)+(5+7)=?的拆加法計算;甚至是還可以用32+(3+47)=?的補整法計算,這些方式,雖然課本并未涉及,但是這樣的教學,學生既可以使得基礎知識得到鞏固,還能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樣學生也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三)結合模型串聯,吸引學生學習目光
小學生對于玩具或者是模型都很感興趣,這樣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性進行教學改革,積極引入模型教學。學生借助多樣的模型,能夠在學習過程對數學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運用模型、圖形的可變性將學生所學知識根據存在關系串聯起來,將學生學習中那些很難理解的知識通過模型給學生展示,讓學生進而在大腦中建立起系統化的知識框架,讓其通過其中的一個點聯想到與其相關的知識面。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根據目前小學數學教學情況,從提升教學內容的質量和滲透激勵教育以及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三個方面優化數學教學,從學生的個性出發,關注學生綜合素養,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效率得到最優化提升。
參考文獻:
[1]文世全.小學數學如何在簡約教學中體現數學核心素養[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6):122-123.
[2]孫莉.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J].祖國, 2017(4):191-191.
[3]馬國娟.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J].中華少年, 2017(10):160.
[4]呂廣乾.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J].考試周刊, 2017(35):77-77.
[5]田倫剛.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J].東西南北:教育,2017(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