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曼
摘要:素描是進入素描大門的基礎性一步,對學生日后的素描學習,以及養成良好的素描興趣和習慣具有關鍵性的作用。為此,小學美術教師應注重教學的層次性、自主性,并運用合理的教學評價,讓學生在素描的過程中,悉心觀察事物,并運用個性化的思維表現事物,增強學生的獨特審美力,促進小學美術素描教學有效性的增強。
關鍵詞:小學美術;素描教學;教學有效性
在現階段的素描的教學中,有些美術教師運用流程式、標準化的方式,開展美術教學,嚴重扼殺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想象力。據此,教師應給與學生美術學習更大的想象空間,讓每位學生的想法可以運用素描的形式展現,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素描的學習中,提升學生素描學習的自主學習力。
一、教學層次化,降低學習的坡度
本文中的教學層次化是指運用興趣為激發學生的素描熱情,并在此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特想法,并讓他們將其想法運用素描的形式表現出來,增強學生素描的獨特思維,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和自我滿足感,降低學生的素描學習坡度。
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執行。首先,增強教學吸引力。因為學生的年齡較小,所以教師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入手,激發學生的素描熱情。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學生平時喜歡見到的小老鼠、小貓和小狗,并適時地對學生說:“我們素描主要是要讓大家,將自己心中動物的形象,再次表現出來,并向大家介紹你們的所思所想!”由于學生的年齡小,他們急于表現自己,因而全身心投入到素描的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階段,小學美術教師應將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的素描興趣上,而不是教授學生具體的素描技巧,從而讓學生將素描作為展現想法的媒介。其次,巡場觀察。因為有些學生可能初次接觸素描,因而他們對素描產生畏難心理。教師應鼓勵學生,讓他們敢于下筆,并引導學生用心素描。最后,展示素描成果。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冉的作品。他說道:“我自己養了一只小倉鼠,它是銀狐,特別漂亮,我畫的是銀狐,雖然畫的不夠漂亮,但是你們仔細觀看,我的銀狐的眼睛特別亮,特別圓,我感覺人們對老鼠有特別的看法,因才這樣畫的!”在學生初步接觸素描時,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對素描的興趣,引導學生敢于下筆,運用畫筆表現想法,降低學生的素描學習坡度。
二、教學自主化,激發學習創造性
在學生掌握一部分素描技巧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由創作,并注重培養學生在素描作品中的表現力,讓學生將素描作為表達想法的重要載體,逐步樹立獨特的審美感知力,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提升整體的素描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曾舉辦過一次以“描繪你眼中的春天”為主題的寫生活動,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尋找素描的創作靈感,激發學生素描的創造性。教師主要從以下三點著手。第一,回顧素描規則。教師引導學生回想在素描過程中取景、構圖應注意的事項,并運用語言鼓勵學生說:“你們要想制作出打動別人的素描作品,首先要制作出打動自己的素描作品!”其次,開展素描實踐。教師走入學生的素描寫生中,并針對學生在素描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啟發性的指引。教師發現小明的在素描中,不小心在小草的地方多畫了一個黑點,而且這個黑點特別影響整體的素描表現效果。他積極地詢問教師:“我該怎么辦呀?消除這個黑點一定會在作品中留下痕跡,不消除它,它太顯眼了。”教師適時地引導說:“花叢中除了有花草之外,還會有什么?它和黑點的關系是什么?你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小冉低頭想了一會說:“我可將黑點畫成一個小蟲子!讓整個畫面更有生機!”教師并未直接給出學生答案,而是給與學生更為自主的探究空間,讓學生充分發揮素描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素描的成就感。
三、教學評價化,提升學習興趣度
教師的評價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素描熱情,而且還能為學生的素描指明方向,提升他們的素描技能。因而,小學美術教師應重視評價教學,并慎重使用評價中的措辭,從而真正發揮評價在素描教學中的作用。
教師主要從以下幾點對學生的素描開展評價。第一,一分為二地分析學生作品。小學美術教師應全面地看待學生的素描作品,既要看到學生的素描優勢,也能運用合適的語言,讓學生意識到素描的短板,從而提升學生的素描能力。第二,真誠交流。素描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在對學生的素描作品做評價前,教師要和學生真誠地交流素描的思路以及表達的主題,從而了解學生在素描過程中展現的思想,進而針對性地為學生的素描提供建議,從而真正發揮以評促學的教學目的。通過運用以上兩點的評價,教師既保護學生的素描學習積極性,又讓他們的素描學習更具有方向性,從而提升整體的素描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在提升小學素描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擺脫傳統教學的枷鎖,讓學生意識到素描是教學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學習的全部,將素描作為表現其思想的主要形式,并在素描的過程中,積極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提升他們獨特的素描審美力,獲得良好的素描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娟.素描,小學美術素描教學的基礎[J].美術教育研究.2019(22)
[2]林子雄.探討少兒素描美術教學的創新策略[J].華夏教師.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