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柱武
【摘 ? ?要】隨著教育教學的發展,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也突飛猛進。在教育部實行教學改革以來,初中數學作為新課改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高度重視。為了滿足新課改的需要,更好地讓學生對課堂上講授的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初中數學應該更加注重對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本文對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加強對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行討論,對如何進一步通過培養逆向思維強化初中生在學習數學時的學習效果進行討論。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 ?學生逆向思維能力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026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抽象的、要求有較高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科。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逆向思維的方式來進行課題講解。因為初中生正處于思維比較跳躍和頭腦開發比較成熟的階段,所以這個時候是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最佳階段。因此,在初中數學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還能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本文就針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策略方法進行探討。
一、逆向思維應用于初中數學的重要性
(一)學生的創造力得以提高
初中數學相對簡單,但是依舊包含著很多枯燥乏味的概念和定理,然而這些概念與定理卻是初中數學學習中最重要的基礎。基礎部分的知識如果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掌握的話,學習和做題的質量都會受到直接的影響。大多數的學生都是按照正向思維模式來處理日常練習中的問題,對基礎部分的知識不能靈活運用生搬硬套,學習效率低下的同時也很容易使學生的思維模式固化,導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止步不前。這就是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忽略逆向思維培養的弊端,與其讓學生成為生搬硬套的做題機器,不如加強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能力,從根源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加深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拋開傳統的教師依據教科書上已有的方式來證明定理公式教授學生的方法,教師盡量從反方向上證明基礎的定理公式,從最基礎的部分對學生的逆向思維進行培養,引導學生用逆向思維和辯證思想去思考問題,讓基礎知識不再局限于課本上枯燥乏味的公式定理,從而使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有質的提高。
二、優化措施分析
(一)要通過對教學方法的轉變使學生的思維方式得到轉變
在以往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主要采取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學習基本的數學概念,分析概念或定義的內涵,然后根據現有的概念或定義的指導去解決數學問題,在做題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但是,在對學生進行調查時發現,學生通過這種方法對公式定理的掌握牢固程度并不容樂觀,即使在短期內可以記住,遇到實際問題時并不能靈活運用,理論和實際無法做到完美結合,使得數學學習效率被拉低。同時,在這種教學方式的長期影響下,會造成學生數學思維的僵化,其創造力以及自主思維的能力都會下降,解決問題時常常會被禁錮在某個思想誤區中出不來,形成刻板、固化的思維。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通過對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在解題時思維的靈活性。例如,初中數學中有一章是講解如何對一元二次方程求解的,傳統教學中主要講解的是公式法。但是,教師可以通過對多種解題方法,例如因式分解、十字相乘等方法的講解,豐富學生解題時的選擇,培養學生進行逆向思維解題,依據題意選擇合適的解題方法。在數學教師有意識地引導下,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被不斷優化,他們掌握的解題方法也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公式、概念的理解,同時還有效地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二)加強學生對于數學的逆運用原理
初中數學是比較簡單的,只要學生能力掌握所有的公式以及原理,能夠合理運用得當,對于提高數學成績是輕而易舉的,可是在掌握公式以及原理的同時,大部分的學生都難倒在這一步了,尤其是概念的理解對于學生來說難度是比較大的。所以要求教師在教育中能夠注重對概念進行單方面的教導,讓學生在后期的應用中學會重視這一方面并且進行合理的思考。其中,最為困難的就是容易導致學生在理解概念的時候產生的偏差,從而影響學習數學的自信,這是大部分的學生學不好數學的真正原因。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對數學概念的教學中,注重從正面講解和逆向思維的講解,兩種形式的概念理解,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印象。就像學習“相反數”的概念是一樣的,從正面提出問題,再從反方向提出問題,例如,相反數是什么?什么數是相反數?也可以設置一些互逆的問題,如:b=2,那-b=?,這樣的問題可以布置幾個,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并把知識點應用到位。
(三)制定專項訓練題,提升學生逆向思維能力
要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就做好指導和引導工作,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形成逆向思維這種意識,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教師在課外也要為學生制定專項訓練題,培訓學生的逆向思維,提高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一道數學題的解題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分析法、反證法等。這些方法都利用到了逆向思維。分析法是在初中階段學習幾何課題時常用的逆向思維。在課堂學習之后,教師要根據教材,制定一些專項訓練,加強學生掌握逆向解題的方式,這樣能夠更好提升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三、結語
在初中教學中數學的重要性,同時數學也是最容易提高,并且最容易拉低整體分數的關鍵,如何合理運用逆向思維能力達到提升數學成績,要求教師在教育學生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并且在課堂中能夠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對于后期學生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逆向思維能力對于其他科目能夠合理運用,達到提升整體能力的輔助關鍵。逆向思維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過程,而通過逆向思維的鍛煉,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的知識能夠更全面的得到一個新的認識。
參考文獻
[1]阮云芳.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1):286.
[2]黃海英.淺論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6(23):74.
[3]陳玉丹.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