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久
摘 要:緊跟新課程推進的步伐,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當中,高中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成為了高中生物老師備受關注的一個層面。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當中核心素養的培養還不是很完善,這就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不能有效得到提升。基于此,高中生物老師打算在教學實踐中進行革新,在教學課堂中滲透核心素養教學,使得學生的知識結構及綜合能力得到提升,使得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生物;生物教學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當中,核心素養的培養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被提升日程。生物核心素養它是在生物學習過程當中內化生成的一種品格及能力,它涉及到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及社會責任這些方面。高中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表現出了綜合性、終身性及發展性的特點。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要在課堂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有效滲透核心素養。這樣可以使得高中生物教學有效開展并順利進行,從而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要強化自身學習能力,樹立核心素養教育觀念
在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扮演著教育教學的實施者及評價者的角色,老師具備的教學觀念對于教學效果在某種程度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于應試教育的需求,高中階段學生又面對高考的壓力,生物老師運用“灌輸式”教學的方法,給學生講授生物基礎知識,目標就是使得學生在生物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這就使得課改下的核心素養不能有效得到培養和提升,高中階段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就不能得到有效發展。生物老師對生物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還沒有清醒的認識,這也導致了學生生物核心素養不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鑒于此,高中生物老師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拋開之前的生物教學方式,樹立核心素養的教育觀念。在學習過程當中,老師要掌握生物核心素養的內容、觀念及意義,運用它來使自己的教育理論知識得到有效武裝,在生物教學過程當中積極進行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按照高中生物學科的邏輯進行,而且要切合學生的認知特征及身心發展規律特點,從整體方面進行考慮。
二、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要設計生物課堂討論,使得學生的科學思維意識得到培養
鑒于教學實際情況,科學思維在生物核心素養中占據重要位置,學生能夠按照邏輯推理獲得真實客觀的結論。在教學過程當中,發展學生們的科學思維,可以使得學生有效掌握生物學科的基本知識,對他們將來的學習及工作都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生物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可以設計生物課堂討論環節,想法啟發學生的科學思維,老師在此環節中要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要善于采用符合學生特征和教學需要的問題來適當引領學生。
例如,教學“細胞與能量”知識點時,老師最開始給學生播放了“博爾特北京奧運會奪冠”的有關視頻,博爾特僅僅用了9秒69就把全程跑完了,竇文濤調侃說:“博爾特稱王源自神秘的肌肉纖維。”老師接下來讓學生開展思考:“學生們,肌肉纖維只是一種細胞,誰能說說牙買加飛人為什么能跑得這么快?那么,細胞與能量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呢?哪位同學說說肌肉纖維需要的能量究竟是什么呢?”因為之前學生預習了相關的知識點,當即之下學生們就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熱火朝天的討論,此討論過程中學生的科學思維得到了有效的激發。
三、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要進行生活化教學,使得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生物作為一門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出現,其中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可以與生物知識形成聯系,像植物的生長及培養和動物標本的制作過程等方面,其中醫學是以生物學作為基礎的學科。生物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又服務于實際生活。這就要求學生一方面要掌握生物基礎知識,一方面要有較強的探究能力及其實踐能力,這樣就可以把所學的生物基礎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當中去。
例如,教學“酶的應用”這部分知識點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聯系實際生活展開教學。酶由活細胞產生,它具有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質,酶在適宜的溫度活化效能非常高。在教學課堂中,老師拿日常生活中人發燒的例子來給學生進行說明,人在正常體溫37度時,身體相對舒適,一旦高達39度就會出現發燒的狀況,人就會產生渾身無力及消化不良的病狀,原因在于酶的活性下降,新陳代謝相對較慢導致的。除此之外,老師可引領學生設置貼近生活化的實驗,像“探究水果保鮮的條件”及“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及利用”等實驗,類似的實驗不但能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還有利于順利實施。
四、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當中,憑借多媒體教學,老師要輔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物意識
生物作為關乎生命的一門學科呈現出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物觀及社會責任感非常重要。像當下的“克隆問題”及“轉基因食品”問題就足以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及思考,“克隆”能夠產生解決瀕危動物的保護及其繁衍方面的思考,如果應用到人類層面,就容易產生倫理方面的問題。老師要借助多媒體展開生物教學,為學生展示生物方面的熱門話題與焦點問題,輔助學生擁有正確的生物意識。
例如,“基因工程的應用”在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借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有關“方舟子與崔永元爭論轉基因食品”的事件,此新聞曾引發全民進行圍觀,同時也引發了社會對“轉基因食品”的熱議,轉基因技術從1998年問世,發展技術現在進入成熟期,期間出現及造成的問題也在所難免,老師鼓勵學生展開辯證討論,全面掌握轉基因食品的利與弊。
結語:綜上所述,生物核心素養的提升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它需要生物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樹立生物核心素養教育觀念,并落實到生物教學實踐當中來,在高中生物教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要力爭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得到優質高效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陳英水,陳欣.基于核心素養下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J].中學生物學,2017,33(11):59-61.
[2]徐茂穎.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教學的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