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明珠
摘要:德育管理工作是初中班級管理的重要內容,既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保障,也是學校和教師的重要教學內容。基于傳統文化的初中班級管理要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開展,以此為基礎,不斷挖掘傳統文化的優秀德育內容,豐富和拓展初中班級德育管理。
關鍵詞:傳統文化;初中班級;德育管理
引言:
隨著國學的發展,傳統文化的重要價值和力量日益得到當代中國人的認可。初中生處于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借助于傳統文化增強初中班級的德育管理,既是新時代教育的發展要求,也是傳統文化在當代中國的重要體現。為此,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將圍繞基于傳統文化的初中班級德育管理方面展開分析,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士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1.傳統文化和初中班級德育管理的關系分析
1.1和諧統一
德育管理的目的是通過改善和增強學生的道德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在團結有愛、積極樂觀、熱愛祖國、感恩父母等道德方面,有非常大的教育意義。而傳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體現在初中班級管理中,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和優秀養分,引導學生做一名志向遠大,誠實守信,勇敢堅強,敬老愛親的好學生。可見,兩者不但在教育內容上,而且在教育方向上,都有很大的覆蓋性和共融性,從而可以使傳統文化和初中班級德育管理和諧統一。
1.2促進發展
傳統文化和初中班級德育管理既然是和諧統一的關系,那么自然而然地,在二者的融合過程中,會互相影響,互相促進,進而共同發展。傳統文化包羅萬象,體量龐大,在德育方面,是對中國人整個精神和身心的全面陶冶,幾乎覆蓋所有德育方面的內容。加強傳統文化的教學,可以彌補初中德育管理中的不足,豐富德育工作者的視野,從而促進初中班級德育管理的發展。而初中班級德育管理要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這樣一個方向,在研究和實施中,傳統文化中的某些不足之處,比如,在人的心理構建方面的缺失,也可以在深入發掘和闡釋下得到發展。
2.基于傳統文化的初中班級德育管理策略
2.1注重結合教學生活
德育管理和學生的生活結合,既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以保障德育管理的質量。比如,班上偶爾會出現一些不好的現象,有的學生上課回答問題出錯,別的學生就會起哄,嘲諷,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就可以提出一個比較難的問題讓起哄的學生站起來回答,當其答不出來的時候,讓被起哄的學生去嘲笑他。然后教師再借用傳統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重要思想對學生加以教育,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再如,當班上有學生不愛勞動,每當做值日的時候總是偷懶找不到人,每人一天的黑板清潔,輪到他的時候也不擦,以至于只能別人替他義務勞動,教師發現學生的問題之后,可以結合這位學生的平時表現和道德水平,和學生在課下進行交流和溝通,具體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然后,針對這樣的學生,開展一次主題鮮明的班會。在班會上,結合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內容,比如,為了把害人的大水治理好,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以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等等,讓那位班級意識不強,不熱愛集體勞動的學生,結合他自己的學習生活,上講臺講一講班會的感受,在眾目睽睽之中,學生一定會認識到自身的毛病,并自覺改正。
2.2注重社會流行文化
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一些有文化內涵的優秀節目日漸流行,比如,央視的一檔文化欄目《朗讀者》,自誕生之日起,就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多初中生也喜歡這種既有文化內涵,同時也不乏時代感的節目。作為初中班級德育管理者,就可以借助于這些優秀的文化節目,用傳統文化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教師可以揀選幾期最能彰顯傳統文化的節目,借助于多媒體,在主持人的講說以及嘉賓的動人朗讀中,對文本進行拓展和升華,使學生受到巨大的感染。
2.3注重教師榜樣力量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國學教育日益被人們所重視。作為初中班級德育管理的引導者,無論是班主任還是其他教師,都要借助于這樣一種潮流,自覺提升自身的傳統文化修養,提升自己的道德,在教學和生活中,顯現傳統文化的涵養效果,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感受到傳統文化對當代人的影響,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帶動下,學生會自覺用傳統文化的優秀德育內容改造自己,糾正自身的不足或缺陷。傳道,授業,解惑是傳統教師的重要職能,教師要以此為指導,在此基礎上,樹立知行合一的榜樣,不說空話,說到就要做到。此外,要謹記傳統文化中“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德育內容,做一位大公無私,心底無私,忘我無私的好教師,心底明澈,不貪不嗔,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的影響下做一名高尚無私的好學生[1]。
2.4堅持“以人為本”原則管理班級
在班級管理活動中,不管是班主任還是其他各科教師,都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人格與自尊心,可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位置思考與看待問題,并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而使得學生可真切感知到教師及班主任對自己的關愛,進而更加真誠地對他們袒露心聲,更加心甘情愿地聽從他們的教導,最終將班級管理人員傳遞的積極向上的思想意識內化為自身的素質、形成良好的穩定的品質。這就需要班級管理人員在日常的班級管理活動中,加大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頻率,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中了解他們在特殊的青春期所面臨的問題與困惑,并可以平等的朋友身份為他們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議與幫助,以指導學生做出正確的選擇與決定。比如,當學生在教室與同學發生矛盾而大打出手時,班級管理人員不應不問青紅皂白就對當事人一頓狠批,并訓斥他們這種粗暴的行為是錯誤的,而應該先讓發生矛盾的學生冷靜下來,然后耐心詢問他們打架的原因是什么?打架能解決問題嗎?怎樣才能解決問題?以后遇到這樣的事情應該怎么辦?只有尊重學生并循循善誘,才能幫助學生找到更恰當的解決矛盾的方法,才能使得學生逐漸養成冷靜思考處事、和平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結論:
簡而言之,初中班級的德育管理是加強初中生的道德水平,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重要管理手段。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內核的集中展現,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和代碼,對中國人精神面貌和思想特質的塑造有著重大的影響。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加顯露出耀眼的光芒,成為當代德育教育的重要參考和依據。本文旨在對初中班級德育管理進行研究和思考,以傳統文化為指導,促進初中班級德育管理工作的發展[2]。
參考文獻:
[1]周吉平.規范德育管理構建和諧班級[J].廣西教育,2015(41).
[2]張麗穎.初中德育管理者隊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