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延峰
摘 要:高中階段,學生面臨著精神和身體的雙重壓力,所以教學內容要更適合學生的發展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就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就如何使用分層教學提出了有關策略。
關鍵詞:分層教學;高中數學;分層輔導
1.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1有利于教學內容更加貼合學生的需求
傳統教學模式將教師放在“統治者”的地位,這樣的模式不僅未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會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脫節,這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教學內容只能滿足少部分學生的需要;二是教師的教學內容不能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教師將分層教學應用在教學中就能改善這樣的現狀,分層教學不僅能夠使教學內容更貼合學生的需要,還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最近發展區”的理念,讓學生“跳一跳夠到桃”。
1.2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高中是學生人生的重要分水嶺,這個時候學生不僅面臨高考,而且這個時候的學生無論在精神和身體上都已經成熟,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未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只能讓學生硬著頭皮掌握知識的表層含義。教師的分層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被教師尊重的感覺,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將增長能力與提高技能并舉。
1.3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主宰者和統治者,學生不僅被貼上了禁聲的標簽,而且成為課堂的提線木偶,學生只能聽從教師的安排,并且作為課堂活動的參與者,卻并沒有真正參與到教師的活動當中。這時教師應該積極滲透分層教學的有關內容,這樣不僅能夠突出學生的突出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體,真正參與到教師開展的活動中,擁有課堂的話語權。
2.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2.1進行科學的小組劃分
分層教學最重要的就在于“分層”二字,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一刀切的方式,并沒有真正體現分層二字,只能讓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得到發展,卻不能讓所有學生都適應于這樣的教學方式。所以教師在使用分層教學的教學方法時,首先應該將學生進行科學劃分。這種科學劃分并不是區分好學生與壞學生的標準,而是讓學生在適合自己能力的小組中很好的發展。
以人教A版《空間幾何體》為例。首先,教師將學生進行分層,根據能力的不同分成三個小組;然后,教師給學生安排不同的任務,給能力最弱的一組安排準備空間幾何體的任務,能夠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了解空間幾何的有關內容。給能力中等的二組安排畫出一組學生準備的幾何體的平面圖,這樣能夠鍛煉學生的空間幾何能力。給能力最好的三組安排根據前兩組的工作,計算出一組準備的幾何體的表面積。這樣能夠使教學內容貼合不同階段的學生,另外,教師通過不斷考試的方式,對小組的成員進行調配,這樣還能讓學生產生一定的危機意識,從而更好地參與在教學活動中。
2.2分層評價激勵的機制
傳統的教學的評價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評價學生的重要標準,這樣不僅不利于教師多元化了解學生,還會讓學生越來越自卑,因為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才能越來越自信。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成績,還應該注意變革評價機制,將激勵進行分層。這樣能夠使評價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
以人教A版《平面向量》為例。首先,教師按照分層教學的要求,將學生進行科學劃分,并為學生安排不同程度的任務內容;然后,教師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后,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這樣能夠讓學生都對自己的完成情況有更深刻的印象。例如,教師對學困生可以說“完成的不錯,但是繼續努力,其實你很聰明,只不過你沒有發現數學學習的樂趣,現在更努力學習”;對中等生可以說“完成的很好,但是要在掌握基礎的同時,還要掌握更難一點的知識,不要放棄,老師覺得你很棒”;對優等生說“完成的不錯,但是要繼續努力,如果遇到難度更大的問題時也能輕松解決,所以現在還不能太驕傲”。這樣教師將激勵的模式進行分層,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
2.3對學生進行分層輔導
教育家曾經提出輔導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所以教師在完成課程教學的同時,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輔導。但是傳統輔導的方式只是將知識再次進行簡單復述,讓學生進行識記,但是這樣的方式并不適合學生,優秀的學生可能覺得這樣的輔導方式并沒有什么效果,但是對于差等生可能覺得這樣的方式并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識內容,也就是說教師的輔導內容只能讓少部分學生掌握和理解。所以教師在輔導的時候也應該將內容進行分層。
以《三角函數》為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輔導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分層輔導。首先,教師在進行輔導之前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及學生的基礎能力;然后,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不同學生的方案。例如,教師在輔導優等生的時候,可以給他們安排一些更有深度、更具有拓展性的試題,讓他們在完成之后進行交流探究。這樣能夠讓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師在輔導中等生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在準確識記三角函數公式的基礎上,為他們準備一些具有提升能力作用的習題,讓他們在完成之后對自己的試題內容進行自評;教師在輔導差等生的時候,可以讓他們準確識記三角函數的公式,并給他們提供基礎性強的試題,讓他們在完成基礎性試題時候再嘗試稍有難度的試題。
結束語:綜上所述,科學分組、分層激勵以及分層輔導都是分層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不斷完善這些內容,使教學內容更加貼合學生的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徐真真.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淺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中,2012(3):36-37
[2]仇慧珍.學生數學思維障礙的成因、表現及突破――高中數學要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3(30):18-19
[3]戴繼龍.讓數學課堂在“思維體操”中閃光――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中學課程資源,2014(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