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剛
摘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作為兩種相互區別的教育形式,在傳統的學校管理模式下,一直以來都是相互割裂的。但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家校合作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教學管理者所認可。
關鍵詞:家校合作;創新模式;快樂成長;教育合力
一、不定期召開家長會。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
家長會是家校合作模式中最常見、最傳統的一種形式,也是教師與家長進行面對面溝通、交流的重要形式。但是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學校只是在期中、期末定期的召開家長會。由于參加家長會的家長較多,溝通的內容也以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主,這樣就導致家長會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影響。因此,在家校合作的理念下,教師應對家長會的形式進行創新,采取不定期召開的方式,實施分層教育管理。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層管理。在這種不定期的分層管理中,參加的家長不宜太多,時間也不宜太短,只有這樣才能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與每一位家長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溝通與交流。
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搭建家校合作平臺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的種類和應用范圍日益拓寬,教育領域與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合,已經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主要趨勢。因此,在實施家校合作理念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溝通方式的創新。
首先,學校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家校合作的平臺,通過平臺與學生家長進行及時、快捷的溝通,使學生家長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學校的管理動態,從而有助于實現良好的家校合作。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微信、QQ等聊天軟件,建立年級、班級內的家長群,并在群中及時地發布班級動態,使家長能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在校表現。
三、建立家長學校,對學生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的培訓
家庭教育是學生接觸到的最早也是時間最長的一種教育形式,對于學生的性格形成及人格塑造具有深遠的影響。但是由于學生家長文化程度、教育理念的不同,使學生接收到的家庭教育也不盡相同,有的甚至會對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在實施家校合作理念的過程中,教師應站在專業教育理念的角度,對家長進行一定的指導,使學生家長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與教師保持一致,以避免出現相互抵消的現象。這樣學校就可以結合當地的情況和學校的具體情況,為學生家長開辦父母課堂,為學生家長的家庭教育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培訓,使學生在家也能受到科學的家庭教育。
四、成立家委會,鼓勵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學校教育
在家校合作理念的實施過程中,學校應注重將這一教育管理理念體系化、制度化,在學校里指派專人負責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并成立專業的機構——家長委員會,由學生家長選舉責任心強、有能力的家長代表組成。家長委員會作為一個常設的家校合作的機構,主要負責代表學生家長參與學校的教育、管理事務,協助教師開展活動,并組織家長為學校的教育、管理獻言獻策、貢獻力量。通過家委會的成立,為學校提供強有力的后盾,為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結語
綜上所述,家校合作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項科學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能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這兩種教育形式進行科學、良好地結合,從而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學生健康、良好的成長和發展。因此,這就需要學校和教師應在具體的管理實踐中,切實地做好家校合作的相關工作,通過召開家長會、構建交流平臺、開辦父母課堂、成立家委會等形式,實現家校的緊密合作,為教育教學工作創造新的輝煌。
(責編: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