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惠貞
◆摘 要:新課標大環(huán)境下,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而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力求為學生構建一個有趣味的語文課堂,豐富教學意義,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本文主要研究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語文興趣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興趣課堂
一、引言
學習新知識,豐富精神認知,是學習的興趣所在。語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語文課堂的作用,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實現(xiàn)語文在學習、生活中的功用,讓學生擁有一定的語文技能。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對于學生來說,構建一個語文興趣課堂是有著積極的作用的。教師要在課堂上展現(xiàn)語文學習的魅力,提高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加強小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引導,讓小學生主動學習語文,加強師生情感。
二、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缺乏目的性。在語文學習中,學生不明白為何而學,學什么。因此對于學生來說,培養(yǎng)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有著積極的意義,教師在構建語文興趣的課堂中,要讓學生有一定的目的性。
(2)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在語文課堂中,學生對于語文學習興趣不濃,有困難就退縮,積極性不高。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教師應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提高自身的理論基礎,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礎。
(3)課堂互動少,師生情感薄弱。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出現(xiàn)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課堂,教師講課學生聽,教師總是把自己的主觀思想強加在學生身上,強硬的給學生灌輸知識學生消化吸收慢,常年累月會產(chǎn)生更多的問題,學習中教師得不到學生的有效反饋,無法根據(jù)學生接受知識的多少來針對問題制定解決方案。教師在傳道授業(yè)時太過形式化,很容易冷落了“課堂的小主人”,學生感受不到教師的親切感,導致遇到問題時,不愿意去詢問教師。教師在教學時,無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對小學生的語文課堂會產(chǎn)生適得其反的效果,讓學生在課堂上產(chǎn)生厭煩感。
三、小學語文興趣課堂的構建策略
1.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教師只是一味的進行知識的講解,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在學習中處于一種被動狀態(tài),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要轉變自設的教學觀念,和學生達成積極友好的溝通,及時的了解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例如在學習《古詩三首》這一課時,教師要和學生形成良好的溝通,與學生分享有關李白和杜甫的有趣故事,并積極和學生展開討論詩歌的語言和藝術,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完成自己的教學計劃。
2.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來說,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是有著非常大的益處的,能讓學生融入到教學中,并展開積極的想象。語文是情感色彩濃郁的人文性學科,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運用教學情境,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春夏秋冬》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說出自己對四季的感受,以培養(yǎng)學生對于生活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的興趣。
3.多角度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角度引導的方式,讓學生發(fā)表對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教師可以讓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情感,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觀念。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幸福是什么》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在上一章節(jié)結束后,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在課前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朗讀,獨立思考論證文章內(nèi)容的意義。推敲課文內(nèi)容中出現(xiàn)的修辭手法,樹立學生正確的語文學習觀念,在課堂進行時,教師富有情感的朗讀,讓學生以生活中的幸福為例,先列出詞語在進行造句,劃分課堂教育重難點,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背后的魅力,加強對課文內(nèi)容的了解,來提升課堂效率。
4.設計趣味活動提高學生語文能力
興趣是學生進行知識學習最主要的動力,教師只有在語文教學中注重了學生語文興趣的培養(yǎng),才能夠逐漸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而在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中,教師可以設計趣味活動來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教師在對人教版《坐井觀天》這一篇文章進行寫作時就可以讓學生在練習冊上畫出青蛙坐井觀天時的神態(tài)以及動作,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的畫作進行評價與贊揚。這樣就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三年級《金色的草地》一文時,教師就可以對“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草地就變成了綠色的”這一段落進行分析,然后讓學生進行自由發(fā)揮,畫出自己所理解課文所講述的景象。通過這種趣味活動的開展,學生能夠了解到語文知識的趣味性,進而提升學習語文的能力。
四、結束語
語文教師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與學習能力的責任與使命,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明確目標旨在打造學生喜歡的語文課堂。學校,社會需要重視學生對語文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把對語文的興趣貫穿在生活學習當中,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把握學生思維興趣與理解能力。全面提高小學生語文能力水平,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飽含熱情與好奇心,用豐富的求知欲來探索語文的精神世界,讓語文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教育,開拓學生視野,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趙杏蓮.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2018.
[2]湯波.合作互學自主探究——淺談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教學[A].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論文集卷二——熱點探討[C],2018.
[3]趙杏蓮.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