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新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養(yǎng)愈加深入到各個階段的課堂之中,而對于尚處于啟蒙發(fā)展階段的小學生來說,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不僅會為他們?nèi)蘸蟮难芯可钤焐拇蚝没A,而且對其各方面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而繪本作為一種集生動性、趣味性和益智性相結合的學生讀物,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上課積極性,而且對于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本內(nèi)容也具有幫助作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繪本閱讀;小學語文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繪本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工具走入小學課堂之中,它所具有的益智性與趣味性使課堂枯燥的學習氣氛變活潑,使在課本上冷冰冰的知識生動而具體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在以往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中,課本上是干巴巴的文字,學生要靠自己的想象才能去理解文字、理解文章內(nèi)涵,而繪本閱讀的出現(xiàn)對于學習還處于啟蒙階段的小學生來說,里面生動的圖畫既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又可以幫助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一、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
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是老師一直在教給學生的事情,可是現(xiàn)今的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的人卻越來越少,甚至出現(xiàn)一種越長大越不敢表達自己的奇怪現(xiàn)象。所以在孩子小時候就最好能養(yǎng)成敢于表達自己的品質(zhì),而小學作為學習知識的關鍵時期,正是養(yǎng)成這種品質(zhì)的最好階段。而能引起學生想要表達的欲望的動力就是興趣,一個人只有對一個事物有興趣,才會想要去表達自己對這個事物的想法,才會想要獲得他人的認同與理解。而繪本不管是設計,還是畫畫、色彩、主題或是情節(jié)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其中明亮生動的圖畫或美好或悲傷或有趣的故事就成為吸引學生眼球、引起學生表達欲望的最好因素。
(二)引導學生成長
有著精美繪畫與有趣故事的繪本一般都是各種大師創(chuàng)造的作品,它們能經(jīng)過時間的考驗,雖然經(jīng)歷了數(shù)十年甚至數(shù)百年的時間跨度,不受地域的影響,在各國的孩童中流行,被數(shù)以萬計的孩子們所喜愛。并且有很多孩子深受其中故事的影響,其中友善寬容的美好品質(zhì)引導著這些孩子向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而小學正是孩子們樹立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關鍵時期,同時這個階段也是孩子們養(yǎng)成各種品質(zhì)的重要時期。繪本作為一種純粹的故事合集、教學工具,里面的故事中潛藏著人類最美好的品質(zhì),像是王子披荊斬棘救出公主,教導學生如果要取得成功就要勇于克服苦難,學生在觀看繪本的同時不僅增強了思想政治素養(yǎng),而且有助于其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三)改變語文教學沉悶的情況
在原先的小學語文傳統(tǒng)課堂中,基本上就是照本宣科地朗讀課文,“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一直在壓抑著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得學生一直機械地跟著老師的腳步,老師講到哪里,學生學到哪里,沒有一點主觀能動性,造成一種“學習不是學生的事,而是老師的事”的現(xiàn)象。其中未嘗沒有課堂氣氛過于沉悶和枯燥的原因,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沒有想要學習的欲望,心里只想著何時才能下課。而繪本作為一種趣味性極佳的讀物,其中的圖畫足夠吸引學生的眼球,這不僅會有助于調(diào)動課堂氣氛,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到課堂中,并且能使整體的教學不至于過分枯燥,打擊學生學習的熱情。
(四)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
繪本的內(nèi)容包羅萬象,幾乎涉及方方面面,大到天文地理、人文社會,小到生活瑣事、嬉笑玩樂,種種常識皆有所描述,對于社會經(jīng)驗和生活閱歷尚且有限的小學生來說,繪本猶如百科全書一般,能提供給學生了解世界,觀察世界的知識和手段。并且有些知識在課堂中只涉及一部分或者老師根本沒有提及,而這些知識潛藏在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中被學生閱讀、吸收,儲存在自己的腦海中,當知識累積到一定程度,便會對學生以后的社會生活必然有所幫助。
二、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教師不重視相關工作
隨著課改的進行,繪本閱讀進入到了學生和教師的視野之中,但是卻幾乎很少有學校和老師很好地將教育部下達的任務貫徹進行。幾乎一半的教師仍舊處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只將教學手段和工具集中在手中的教材之上,將對學生的綜合評價放在考試的分數(shù)之上。只想學生將精力放在如何提升分數(shù),不希望用繪本來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學校方面也不重視繪本閱讀,幾乎很多老師甚至不知道有繪本閱讀這件事,更遑論繪本閱讀教學了。學生接觸繪本閱讀教學的最直接的渠道就是學校,而學校對繪本教學的重視有所缺失,就導致如今的繪本教學只停留在紙上,停止于口中,沒有切實地履行下去。
(二)教師對于繪本內(nèi)容的選擇缺乏認識
有一部分教師知道該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認識到了繪本閱讀將會推動學生閱讀能力的增長,使其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能力得到提升,也希望用這種圖畫精美、語言簡練的讀物激發(fā)學生們的閱讀和學習興趣。但是很多教師不知道該選擇什么繪本,不知道什么繪本適合提升學生的繪本閱讀能力,不知道挑選書目的依據(jù)應該是什么,課內(nèi)、課外所選讀的書目是否應該一樣,是不是網(wǎng)上所受好評最多的書就是對學生最好的,是不是應該選擇圖片最多、文字最少的書等種種難題困擾著教師對于繪本閱讀教學計劃的進行,最終繪本閱讀開展工作受到層層阻礙,無法進行下去。
(三)教師對于繪本的種類選擇過于隨意
因為以往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條件,很多教師小時候沒有接觸過繪本,不知道繪本的含義是什么,認為有圖畫的書就是繪本,與漫畫、小人書、帶插畫的書混淆,而教師長大之后就更不可能去接觸了。這就導致教師和學生之間存在著思想上的隔閡,他們不知道什么是學生感興趣的,什么是學生喜歡的,什么又是學生不喜歡的。雖然主動地開展繪本閱讀教學,可是對于繪本的選擇卻很隨意,書目的選擇以網(wǎng)上好評最多的書為準,以某些著名出版社及相關教育機構推薦的書為主,或是僅僅憑感覺隨意挑選。忽略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學習水平、需求等方面的了解,對繪本的解讀不夠充分和具體,對繪本的研究相當缺乏,甚至也很少有教師愿意花時間去研究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