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勝
摘 ? ?要: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應當將課堂主動權還給學生,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問題導入、情境創設、小組合作、師生互動等多元化模式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或者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學生積極踴躍地學習與討論,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 新課程改革 ? ?小學語文 ? ?思維導圖
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因為語文內容較為復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完整地架構知識體系,在學習中會遇到一些問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積極引導,教會學生利用思維構圖更好地建立知識體系,使學生理清楚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從而強化語文學習能力。學生通過語文知識進行規整模塊化處理,能夠更好地將知識具體化,方便記憶和理解,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習成績,掌握知識內容。本文從以下幾方面講解如何應用思維導圖創新語文教學。
一、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合作學習
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分小組探究的模式提高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效率。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教師難以在短短的45分鐘之內讓學生掌握所有的語文知識,所以為了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負責引導和指點。通過思維導圖,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通過布置相應的問題,例如學習《草原》這節課時,要求學生認真預習課文,上課前提出這樣幾個問題:作者是從什么角度描寫草原的,作者在寫作過程中有怎樣的邏輯結構?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特點是什么?讓學生先自主研究,再進行小組內討論和交流,這樣學生就能在討論過程中掌握課文的邏輯結構和意義,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二、創新閱讀方式,降低難度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學生要一字一句地閱讀整篇文章,并且牢記其中每一段話的大意,從而根據自己的理解總結文章內容。這種閱讀方式在語文學習當中有利也有弊。利是只針對簡短的文章,可以應用此方法。但是當學生閱讀更復雜的文章時,很難利用同種方式標記文章內容。而通過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提煉整篇文章的思想結構,并利用關鍵詞將文章整合在一起。降低閱讀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閱讀過程中動手繪制思維導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教師應當有效應用思維導圖,進一步創新閱讀模式,通過降低閱讀難度,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閱讀技巧,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例如教學《荷塘月色》這篇文章之前,播放《荷塘月色》這首音樂作品,對即將講的教學內容進行鋪墊,通過播放悠揚的歌聲,帶領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突出課堂教學主題。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重難點,根據教學重難點設置具有知識性與趣味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反思交流,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你們見過荷花嗎?你們認為荷花美在哪里?”然后引導學生發表觀點與想法,應用思維導圖形式將荷花的形態特點羅列出來,加深學生對荷花的理解,經過一番討論后了解這篇文章是描寫景物的文章,從而進行針對性學習。例如教學《詹天佑》這篇文章之前,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坐過高鐵嗎?你們覺得這是一項偉大之舉嗎?你們覺得偉大之處在哪里?”教師引導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高鐵的偉大之處,有助于學生多角度思考和探究。有的學生會列出高鐵穿過高山,有的學生列出高鐵帶領人們去世界各地。在此基礎上以小組形式進行探討交流,鼓勵學生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羅列出高鐵的偉大之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使學生多角度正確地認識詹天佑這一人物形象。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在學生面前展示出絢麗的畫面和動人的場景,使學生感受到開鑿山洞的艱難,也可以鼓勵學生采用繪圖方法應用電子屏幕呈現開鑿方式,了解隧道的開鑿方法及詹天佑的超人智慧,使學生領悟到人字形線路的設計方案,以及火車走人字形路線的動畫場景。應用多媒體合理導入能夠在節約課堂教學時間的同時,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詹天佑堅韌不拔的毅力、嚴謹的科學態度、超人的智慧和愛國主義情感。
三、培養學生的個性化思維,鼓勵學生課前預習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受到以往教學模式的影響,以自我為主導,用統一的標準進行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學習當中處于被動階段,難以提高學習積極性。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較為壓抑,產生厭學心理,而且學生年齡較小,心智尚不成熟,思維模式不夠健全。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制訂教學方案。教師要轉變課堂的主導性,讓學生成為主體,利用幽默和風趣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小學閱讀,使學生張揚個性,利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繪制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個性成長,提高教學效率,順應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
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當中,學生可以通過自主繪制思維導圖提高學習能力,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學生對語文課文內容的學習過程。例如在自主閱讀小說的過程當中,學生可以通過課文的知識框架,把握人物情節、環境等特點,在思維導圖當中體現出來。學生在練習思維導圖的過程當中,使自己的思路越來越清晰。由于學生思維模式各有特點,邏輯思考能力各有不同,因此畫出來的思維導圖也是不一樣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講解自己的思維導圖,發展團隊協作能力,培養自主思考能力。教師在這一過程當中應該積極加以引導,及時發現問題并且指導,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在探究中成長。
四、轉變以往的評價模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在以往的語文閱讀效果考核中,教師會針對一些簡單的問題進行考核,每一個問題都有固定的答案。如果學生不能準確給出答案,教師就判定為不及格,沒有真正理解這篇文章大意。但是在使用思維導圖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默寫思維導圖,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這樣既方便教師的監督,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動手畫出思維導圖,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鍛煉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要積極引導,使學生少走彎路,提高教學質量。學生通過自主畫思維導圖可以充分發揮邏輯思維能力,培養語文學習思維。
復習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淡。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將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復習的工具,可以使學生有效復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加強語文知識的積累。例如在教學《邊城》時,教師可先讓學生默寫出這篇文章的思維導圖,再利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模式進行對比和補充,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這篇文章正確的思維導圖,使學生加深對《邊城》這篇課文的理解。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使學生在今后的語文學習過程中更好地運用思維導圖,學習語文知識,從而提高綜合素養。
結語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應當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真正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不僅要重視學生的知識培養,還要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要運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可應用多媒體,呈現課文的基本內容,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課文的含義,從而理清思路,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學習,并且通過小組合作共同畫思維導圖的方式,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構建知識體系,培養語文學習的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彭珍萍.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以魯迅作品為例[J].祖國,2017(3):194.
[2]陳靜.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創新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7(40):74-75.
[3]邊會艷.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創建與應用[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7.
[4]劉文華.淺談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如何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創新教學[J].語文教育天地,2017(4):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