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莉
摘 要:標點不僅僅是符號,同時也是和文字內容一樣重要的文字表達要素。在小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當中,對于小學教育而言,不同年級都有相應的標點符號教育要求。但是因為傳統教育習慣的影響,導致在標點符號方面的教育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整體教學效果較差。對此,為了更好地推動小學語文教育發展,簡要分析小學語文標點符號教學提升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教育者提供理論性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標點符號;小學教育;提升策略
當前小學語文的標點符號教育狀態仍然屬于一個常態性的表現,在教育中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和缺陷,例如教育的重視度不足,沒有科學的標點符號教育方式,導致學生雖然了解標點符號但是并不能準確、合理地應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落實,標點符號教育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對此,探討小學語文標點符號教學提升策略具備顯著教育價值。
一、標點符號的教育現狀
首先,對于標點符號的重視度不足。目前小學語文課程中專門針對標點符號的教育課程并不多,更不用提專門的標點符號作業。在語文閱讀教學期間教師普遍會對文章當中的內容、思想以及詞句等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在作文教學方面也是以選材、立意以及構思等為核心,在任何一個環節的教育中對于標點符號的重視度都比較低。教師對標點符號的忽略必然會導致學生的不重視。其次,沒有合理的教學方式。教師合理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影響非常突出,在知識講解過程中方法的合理性會直接決定教學方法的質量水平。例如,想要提高標點符號教學,教師就必須將標點符號當中的提示語、引號等用法轉變為學生容易理解的詞句,這也是決定整體教學效果的關鍵。
二、小學語文標點符號教學提升策略
1.將標點符號融入詞句段教學中
標點符號并不能單純地使用,而是需要結合實際的文字內容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假設標點符號離開了具體的詞句段,便會失去相應的教育價值。對此,在教學期間并不能采用單純且抽象的方式進行教學,而是需要結合語言的環境,促使學生借助詞句段的具體環境實現感性認知的強化。例如,以句號和感嘆號在一段話當中的使用方式為例,便可以以學生的角度提出“我在寫作業”這一句話讓學生進行分析,判斷句號和感嘆號使用的不同感受,并以理解符號在感情表達以及文章立意方面的區別為主,實現標點符號使用方法的掌握。與此同時,在教學中也可以借助《標點符號歌》進行教學,不僅通俗易懂,同時學生理解效果也會非常理想。
2.將標點符號融入朗讀教學中
標點符號的使用價值主要是在于借助不同的標點符號實現不同語氣以及停頓方式的表達,例如感嘆號的使用則是以表達感嘆語氣為主,疑問號則是以疑問語氣為主,逗號、頓號以及分號都是用于文字內容的停頓表達。這一些標點符號的應用可能在默讀或者是看書等方面并沒有明顯的感受,但是在朗讀期間便可以呈現出比較突出的感受,停頓的時間長短以及語氣的變化會非常突出。對此便可以將標點符號教學融入朗讀教學中。例如,以《稱贊》課文為例,其中感嘆號與疑問號的應用對比效果突出,在教學中可以突出標點符號的教學,例如讓學生扮演并大聲朗讀“小獾”“小刺猬”等角色的對話,可以讓學生感受情感與語氣,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感受感嘆號和疑問號的使用方式與技巧,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3.在標點符號教學中突出想象力
因為小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再加上缺少應試教育的約束,所以在想象力方面會相當發達。同時小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并沒有通過系統化的訓練,在事物認知以及判斷方面是以直觀思維的方式進行理解,此時對于問題的判斷缺少全面性。對此,在課堂教學期間可以盡可能將抽象內容以具象的方式表達,降低學生理解難度,規避教學問題的出現,可以將學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維習慣作為依據進行教學。
例如,在省略號這一內容的教學期間,教師可以盡可能多地加入多重修辭作用的講解,促使學生感受一個符號所帶來的語盡而意無窮的表達作用,同時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思維想象空間,進而實現標點符號應用技巧以及能力的提升。再例如,在小學高年級教學方面,可以針對標點符號的認知進行適當的補充教學,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部分經典的片段作為標點符號的練習內容,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以自己或同學的作文作為案例開展標點符號使用訓練,讓學生以“怎么改合適,改了會出現什么變化”等目的開展標點符號的理解教學。
三、總結
標點符號的教育對于小學語文教育整體影響非常突出,在教學期間教師需要提高重視度,將標點符號與文字內容結合起來,融入語文基礎知識以及技能教學當中,促使學生可以從不同層面上實現對標點符號的認知,持續提升標點符號的實際應用能力,從而實現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趙海燕.標點符號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現狀及應對策略[J].寫作(下旬刊),2017,22(11):24-25.
[2]馮業寧.勿以“點”小而不為:淺淡小學語文標點教學的策略[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8,31(14):474-475.
[3]溫暉明.細枝末節,意義非凡:例談標點符號在閱讀教學中的策略運用[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14(22):117-121.
注:本文系2018年甘肅省白銀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小學生標點符號使用錯誤類型解析及歸因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BY[2018]G07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