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絲予
摘要:小學美術是可以培養小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學科,是小學學校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必須采取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而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新課改著重強調的一個重要要求,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是增強其學習動力的保障性條件,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也利于增強其學習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小學美術課為例,探討教師培養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小學美術;全面發展;綜合素養;興趣教學
當學生對美術知識及技能充滿了探知的興趣,就容易使其融入課堂教學氛圍之中,獲取良好的美術教學效果。當前小學美術教師為了遵循新課程標準對美術課提出的高要求,踏上了優化美術課堂的道路。而提高小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是一個切入點和突破口,美術教師可有針對性地探索相應的教學方式。
一、小學美術教學的基本現狀分析
當前的小學美術課存在著一些亟待改進的教學問題,突出表現為美術教師對美育的認識度不足,一些教師的美育活動只是流于形式,并不能有效地挖掘教材中的美育資源,也沒有注重通過多種渠道來搜集各種有效資源。因此,美術教師的教學資源整合能力并不高,很難真正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對美的認知也缺乏全面化,導致美術教育并不能充分地發揮其促進小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教育功能。此外,一些美術教師并不注重活躍課堂氛圍,將美術課程當成了理論課,實踐活動比較匱乏,導致小學生很難感受到美術的藝術創造魅力。這些教學問題都反映了教師教學觀念上的認知問題,沒有充分解讀新課標的新要求,對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方面的要求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有效方式
(一)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審美個性,孕育學習興趣
在美術作品的審美方面,每個學生都會感受到不同的意味,并獲得不同的理解,針對這個方面,美術教師可以進行有效的利用。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的審美材料不應該有統一的評價標準,教師應該注重讓學生自主表達審美感受,鼓勵其站在與眾不同的視角來欣賞藝術品,在達到情感共鳴的基礎上,學生的想象力會得到鍛煉與發展,而學生的審美觀也可以得到初步的形成與發展。比如在人教版小學美術《向日葵》這一作品的教學中,教師可簡單地為學生介紹梵高的基本情況及時代背景,然后讓學生對這幅畫進行認真的觀察,并帶著問題融入作品的鑒賞過程中。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這幅畫的內容、畫法、色彩特點、用筆特色,并且思考哪一個部分可以給自己帶來最深的感觸。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可以擁有足夠的空間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索。
(二)開展趣味化的游戲教學,培養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對知識學習尚未形成較濃的驅動力機制,這要求教師能夠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將愛玩的天性充分釋放出來,并作用于美術學習。實際上,這就是對寓教于樂、教與玩結合、快樂教學等等教學理念的踐行。新課改也明確指出游戲是可以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結合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和對新事物的好奇心等等特點,教師可以用游戲培養小學生對美術教學活動的參與興趣,讓小學生可以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獲取盡可能多的美術知識和美術技能,利于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并且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美術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教師在開展美術課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以多樣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可以有效強化美術學科的教育功能,讓學生可以在獲得知識及技能的同時,受到良好的熏陶,促進學生養成美好的個人品質。
(責編? 唐琳娜)
參考文獻:
[1]陳冬燕.淺議如何實現小學美術現代化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