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梅
摘要:當今社會,初中生的教育主要來源于家庭和學校兩個方面。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的教育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初中生除了在學校學習基本的文化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學習德育智體美,健全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本文就初中班級德育建設的影響因素以及班主任如何實踐班級德育建設展開討論。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建設;班級
班主任在初中教育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不僅要教育學生平時的課程,還需要對班級的紀律進行管理,了解同學們的生活及心理情況,營造積極良好的教育學習氛圍。同時,班主任更應該重視班級對的德育建設,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關心學生的身心發展,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日常的學校教育實踐中,班主任更需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優秀的榜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對于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發現和解決,不斷的完善教學結構,對家長、對學生負責。
一、初中班級德育建設的影響因素
(一)教師德育教育方式單一老套
初中的德育教育內容中肯定有包含對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引導教育,在其教育過程中通常會選擇一些具有教學意義的、內涵豐富并且符合現今社會發展的教學方式來作為德育的輔助教育工具,通過真實的故事或者社會實例讓學生理解其中的內涵。然而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為了節省工作時間,很多教師都選擇同一種方式進行教育,將教育工作進行程序化、簡單化,這會使學生覺得教學內容枯燥乏味進而喪失學習興趣,嚴重的會對德育教育產生抵觸的心理。
(二)學生與教師缺少溝通交流
對學生身心情況的了解在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在實際的教育中,因為學生基數大,教育工作繁雜等,班主任往往不能清楚地了解班級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初中階段是一個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作為班主任很有必要與學生經常溝通,在溝通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在這個階段,如果班主任不能科學地進行德育教育,那就很容易讓處于青春期萌發狀態的初中生產生逆反心理,這將更加不利于德育教育的進行。現今社會,教師很多只是重視學業的提升,忽視了師生間的溝通交流,沒有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就不能在關鍵事件上糾正和引導初中生的價值觀。
(三)影響初中生德育發展的多種社會因素
除了在學校中接受教育,初中生也很容易收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比如:某某鄰居也就是小學畢業,如今也是大老板了;看那.個同學早就不上學了,現在日子也過得很好...這些充斥耳邊的言論,讓初中生會有盡早輟學步人社會的念頭。學校周圍的游戲廳、唱吧等娛樂場所,都嚴重影響著初中生的生活學習,晚上不睡覺,白天睡不醒都成為了常態。另外,家長在對子女的教育中也有著重要作用,是否以身作則,是否全方面地關注孩子的發展,也會影響孩子綜合素質的發展。
二、班主任有效進行班級德育建設的途徑
(一)人性化管理班集體
在班級德育建設項目中,班主任必須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注重他們的人格發展,實施學生的人性化管理,有針對性地進行道德教育。處于特殊家庭狀況的學生心理比較脆弱,有必要經常與他們溝通,發現他們的優勢并建立信心。此外,班主任應讓中學生實現自我管理,提高主觀能力。德育有助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理解積,極事件,形成科學的人生價值觀,進而推動德育建設工作的開展。
(二)培養初中生的道德情感
《心理學大辭典》中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情感是建立信仰的前提,因為情感會影響人們對信仰的構建。道德情感可以激發對中學生學習的興趣,信念可以鼓勵學生形成自我觀念。因此,提高中學生的道德情感,樹立道德教育的明確信念,具有重要意義。在德育過程中,班主任可以讓學生背誦名人名言,訪問一些網站觀看相關英雄的英雄事跡,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同時,初中生可以選擇一位英雄作為他們的榜樣。通過學習英雄的思想并結合自己的發展特征,他們將形成一套獨特的正確認知概念。
(三)建設完善的德育教育環境
隨著社會的發展,初中生獲取信息的渠道也大有增加,很多孩子在家中也往往備受爺爺奶奶的寵愛,極易讓其性格偏激。針對這一特殊年齡段的學生,班主任要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到他們的思想和性格,在學生處于身心發展誤區邊緣時,及時進行指導和幫助,針對不同的心理問題,制定相對應的心理引導方案,幫助初中生走出自身的心里陰影。當今很多家庭父母都忙于工作,嚴重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因此中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任教師承擔了很多。班主任需要創造良好的德育環境,幫助中學生及時解決心理問題、樹立正確的心理思想,促進班級的德育建設。
(四)在集體活動中提高初中生的團隊意識
在教育中,班主任需要將以往純書本理論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相結合,多開展一些集體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能提高初中生的團結意識。在活動中,初中生表現出優勢,可以讓班級同學更好地認識他,建立自信,克服孤獨。在進行集體活動時,班主任是領導者,學生還是活動的主體。因此,班主任應該發揮他自身的主導作用,選擇活動主題、活動方案、活動經費等,將活動分為各個部分,讓初中生自主設計活動內容,完全融人班級集體活動中,提高學生的活動積極性。班主任需要轉變思路、完善制度、深度了解班級學生的情況,加以行之有效的方式來開展德育集體活動,同時匯聚學生們的智慧一起進行德育建設。
參考文獻:
[1]徐寧初中班主任實施德育的有效途徑探究[J].學周刊,2017(17):8-9.
[2]金艷茜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9):177-177.
[3]賀藝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1):3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