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苗
摘 要:就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看,小學生還未形成數學思想,難以有效地學習數學,學習興趣也不高。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尊重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和內在學習特點,以游戲化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本文討論了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策略并分析了游戲化教學的注意事項,希望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興趣
游戲化教學可明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與學習習慣。如何運用數學游戲展現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育價值,同時不偏離數學教學本身,更是受到小學數學教師關心的話題。據此,本文討論了游戲化教學模式實際的應用策略和注意事項。就小學生而言,童年這一成長階段的他們更容易受到興趣的影響,教師應起到正確引導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傳統課堂中,師生一問一答活動多,師生、生生有效活動少。而隨著“學生主體地位”的強調,越來越多的小學數學課堂已經重視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交流互動。目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為老師占有課堂時間多,每個學生主動學習時間少,老師提出問題后便急于讓學生回答,由于學生思考時間不足,無法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一問一答的提問方式,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明顯增加,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重視,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顯然不高,達不到引發悟性的目的。雖然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氛圍較之前活躍,但學生仍處于被動狀態,主動學習和思考的動力不足。數學是一個抽象化的學科,游戲的引入,能有效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對于學數學的積極性。
當前小學數學的新課教學,一般會在課堂開始時引導學生復習上一節課所學內容,只是簡單帶過,然后用兩三句話引入新知識。此引入方式并不完善,并且新舊知識存在一定的跳躍性,學生無法成體系地將所學內容聯系起來。通過數學游戲引入新課,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改變學生強行記憶知識框架的復習過程,引導學生通過游戲自主思考并建立起學習內容的知識網,有利于增加數學復習的趣味性。
二、基于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的游戲化教學策略
(一)操作型數學游戲
操作型數學游戲偏向實際動手操縱,遇到比較抽象化的知識時,老師課通過引入操作型數學游戲,將學生帶入實際情境中,化抽象為具體,從而優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教學時,首先可以借助多媒體視頻工具把生活中人們使用人民幣進行買賣的活動生動地播放出來,讓學生觀察人民幣的幣種及換算,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視頻播放完畢后,讓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并用道具版人民幣讓學生分別扮演“買文具者”和“賣文具者”進行體驗人民幣的實踐運用。分配好角色后,在講臺上進行“交易”,未參加的同學監督是否正確,提高參與度,最后給表現好的同學給予獎勵。這樣仿真的購物情境有利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學習數學知識,把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二)知識競賽型數學游戲
知識競賽型數學游戲即把數學知識當成提問題目或運用數學知識解答問題,通過答題數量、答題正確率和時間暫時判斷掌握知識的多少,緊張的環境有利于激發學生在數學知識掌握方面的競爭意識,在競爭中成長,感受數學知識學習的樂趣,使學生更樂于學習數學。
例如在加減乘除教學結束后,可以課上開展“算術競賽”的活動,參賽同學分成兩隊站在講臺兩側,采用一人一題的方式輪流答題,老師隨機出100以內的加減乘除運算,先答對的隊伍加一分,幾輪之后,統計兩隊總得分,然后未參加的同學可對參賽同學進行隨機提問,選出全場最佳計算能手進行獎勵。這樣能檢測同學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能調動同學的熱情,增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上臺參與競賽,也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老師可根據所學知識的種類,靈活設計混合多種知識點考查的知識競賽型數學游戲,綜合考查并復習多種數學知識,達到成體系的復習效果。
三、小學數學游戲的注意事項
(一)明確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游戲化策略雖是在教學中添加了游戲,但仍以教學為主要目的。如果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容易導致游戲與數學教學內容過于偏離,使學生樂于游戲而并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更會影響教學效率。因此小學數學游戲的設計與展開應該符合小學數學教學目標,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利于掌握數學知識。
(二)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數學游戲引入課堂能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數學游戲中有效學習數學知識。老師應注重游戲對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啟發作用,引導學生主動通過數學游戲學習知識。在數學游戲進行過程中,老師應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數學思維去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讓學生發現數學知識的妙用,發揮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三)權衡游戲尺度
基于小學生學習特點和教學內容的游戲化教學是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手段,對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緩解學習壓力以及調動課堂氛圍都有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將學生對玩樂的興趣轉移到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上。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最難把握的就是游戲化教學的“度”,如果教學秩序控制得不好,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甚至會造成課堂混亂。因此,老師應不斷優化數學游戲,確保方案可行后再實施,才能從實際上提高小學數學游戲的教學效率。
結束語:
根據分析可知,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理引入,有利于實現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游戲化教學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傳授,相較于直接的知識灌輸更能使學生接受,也更能促進學生的思考。而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通過親身參與,還能調動身體各個感官,手腦并用,實現思維與能力的全面發展。小學數學老師應把握好尺度,靈活在教學中穿插數學游戲,選擇高效的數學游戲形式。
參考文獻:
[1]史麗艷.基于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的游戲化教學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7(27):245-246.
[2]譚美林.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142.
[3]吳小菊.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