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躍北
摘? 要:《初中化學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具有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等素養。根據教師對化學實驗特征的分析,發現通過實驗的展開與實踐,能讓學生在反復的體驗中形成上述素養。所以透過化學實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是重中之重。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實驗;核心素養;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1-0100-02
核心素養并不是一種教學內容,而是一種基礎能力、基礎認知、基礎思維形式。化學核心素養是初中生在今后的化學學習中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也是他們立足生活的一種資本。在培養初中生化學核心素養期間,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體會到化學的魅力和神奇之處。實驗作為一種展現化學知識原理,呈現化學現象的實踐形式,它可以有效抓住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的操作積極性,讓學生在觀看、實踐中充分感受到學習化學的快樂。長此以往,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化學思維的形成,繼而促進他們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1.利用演示實驗,增強學生興趣
初中化學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可以認知物質的運動、變化條件,可以從內因與外因、量變與質變等方面全面地分析物質的化學變化,關注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轉化特征。但是初中生能力局限,在缺乏時間體驗的牽引時,他們很難從概念層次深刻了解化學知識。利用演示實驗,可以有效解決該問題。以“生石灰和水反應”的實驗為例:在展開演示實驗之前,教師首先準備了實驗所需的素材,分別包括了玻璃杯、適量的清水、生雞蛋、生石灰等,然后展開情境演示實驗。在教師操作期間,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思維意識,教師還會順帶提出一些問題,如“實驗期間,玻璃杯的上面出現了哪些變化?”、“這期間雞蛋又發生了什么變化?”。這時,不要求學生百分百答對,目的在于啟發他們思考,引導他們對新課知識點予以利用。在取出實驗反應后的澄清液體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猜測“朝里面吹氣會有什么現象?”,并在演示之后要求學生思考“實驗中形成的澄清液體具有哪些成分”。由此一來,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了化學實驗的神奇和樂趣,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讓他們在分析和總結中形成了完整的認知結構。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參與演示實驗的時候經常會提出五花八門的問題,這時教師要針對具體的問題進行耐心作答,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由此持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探究,培養學生能力
培養初中生化學核心素養,旨在培養他們發現和提出化學問題的意識,讓他們可以根據具體的探究目的設計出合理的實驗方法,并完成操作。再在總結實驗過程和反思實驗過程的基礎上形成遵從現實、遵從科學的意識認知,繼而逐漸形成具有獨立思考的和敢于創新的精神品格。
(1)組成合作小組,制定實驗方案。在引導學生展開探究實驗之初,教師首先要組成合理的合作小組。學生個體能力有限,而化學實驗并非兒戲,大部分學生個體在進行試驗的時候極易遺落許多重點細節,甚至遇到了問題都沒能及時注意。組成合作小組,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探究實驗的效率,一方面可以讓他們在操作中集思廣益、取長補短。長此以往,可以有效增強學生數學實踐能力和團隊意識。在具體實踐中,教師可以將三人劃分為一個小組,其中包括了優等生、中等生與后進生各一名。這種安排方法確保了各個合作小組能力的平均性,便于競爭類活動的隨時展開。而且,因為三名成員各司其職,所以均有參與操作的機會,這便滿足了化學實驗過程中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兼顧性與全面性需求。
實驗方案的制定由合作學習小組一同承擔,如果在設計方案的時候存在內部矛盾,可以由小組長統一協商,選擇最為合理的實驗步驟。這樣可以有效節省所要利用的時間,而且可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索欲。例如,“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合作小組選擇的是相對常規的實驗方法,也即是利用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以此讓容器內形成負壓,再打開止水夾,觀察水是否進入容器內部。其中,水流入容器中的量可以初略判定為空氣中含有的氧的成分的體積。這種探究方法代入性強,而且操作簡單,對于初中生而言無比適用。當然,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教師還可以鼓勵他們思考“是否還有其它實驗方法可以完成該實驗?”,隨后利用電教設備索引相關資源,查找符合初中生能力水平的實驗資源,借此拓展他們的認知視野。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實驗步驟,開展探究實驗期間,教師還要求學生注意是否存在操作不當的行為,以及該如何糾正實驗期間的一些錯誤行為。
(2)提出疑難問題,點燃問題意識。問題意識的培養是促進初中生化學核心素養提升的關鍵所在,也是開展探究實驗期間教師所要側重的一個環節。眾所周知,初中生能力水平有限,他們在自主制定探究實驗方案,選擇實驗器材,記錄實驗報告的時候,往往會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但由于缺乏經驗,因此他們很難捕捉到該問題。甚至在小組合作的前提下,依然會有多數學生存在亟需解決的漏洞。所以在引導學生探究期間,教師也要善于挖掘一些合理的問題,或者是利用點撥性的言語激發學生自身的問題意識,讓他們在反思和總結中發現更多的知識點。比如,在“過氧化氫制氧”實驗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實驗期間出現的不同現象展開分析,然后提出各自的疑問。例如,有的學生看到制氧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白煙,于是詢問“化學原理是什么?”。當學生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時,說明他們的注意力已經集中在了實驗當中。對此,教師可以采用電教設備進行輔助講解,由此加深學生對實驗原理的認知,豐富他們的認知結構。考慮到初中生容易遺忘先前學過的知識的現狀,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對實驗期間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記錄,比如,實驗項目、實驗步驟、所用器材等等,然后標注具體問題,以及解決方案。通過反復的觀察與閱讀,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能力,并給他們以后的化學學習提供科學的依據。
3.踐行延伸探索,促進學生體驗
初中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單純地通過一兩節課的實驗并不能真正地達成預期效果。因此在平日的生活和練習中,教師也要有目的地給學生提供一些延伸探索的契機,由此豐富學生的實踐體驗,從而讓他們在自主操作與自主積累中進一步形成化學思維。譬如有的人會出現胃酸的問題,這時吃一些蘇打片和蘇打粉,則會緩解胃酸的癥狀。這是基于什么原理呢?對此,學生便可以在課下時段利用酸和堿的實驗展開探索,由此幫助他們扎實掌握酸堿綜合的知識點。另外,教師也可以圍繞生活現象給學生提出一些探究性的問題,比如,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建筑內部安設了滅火器。這些泡沫滅火器的滅火原理是什么?由此讓學生聯想到“燃燒”的知識點。當然,有些實驗受到場地、具體情況的限制(注:很多實驗不適合初中生獨自操作,因為危險性很高,例如,泡沫滅火器的探究實驗)。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進行試驗展示,或者是利用電教設備給學生出示相關的演示視頻。這種指導方法既能讓學生在視覺上形成良好的認知體驗,還能達成良好的課后練習效果。隨著學生反復經歷化學實驗體驗,他們形成了科學的經驗,這給他們以后的化學學習鋪墊了堅實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初中生初次接觸化學知識,他們在實驗的時候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對此教師要用客觀的態度給予對待,不能盲目要求學生做到十全十美。
總而言之,實驗作為化學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關鍵所在。為了促進學生自主意識和探究能力的循序提升,教師要嘗試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平臺,借此讓學生擁有更多實踐練習的契機,從而讓他們進一步了解物質的性質與構成,并為他們以后的化學學習鋪墊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燕.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淺談[J].才智,2019(03):15
[2]金士寶,徐美娟.基于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化學課堂實驗教學的淺析[J].才智,201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