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細輝
摘 要:基于互聯網興起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把傳統教學有點和現代多媒體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而工程教育認證和大學英語結合,旨在通過大學公共英語學習增加工科類學生的專業基礎,從而使其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文章即以此為出發點,探究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包括探析工程教育認證內涵以及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具體操作策略,以期豐富學術界關于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研究成果。
關鍵詞:工程教育認證;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
大學英語課程是學生步入社會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如果大學英語課程沒有學好,不但會影響學生終身學習的信心,也會對其今后的工作崗位適應和生存發展產生不利影響。而從另一方面來看,工程教育認證即國家針對高等教育學校開設的有關工程科類的具體的、專業的認證。工程教育認證和大學英語結合,旨在通過大學公共英語學習增加工科類學生的專業基礎,從而使其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但是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側重于灌輸式學習,工科類學生在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下很難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而基于互聯網興起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則把傳統教學有點和現代教學模式結合起來。所以,本文即以此為出發點,探究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
一、工程教育認證的理論
(一)工程教育認證的內涵
工程教育認證即國家對高等教育學校所設置的工程類教學采取的具體的、專業的認證。這種認證由所在行業協會、專家、企業家共同主持,旨在為工程類學生步入社會從事工作提供切實的教育質量支持。
現階段,工程教育認證是國際承認的工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也標志著學生獲得了國際承認的工科類從業資格證。而從我國目前現狀來看,工程教育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教育認證即保證工科類學生畢業時達到國際行內認定的教育培養標準。我國大學經過工程教育認證的專業要求為:設立專業的課程系統、專業化的教師團隊支持、完善的基礎設施條件。而以上要求均圍繞學生畢業后獲得的能力是否達到標準這一核心。所以,我國大學在改革的過程中持續推進其課程、教學、文化體系改革,以保證我國大學工程教育認證方面的教育活力。
(二)工程教育認證的起源和發展
工程教育認證發端于近代美國,在歷經了一個世紀的發展后,這種認證制度儼然成為了全球各個國家大學實施工程教育的必要條件。在上個世紀末,我國大學工程建設面臨著空前的機會,在這種背景下很多學者開始在我國實施工程教育認證制度,并獲得了累累碩果。1992年,工程教育認證在我國大學土建類專業中開始實施,贏得學者們的認可。2013年因為科研成果異常出眾,我國成功加入到《華盛頓協議》中,而《華盛頓協議》恰恰是全球范圍內認可度最高的教育認證機構。可以說,現階段我國的工程項目迅猛發展,這促使我國政府非常重視對大學工程類專業人才的培養。而為了盡快與國際接軌,我國正在努力推進大學工程教育改革。
可以說,我國絕大多數大學的王牌專業已經成為工程教育。而工程教育認證即在培養工科類學生時,為了讓這些學生在經過學校學習后可以達到行業執業標準而采取的一種審核制度。為了完成工程教育認證,大學必須要嚴格選拔專業教師、完善課程安排、完善基礎辦學設施,確保工程教育認證的順利進行。
(三)工程教育認證推動大學教育變革
工程教育認證促使大學必須接受國際教育認證方法,而這必然會導致大學教育發生變革。具體來說,這種變革主要體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第一,通過國家工程教育認證之后,大學教學質量將節節攀升。例如,我國工程教育認證已接軌《華盛頓協議》,這表示我國工程教育已獲取國際認可,符合國際質量規定,而這不但提高了我國大學辦學的聲譽,也有利于國家對高校工程類專業教學資助傾斜,從而有助于大學改善教學條件,提升教師的教學素質。
第二,通過國家工程教育認證,可提高大學工程專業教學與企業工作的交融度,方便大學對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學生實踐的整合。除此之外,也可以加強政府對大學的整體把控力,提高學生在教學中的實踐能力,從而持續完善學校在工程教學方面的課程系統。
第三,通過國家工程教育認證,也能進一步提高我國大學工程教育方面的師資力量和競爭力。正如前文所述,我國工程教育和國際接軌,這也可以增進我國工程教育教學和國際其它國家該方面的教學交流,這對于提高我國工程師方面的專業技能,推動我國高校教育變革無疑有巨大的幫助。
二、基于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具體探析
(一)英語基礎教學——線上線下內容整合
在英語基礎教學中,教師應把傳統教學模式和現代多媒體教學模式統一起來,將課堂內容通過多媒體的形式整合。例如,學生可以先在課堂上聽課40%,剩下的60%時間登陸清華教育在線平臺,這一平臺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和應用教育技術建構的集教育資源、教學管理、教學評價為一身的綜合性網絡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大學生可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學習工程教育相關的英語視頻、音頻資料,查詢拓展性的教育資源。這樣做有助于工科類的大學生更廣泛地接觸英語類的工科材料,有助于拓展大學生的視野。
(二)增加師生互動
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師生互動課堂模式構建。為了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增加師生互動:一是錄制工科類的微課視頻,微課視頻長度大約在10分鐘,其目的是讓學生快速了解工科類所涉及的英語主題、英語語言、英語文化常識。在錄制微課視頻時,英語教師應積極搜找地道的工科類英語資料,其內容包括新聞報道、英美文學、科技前沿等有聲的英語材料。二是增加趣味性的課堂互動方式,包括小組合作展示、角色扮演、小組競賽等,教師應通過不同的互動方式鼓勵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通過語言交互的方式把接受的英語知識轉變為英語交流產出知識。可以看出,相比于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基于工程教育認證下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更注重動態性和實踐應用性以及講究課堂的流動性。
(三)擴展英語工程教育類實踐內容
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需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進行變革,其中最重要的即緊跟時代步伐,讓學生在學校便了解有關現階段工程教育類的相關內容。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國大學相關領導應采用下列方式:一是在教學實踐中應加強對英語工程教育類實踐內容的考核,可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考核并按照結果相應整合混合式教學的內容,通過整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接受度。例如,大學英語評價方式可使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式評價,形成性評價可通過學生課堂答疑、討論、瀏覽工科類課程資料次數定量評價,而期末考試以及學生實踐參與度和討論貢獻度可納入終結式評價。通過多樣的評價方式有助于增強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和學習動機。二是在講解完一段時間的英語工程教育類實踐內容后,大學應主動與企業聯系,開展一些與功課基礎有關的英語課外活動,鼓勵學生參與,提高學生對英語工科類實踐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英語認知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現代化的今天混合式教學是頗受大學師生歡迎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結合工程教育認證,對于工科類學生的英語學習頗有益處。在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工科類學生在學習大學英語時可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可增加工科英語的教學實踐活動,等等。可以說,通過混合式英語學習,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學生畢業時的競爭力,也提高了大學的就業率和聲譽。
參考文獻
[1] 吳桂峰,劉敏華,鄭潔,等.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的電路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7(23):75-77.
[2] 楊春霞,朱梅紅, 李小艷.“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 科教導刊, 2017(5):91-92.
[3] 王龍.以工程教育認證為導向的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模式[J].文學教育(下),2017(12):88-89.
[4] 呂潯倩.信息化背景下大學英語多元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21(2):143-145.
[5] 歐旦陽.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以貴州理工學院為例[J].海外英語,2018(14):110-111.
基金項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18年度“‘互聯網+背景下的混合式學習研究”課題《工程認證視域下混合學習模式在ESP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編號EIJYB2017-115;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2018年度課題《多模態視閾下大學英語聽說素質拓展學習體系的研究與構建》,項目編號2018GB067;2018年度湖北理工學院教學研究項目《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大學英語學習共同體模式構建研究》,項目編號2018C20;2018年度湖北理工學院教學研究項目《多元智能理論引領大學英語課程教學體系建構》,項目編號2018B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