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將對創造性思維的定義、作用進行簡單闡述,并分別從求異思維、個性化思維、辯證思維三個方面對舞蹈藝術活動中的創造性思維進行討論。
關鍵詞:舞蹈 藝術活動 創造性思維
舞蹈藝術活動除基本的肢體語言之外,還需要舞者融入情感、藝術感知等多種元素。對于舞者而言,藝術創造能力主要由其情感、想象力以及思維的豐富程度所決定。靈活、開放的創造性思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舞者藝術表現力的完美發揮?;诖?,本文對舞蹈藝術活動中的創造性思維進行研究。
一、創造性思維概述
(一)創造性思維的定義
所謂創造性思維是指富有一定開創性的思維活動,其是對人類成果、認知領域的開拓。創造性思維的出現主要建立在人類理解能力、思考能力、感知能力、聯想能力等多種能力的基礎之上,屬于一種具有求新性、探索性的心理活動。創造性思維又可理解為發散思維,其在生活中有著諸多體現,例如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層次尋找問題的答案,這便是創造性思維的體現。從某種程度上講,創造性思維屬于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互相碰撞、摩擦而形成的一種思維方式,可以將其理解為多種思維的綜合體現。
創造性思維具有擴散性、開放性的特點,其不受傳統思維的約束,靈活、廣闊且深刻,是屬于人類的一種高級思維方式。在舞蹈藝術活動當中,創新性思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是開展創新性活動的必要條件。因此,在舞蹈藝術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獨特的藝術風格。
(二)創造性思維的作用
對于舞者而言,創造性思維主要體現在所創作的舞蹈作品以及對他人舞蹈作品理解、把握等方面。同一支舞蹈由不同舞者進行表演、除會產生不同效果之外,帶給觀眾的感受也會有所不同。舞蹈是人類最早的藝術表演活動之一,最早可追溯到遠古時代,當時人們便已經學會通過舞蹈進行情感、信息的表達。舞蹈是一項對創新性要求較高的藝術活動,舞蹈教學除需要對舞者進行生理訓練之外,還需要對其進行心靈教育,通過心靈教育帶動身體訓練,進而實現對舞者舞蹈創造力的培養。
對于舞者而言,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是提高自身舞蹈表現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舞者應提高創新意識作為自身發展的重要內容,充分挖掘自身的內在潛能。
二、舞蹈藝術活動中的創造性思維
(一)求異思維
求異思維是慣性思維的對立面,是舞蹈藝術活動創造過程中,一種十分重要的思維模式。人們常常用慣性思維去思考問題、看待事物,而求異思維則是與慣性思維相反的思考形式。在實際舞蹈訓練中,不同舞者具有不同的特點,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通過求異思維進行反向推理,進而找到正確、有效、可行的教學方法。
求異思維在舞蹈藝術活動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舞蹈自身的求異思維。當遇到問題時,若通過慣性思維無法解決,則應改變思維方式,利用求異思維進行思考、反省,從而在不斷發掘、探索的過程中尋找問題的解決答案。不僅如此,在這一過程中很可能出現新的思路,這很有可能是不同內容、不同風格的雛形。第二,除需要對舞蹈自身進行求異思考之外,舞者還應該具備沿著其他舞者的慣性思維進行求異分析的能力。舞蹈是一項千變萬化的藝術活動,若一成不變地沿前人思路進行思考,則很可能會被局限于前人的藝術成果當中。因此,要求舞者對舞蹈藝術有獨特的見解,具有沿著其他舞者慣性思維進行求異分析的能力,這對舞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樣,才能夠保證舞者有屬于自己獨特的發展方向,并且在舞蹈藝術活動的創造過程中具有特色風格,進而體現出舞蹈千變萬化的特點。當然,除需要具有一定的求異思維之外,還需要舞者在實際活動、訓練當中不斷嘗試、實踐,提高自身的創新性思維。
(二)個性化思維
對于舞者而言,個性化思維是其創新性思維的核心。舞蹈屬于一項包含作品情感、自身情感的藝術活動,一支舞蹈的成功與否,除需要考量舞者的肢體語言之外,其情感表達也是考評的重中之重。在實際活動中,舞者的個性化思維能夠帶給人感官上的沖擊,舞者通過對舞蹈特殊性問題的研究與思考,能夠實現對常人慣性思維的超越,進而讓人感覺耳目一新。在進行舞蹈技巧訓練時,舞者需要重點加強對自身個性的把控能力,使自身舞姿除具有個體風格之外,還具有動態特點,使自己在舞蹈藝術活動當中能夠形成獨特風格。另外,在日常訓練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學環境、教材等資源,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設計,提高學生個性化思維能力。
現階段,個性展示是舞蹈藝術創造最為重要的內容。舞蹈藝術活動是否能將舞蹈藝術表現成功,獲得觀眾認可與舞者的自身魅力有著很大關系。因此,舞者在進行技巧訓練過程中,應該注重對于自身優點、創造性的挖掘與培養,進而提高自身的舞蹈魅力,充分展現自身個性。
(三)辯證思維
辯證思維來源于社會實踐,是人類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思維方式,更是現階段人們豐富實踐生活的重要工具。對于舞者而言,辯證思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舞者技巧的提高。換言之,在進行舞蹈藝術創造的過程中,只有對舞蹈藝術的規律有清晰、正確的認識,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在舞蹈藝術中獲得成功。舞者主要通過肢體語言的方式進行舞蹈藝術表達。在日常訓練過程中,舞者主要通過對肢體協調性、靈活性的鍛煉,實現對自身舞蹈技巧、能力的提升。另外,想要使自身舞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舞者還應該保證訓練方式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通過清晰、理性的意識引導自身進行肢體學習,這樣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舞者的藝術表現能力,挖掘自身潛力,實現舞蹈能力的有效提高。
另外,舞者在進行技巧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與分析,并探索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式。不僅如此,教師在進行舞蹈技巧教授的過程中,在分析學生問題的同時,還需要對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這樣,通過雙方思維上的辯證與統一,才能夠保證整體教學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在辯證思維的引導下,能夠幫助舞者快速找到問題的根源,進而使舞者能夠快速想到多種解決方式。
舞蹈技巧的提升需要經歷一段較為漫長的過程,只有保證做到量變,才能夠實現質變,若缺少量的積累便追求質的飛躍,其目的則很難實現。在實際訓練過程中,舞者應將自身的思維充分融入其中,做到身心合一,進而實現自身肢體的協調性、靈活性的提高,促進自身舞蹈藝術展現能力的快速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舞蹈藝術而言,創新是其不變的追求,只有通過不斷的探索、創新,才能夠保證舞蹈藝術的長足穩定發展;對于舞者而言,求異思維、個性化思維、辯證思維等創新思維方式都能成為其藝術活動的創新動力。因此,舞者應該加強自身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對創造性思維的重視,通過對不同思維方式的靈活運用,創造出更具魅力的舞蹈藝術活動。
參考文獻:
[1]蔡琳琳.基于開發幼兒創造性理念的幼兒舞蹈教學模式探究[J].藝術科技,2019(32).
[2]劉時偉.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課程教學改革思考[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4).
[3]周效儀.淺析素質教育舞蹈課例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應用[J].藝術評鑒,2019(07).
[4]繩欣.幼師舞蹈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策略分析[J].戲劇之家,2019(11).
[5]陳育燕.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區域性研究——以福建地域民間舞蹈進學前舞蹈課程為例[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9(18).
(作者簡介:桑德松保,男,大專,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中級,研究方向:舞蹈表演)(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