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紅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已經進入深層次階段,各種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應用后取得了不小的進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以高中數(shù)學為例,當前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的最顯著特點就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強調,同時越來越突出素質教育理念。在這一趨勢下,互助式教學得到了廣泛推崇和應用,成為了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新方向。鑒于此,文章針對互助式教學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中的實踐進行詳細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踐;互助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4-0115
當前社會對學生能力的重視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基礎教育階段不能只抓知識傳授,而是要兼顧能力培養(yǎng)與合理運用,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數(shù)學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不利于學生成長為綜合能力突出的實用性人才。為此,教師應以新時代教學理念為根本,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改善現(xiàn)狀。
一、當前高中數(shù)學教學問題
現(xiàn)階段,有不少高中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模式,整個課堂都圍繞教師開展,強行向學生灌輸知識而不考慮其接受情況,這種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長此以往,學生只停留在對數(shù)學知識表面的理解和掌握上,缺乏獨立思考的空間和能力,學習成效遠不如預期。除此之外,當前高中數(shù)學教學更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不足。良好的師生互動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促進課堂氛圍的活躍。而現(xiàn)有趨勢卻是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單調乏味的狀態(tài),教師只顧自己講,學生的聽課效率每況愈下,整個課堂逐漸走向僵化。
二、互助式教學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互助式教學的宗旨則是合作學習,它要求學生之間通過互相協(xié)作來促進彼此的學習和成長,實現(xiàn)取長補短的培養(yǎng)目的。同時,互助式教學特別看重學生的課堂體驗與感受,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應有的溝通與交流。因此,學生在這一氛圍下敢于表達自己,不論是提出質疑還是說出想法,都能體現(xiàn)出積極主動的學習情緒。
三、互助式教學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中的實踐策略
1.基于學生實際情況明確學習目標
實施互動式教學首先要求教師將學生置于課堂主體地位,并且對全體學生有客觀清晰的了解,基于他們的知識積累程度、學習能力、認知特點等制定精準的學習目標。如此一來,才能順利開展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快速獲取和建構知識,逐步提高他們的解題技巧、思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比如,在講到“根據數(shù)列遞推公式求通項”這一知識點時,教師要結合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教學目標。考慮到這些學生已經知曉等差、等比數(shù)列求通項的基礎知識,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就聚焦于引領學生熟練掌握高階求通項的方法,如“累加法”“累乘法”等,并針對個別學習能力突出的學生補充講解“構造法”求通項的相關技巧[1]。
2.以效率為原則組建學習小組
為確保互助式教學的順利實施,教師可考慮合理組建學習小組,其原則為讓小組內成員以最快的方式掌握知識。比如,教師根據之前的學習成績,將所有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設4名成員。其中,每個小組都要包含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且最好一名優(yōu)等生搭配一名學困生,明確師徒關系以進行“傳幫帶”。當然,教師還需從其他方面采取輔助措施,比如安排座位時,兼顧到學生的性別以及性格,營造互補的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成長空間。
3.針對學習小組設立并培養(yǎng)小組長
待分好學習小組后,教師需要設定一個成員擔任小組長,可采用讓學生自主推選的方式。然后,教師要明確小組長的職責:在課堂學習階段,小組長要組織自己組內的所有成員同時參與學習,鼓勵每一個學生都積極投入,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教師提問環(huán)節(jié),小組長應讓學困生先發(fā)言,如果該生不會回答,小組長就要提醒他學習優(yōu)等生是如何回答的;在習題訓練環(huán)節(jié),小組長要看組內成員的答題情況,督促優(yōu)等生以“小老師”的身份幫助學困生更正解題中的錯誤并進行講解,如果遇到整個小組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小組長要及時反饋給教師。在課下,小組長還要負責檢查組內“傳幫帶”是否繼續(xù)進行,優(yōu)等生有沒有幫助學困生消化課堂知識等[2]。
4.不斷提高課堂操控能力
對教師自身而言,需要持續(xù)提升,做好課堂“操控手”。為此,教師應對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認真觀察和充分了解,及時解決學生不認真參與、思想開小差或者交流不順暢等問題,引導學生有效實踐合作學習。在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很容易閃現(xiàn)思維火花,比如一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或者一個獨具特色的解題技巧等。教師應對此進行總結與適度接納,然后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與此同時,學生也很容易遇到思維受阻難以深入的情況,教師需要及時對其進行點撥,幫助他們快速正確地排除障礙。如此一來,整個合作學習的過程就會逐漸變成學生自查自糾的過程,有效提升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教師得益于靈活的課堂操控,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自己的教學負擔[3]。
5.建立科學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教師可定期組織召開小組長會議,針對組內成員的學習情況進行共同探討和評價,全面掌握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以及課后表現(xiàn)。同時,利用期中期末、年級月考甚至數(shù)學競賽等契機,評選出“進步標兵”“最佳小組領導者”等稱號,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教育水平的提升,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越來越趨向于多元化,其根本原則仍聚焦于培養(yǎng)符合現(xiàn)代化人才需求的學生。其中,互助式教學在提高學生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方面具有顯著功效,是一種貼近學生本性的民主式教育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青睞。
參考文獻:
[1]徐斐.淺談互助式教學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27):109.
[2]李德平.互助式教學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34):135-136.
[3]劉國旭.探討互助式教學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137-138.
(作者單位:山西省呂梁市交城中學03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