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知世界以及發展思維的重要途徑,“微閱讀”的出現不僅能夠轉變我國傳統語文閱讀教學的模式和理念,同時還能夠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微閱讀的內涵和特征,并深入研究如何將“微閱讀”應用于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強化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微閱讀”;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03-0097-01
【本文著錄格式】王震.“微閱讀”在初中語文寫作中的初探[J].課外語文,2020,19(03):97,99.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與寫作能力的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閱讀與寫作這兩者之間緊密相連、相輔相成。可以說,閱讀是寫作的知識積累,而寫作則是閱讀的最終目的。近些年,隨著我國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微閱讀”這種借助短文體、短消息依存的閱讀方式開始涌現,由于其自身形式活潑、內容短小的優勢逐漸被教師和學生所認可,微閱讀不僅適用于認知能力尚淺的青少年群體,還因其“海量”“便捷”的特點深入都市人的業余生活中。由此可見,在日常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把握微閱讀與寫作之間存在的良性互動關系,充分挖掘語文閱讀的作用和優勢,促進學生進行語文寫作的信心和動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
一、“微閱讀”的內涵及特征
(一)“微閱讀”的內涵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社會已經步入到了快節奏的“互聯網+”時代,各種“快餐文化”迅速崛起,追求速度而不追求內涵的社會大眾越來越傾向于“淺閱讀”“碎片化閱讀”,甚至是“讀圖”之類的閱讀形式,這些閱讀形式能夠體現無須思考、幽默風趣以及淺顯易懂的特點,十分適合當前隨時閱讀以及消遣娛樂的公眾心理,微閱讀正是在順應時代社會快節奏生活以及高效閱讀之中產生的一種新型閱讀方式。
從本質上講,“微閱讀”屬于“少食多餐”的“快餐文化”范疇,智能平板和手機的推廣及使用也成了當下閱讀的潮流,例如短小的文本內容、視頻或者圖片可以作為“微閱讀”的內容。但是在教育層面,“微閱讀”就是一種以課件為重要媒介,通過簡短文本或者圖片構成的教學內容作為載體,利用學生碎片化的學習時間指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進而使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的新型教學手段。
(二)“微閱讀”的特征
“微閱讀”這種教學手段與微課等新型網絡教學手段相似,二者是以“微”為重要核心,學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加豐富的知識,“微閱讀”在教學層面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微閱讀”課件的制作過程較為簡單,語文教師不需要具備高超的信息技術和技能,只需要有上網技能和資料匯總技能,就可以結合實際教學需求來制作微閱讀課件。第二,這種教學手段使閱讀更加便捷。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學改革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微閱讀這種教學手段要求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獲取知識,傳統的師生角色定位發生了重大的突破,教師只是作為引導者和輔助者。學生通過觀看教師制作的微閱讀課件可以有針對性地選取必要的文本知識,從而有效提升學生自主閱讀的質量。
二、將“微閱讀”滲透于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夯實基礎,厚積薄發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作文難寫、怕寫作文”是大部分中學生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困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才是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學生在語文寫作的過程中沒有東西可寫,自然也就沒有興趣,如果學生只是搜腸刮肚湊字數,自然也寫不出形式精彩、內涵豐富的文章。那么如何幫助學生突破寫作中的這一瓶頸呢?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采用“微閱讀”的教學方式,引導初中生多多閱讀、多多積累。宋代的大學士蘇軾有“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這一說法,這個論點說明了寫作吸納的材料要廣泛、多樣,積累的材料要豐富和充分。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閱讀是吸收,而寫作則是傾吐,個體傾吐是否合乎法度,很顯然與個體吸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由此可見,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充分挖掘“微閱讀”的教學優勢,吸引學生閱讀的注意力,激發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通過多讀書多積累來開闊眼界,在閱讀中積累佳詞名句和精思妙理,以此為寫作積累素材,解決“無米可炊”的寫作現象。
例如當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人物描寫的寫作時,可以先讓學生閱讀一些教師制作的“微閱讀”課件,其中有關于人物描寫優秀的作品或者文章段落,如《駱駝祥子》《背影》,其中有些段落就體現了具體的人物描寫所采用的手法和特點,如《背影》中有“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駱駝祥子》中有“他的身量與筋肉都發展到年歲前邊去;二十來的歲,他已經很大很高,雖然肢體還沒被年月鑄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經像個成人了——一個臉上身上都帶出天真淘氣的樣子的大人”。學生可以細細閱讀品味大師的描寫角度,揣摩人物的心理,模仿寫作的技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直接閱讀教師準備的微閱讀課件,自身的認知視野不僅得到了擴展,同時也積累了優秀的人物描寫寫作技巧,提升了自己的寫作水平。
(二)在閱讀中感悟,在閱讀中練寫
在新一輪教學改革背景下,嶄新的語文教材中不乏文質兼美的篇章,同時還蘊含著無窮的思想、情感以及寫作智慧。教師可以利用“微閱讀”方式指導學生結合教材的文章內容進行寫作和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比如在微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探尋文章與寫作的結合點開展作文訓練,有些課文中會有“留白”的部分,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和想象,結合創造能力進行“補白”或者“續寫”,以此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如當學生閱讀完朱自清的《春》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仿寫一篇以“秋”為主題的作文,讓學生模仿文中的修辭手法和表達形式,這樣不僅有助于促進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還能夠間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通過閱讀,歷練寫作思想
通常語言的厚度就是思想的厚度,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的思想膚淺是十分常見的現象,但是使作文的思想有厚度并非是一日之功。在“微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通過深入分析文本內容來吸取情感思想,通過多元解讀來發展學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學生已經掌握了作者莫泊桑的個人生平以及文章的基本內容,此時教師可以恰當地導入“微閱讀”素材,即“課文以主人公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變化為主題線索,并且按照盼于勒——贊于勒——見于勒——躲于勒的思路展開故事情節”,這種簡短的微閱讀材料可以使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文章的寫作思路,同時深化學生對于文章中心思想的認識,掌握必要的中心思想歸納方法,這對于學生日后的寫作也是大有益處的。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微閱讀”教學的優勢,充分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熱情,全方位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而打造一個高效的初中語文寫作課堂。
參考文獻
[1]吳益云.微閱讀視角下初中語文“悅讀”教學策略新探[J].考試周刊,2017(2).
[2]陳豐盛.微時代、微閱讀、大智慧、大受益——微閱讀時代的智慧閱讀[J].天風,2017(4).
[3]周植花.見微知著——淺議初中語文微寫作的作用[J].理論方舟,2015(12).
[4]黃曉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微寫作”實踐研究[J].中華活頁文選,2016(8).
[5]邱春杰.微閱讀時代對高校學生閱讀動機與行為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