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莉
【摘要】眾所周知,創新是民族發展、國家進步的重要動力,對于實現偉大的中華民族復興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推進作用。隨著新課程教育標準改革的普及率深入,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已經被納入到了義務教育階段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中,創新教育成為現代化教育的核心。筆者將在下文淺析基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初中化學教學策略。
【關鍵詞】興趣激發? 教學創新? 初中化學? 化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5-0196-02
一、引言
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具有科學性、想象性、操作性極強的特點,對于處于思維發展時期的初中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教師應當更新觀念,積極探索教學新方法、新思路,從而在傳授基礎化學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為社會發展提供優秀的復合型人才。
二、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科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教師應當注重良好平等師生關系的構建,為學生提供創新平臺
通常情況下,良好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良好課堂學習氛圍的形成,有利于促進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筆者認為,和諧平等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是開展初中化學創新教學的重要前提,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創新意識,教應當為學生創設無權威、批判壓迫的學習環境,從而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自我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積極思考、探索知識、發現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促進自我創新意識的激活、培養。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完善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內容:一是注重學生自主思考時間的預留。通過長期的實踐經驗所得,筆者認為教師應當多關注思維較差同學的學習狀況,積極為其創設表現機會,從而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增強其自信。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注重對學生的積極評價,不斷地肯定學生的奇思妙想并對其進行啟發。二是教師應當保持充分的耐心與細心,不能因為學生思維的緩慢制止學生思維的發散。三是教師應當做到教學相長,對學生保持寬容及肯定的態度,即使學生未能獲得思維成果,教師也應當對其進行積極的引導與鼓勵,不能對其進行刻薄的挖苦嘲諷。
(二)教師應當運用多元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新意識的培養需要教師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從而沉浸在知識的探索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最終獲得創新意識的激活與創新思維的提升。通過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教師應當在教學中運用多元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教師應當完善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內容:一是教師應當積極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古人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源于思考,思考源于疑問,教師應當重視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習的促進作用,為學生積極創設問題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其強烈求知欲望的產生。例如,筆者在物質燃燒條件一課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在講臺進行白磷和紅磷燃燒的實驗,并根據實驗現象提出相應的問題。二是教師應當重視化學史教育對于理論知識學習的促進作用,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述化學發展的小故事,向學生展示科學家崇高的情懷,從而培養學生崇敬的科學態度。三是教師應當注重科技活動的開展,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參觀相關的科技展覽,開闊學生的視野。
(三)教師應當革新課堂,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為了實現初中化學教育的現代化,科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應當打破傳統的教學僵局,革新課堂,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鉆研、勇于質疑,并提出問題,構建屬于自身的獨特的知識體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以實驗為載體,充分發揮化學實驗對于探究學習的促進作用,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總結實驗結果、改良實驗方案。例如,筆者在進行二氧化碳與水發生反應的性質的一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并根據之前所學的化學基礎知識設計實驗方案并在實驗室中進行實驗操作總結實驗結果,當實驗的石蕊試液變紅時,筆者就向學生提問其變紅的原因,學生便紛紛提出自己的假想,進行資料收集與小組探討,并通過二次實驗的方式證實自己的想法,從而總結科學的理論。筆者認為,通過實驗教學的方式,學生可以在無形中獲得科學素養的提升,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式的互動探究學習,不斷地培養自身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創新是現代發展的主旋律,創新思維是現代青年應當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為了為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初中化學教師應當不斷地更新觀念、勇于創新、革新課堂,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激活學生的創新意識,幫助學生培養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銳敏.初中化學實驗中學生問題意識與創新精神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