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摘 要:本文就中職旅游專業職業能力提升的實訓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探析,并提出提高旅游專業教學水平的思路。
關鍵詞:中職旅游專業 職業能力 實訓課堂 探析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的旅游產業也越來越發達,同時為了響應我國人才強國的策略,中職旅游專業的學生更應該加強自己的專業素質,并且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中職院校本身就是比較重視學生職業素養的院校,教師應該在進行教學時把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參與實訓的機會,除保證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水平,還要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關注學生的職業能力發展,為學生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中職旅游專業學生的現狀
1.職業理想不清晰
旅游專業是一門服務類的專業,當然也包括了很多的種類,如餐飲類、旅店類和旅行社等。中職旅游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之后對口的實習單位比較多,不管是酒店還是旅行社等都能夠進行實習。但由于旅行社的容量比較小,大多數的學生都回到酒店里進行實習。雖然酒店在一開始也比較愿意接受中職旅游專業的學生,但是時間一長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中職生在工作過程中缺乏基本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在進行服務時態度不夠端正。由于在酒店內的工作大多都是為他人服務,很多學生都不能夠很好地適應這個角色,導致在服務過程中出現一些態度上的問題,但這大多都是由于這個職業存在偏見。
2.職業道德有所欠缺
在學校,教師大多是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培養的,尤其是旅游業這類的學科,忽視了實踐對于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關鍵作用,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在日后參與實習過程中,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在一些客人提出一些問題時或是對其服務不滿意時,學生大多數都會抱怨這些客人麻煩挑剔,卻不會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甚至會認為是客人故意找茬。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與客人的關系只會更加緊張,隨之學生就會收到投訴。同時學生對于這些困難的承受能力還比較差,就可能使學生放棄這個工作甚至是這個專業。
3.職業態度不夠端正
從事服務業的學科需要學生有足夠的奉獻精神,但是由于中職院校畢業的學生年齡都普遍較小,他們的奉獻精神和敬業精神比較差,不能夠準確地體會到客人的心理和感受,尤其是服務業是一個明顯地存在一些“不公平”的職業,往往是別人在享受的時候自己卻在干一些很臟很累的工作,就會使一些學生心生怨念,覺得這項工作并不是那么令人滿意。
二、提高旅游專業教育水平的意義
1.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校對于學生的主要作用就是對其進行塑造,要利用一切資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旅游專業主要就是要使學生能夠很好地投入到服務業當中,能夠很好地適應工作環境,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就要根據旅游專業的特點進行教學,除了要傳授給學生專業的基礎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2.促進中職旅游專業的發展
現在中職院校在進行就業教育時總會遇到一些問題,不管是就業前景還是薪資待遇都是學生要思考的問題,尤其是現在國家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中職旅游專業的學生來說就業競爭壓力就更大。因此要提升中職旅游專業的教學水平,使學生能夠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為學生日后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也能夠促進學校旅游專業的發展。
三、構建基本的思路
1.突出職業能力教學
職業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更加重視學生實踐動手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更加重視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加強職業市場對于旅游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的了解,嚴格地按照市場的需求進行學生的培養,尤其是針對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培養。例如,教師在安排英語教學內容時,就應該按照旅游專業的需求進行培養;在進行語文教學時,也應該選擇一些專業性術語的教學,突破傳統的語文教學,突出旅游專業的特點。當然,在進行教學時也應該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除了要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工作,還應該根據具體的職業需求進行綜合職業素養的教學,及時根據時代的發展進行教學內容的更新,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提高自己的職業能力。
2.淡化學科之間的界限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各學科之間的界限也在逐漸淡化,教師在進行中職旅游專業的教學工作中,應該及時地按照時代的發展要求,積極地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基礎。根據旅游專業的特點,除了要進行基本的理論知識教學和相關性的實踐以外,還應該學習一些地理學、管理學以及歷史學等學科的內容,通過豐富課程的安排來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當然,要充分地利用課程資源,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對于一些不必要的或是關系不大的課程就可以不用安排學生進行學習。這一措施主要是要拓寬學生的視野,加強本專業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也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同時還能夠提高旅游專業人才的知識素養,尤其是能夠減少學科的獨立性,對于學生日后的就業發展都能夠有很大的幫助。
3.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
在進行課程安排之前,教師應該了解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不管是學生的知識水平還是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幫助學生確定自己的就業發展方向,給學生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為了能夠提高旅游專業從業的多元化,教師既要重視專業課程的培養,還應該保證課程之間結構的完整性和科學性。進行必修課程時要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遵循學科時代的發展,將基本的知識理論進行有效的整理,在選修課程中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應該把課堂的主導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選擇教學內容,對不會的內容及時鞏固,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要能夠準確地掌握旅游專業的發展方向,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四、小結
中職旅游專業的學生除了要進行基本的基礎知識理論教學以外,還應該增加學生參與實訓的機會,優化整個教育體系。教師在課堂上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要注意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弱化各學科之間的界限,提高學生學習的專業性,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工作環境,提高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王崇勇.英語教學在中職旅游專業學生職業能力提升中的作用分析[J].新東方英語,2018(4).
[2] 李德偉.中職旅游專業語文教學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8(32).
[3] 焦建紅.基于核心素養的中職旅游管理教學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18(16).
[4] 李英惠,黃軼.中職旅游英語情景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J].科學咨詢,2017(36).
[5] 盧燕.基于翻轉課堂的數車實訓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9(15).
[6] 盧春宇.論中職旅游專業的教學改革路徑[J].現代經濟信息,2019(12).
(作者單位:江陰市商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