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剛
摘 要: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對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伴隨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區中小學學生驟增,學生增長與活動場地不足的矛盾已嚴重制約大課間活動的實施,阻礙學生核心素養在學校層面的落實。為打破困境,我校圍繞“籃球”主題,創設了“千人花式籃球操”這一校本化大課間活動,本文結合實例,闡述其設計與實踐過程,以期起到參考示范的作用。
關鍵詞:校本化;大課間;核心素養;籃球操
一、實施的背景
“陽光體育大課間”實施以來,在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來,伴隨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涌入,城區中小學學生數量驟增,短期內,城區學校受占地面積、地理位置、布局等條件限制,擴容空間有限,僅靠“兩操”支撐的大課間活動形式,根本無法滿足學生運動需求。《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出,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成為新時代學生必須具備的核心素養。而學生增長與活動場地不足的矛盾已嚴重制約大課間活動的實施,直接影響學生核心素養在學校層面的落實。以我校為例:生均運動場地0.85㎡(運動場地3360㎡,學生2855人),僅達到省定標準7.5㎡/人的11.3%。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明確指出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為盤活學校現有資源,我校深入挖掘學校傳統體育優勢項目——籃球,創編了校本化大課間活動——千人花式籃球操。
二、設計思路與實施過程
(一)圍繞體育資源評估整合,力求因地制宜
場地、器材、師資是提升大課間品質,增進學生健康的三大支柱。學校必須充分發揮現有場地設施的實際功用和開發潛在功能,有創造性的發明和利用各體育資源,為大課間的開展提供硬件保證[1]。首先,我們對大課間現狀做了細致調查,發現師生們對大課間功能認識不夠,大課間活動流于形式,內容單調,評價模式陳舊,學生參與熱情不高。為此,我們重新對學校體育資源做了科學而詳細地評估:我校活動場地可分前后院兩塊,其中后院有標準操場1塊,內有5個籃球場;全校學生每人自備一個籃球,低年級學生和女生為5號球,其他為6號球;有10名專職體育教師和53名班主任,能夠為籃球操開發、編排和后期訓練提供師資保障。
(二)圍繞辦學理念精準定位,力求特色鮮明
學校在自身辦學理念的指引下將國家層面對于核心素養的要求進行校本化解讀,轉變為學校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訴求[2]。本著“科學治校、教研興校、特色強校、質量立校”的辦學理念,緊盯“健全體魄、精誠合作、積極向上”的育人目標,努力構建籃球大課間文化。選擇音樂時,把健康向上、團結協作、勇于進取的精神融入其中,《小松鼠》《健康歌》《亞洲雄風》《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四首歌曲有機結合,節奏明快,寓意深刻,既具有時代氣息,又貼合學生年齡。編排動作時除籃球基本運球、控球技術,還融入街舞、健美操等動作,彰顯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三)圍繞籃球主題精心編排,力求簡單易學
籃球操動作簡潔新穎,配合動感十足的音樂,提高學生學習和運動時的適宜性和趣味性。涉及踏步、擺球、提踵、持球前點、身體繞球、持球下蹲、左右運球、腹背、胯下繞球、傳接球、向上拋球、整理等動作。
三、收到的效果
(一)學生方面
目前,學生們能夠做到拍球節奏準確、運球動作流暢、步伐整齊劃一、技巧專業嫻熟,為普及籃球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增強了協調能力,對于全面發展身體素質,促進正常發育,增強體質,提高機體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激發了學習籃球的興趣,提升了欣賞籃球藝術魅力的水平,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感、儀式感和榮譽感,歷練了團結奮進的優良的作風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二)教師方面
從思想上、認識上對大課間活動有了全新的轉變,喚醒了自身的健康意識、運動意識,積極主動走出辦公室,和學生們一起參與到活動中來,自覺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活動,拖堂、擠占學生活動時間的現象明顯減少。
(三)學校方面
既走出了師生活動場地不足的困境,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又成為推進素質教育的突破口,以其西小特有的精神寫照和文化特性,展示了學校新的教育樣態。2018年,我校將這一校本化大課間實踐成果拍攝成記錄短片——《花式籃球操掠影》,被中國教育電視學會、中央電化教育館評為校園專題類一等獎,學校在“甘肅省快樂校園示范學校”、“甘肅省、全國全民健身先進單位”“甘肅省文明示范校園”基礎上,又被教育部確定為“青少年籃球示范校園”。更為我校贏得“小籃球,大夢想”定西賽區分賽舉辦權,我校四年級“西北小牛”、五年級“七色花”隊贏得定西賽區第一名的佳績,并代表定西市參加省級比賽,雙雙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四、結語
校本化是學校落地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關鍵。我校深挖“籃球”這一資源,尋出路、做文章、創特色,對大課間活動進行了校本化實踐探索,使學生從文化、科學與教育的視角體悟到了運動學習的真諦,升華了運動情感,提升了運動文化素養與體育學科能力[3],既破解了學生多活動場地少的困境,為學生提供核心素養發展的條件與途徑,也實實在在地推動了學校的不斷發展,其實踐過程對城區其他學校實施校本化大課間活動具有諸多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成兵.陽光體育背景下常州高級中學大課間校本化的設計與實施策略[J].運動,2011(2):69.
[2]張蕾.課程轉化的視角:校本化落實核心素養的思考與行動——以遼寧省實驗學校為例[J].現代教育管理,2018(8):125.
[3]趙富學,程傳銀,儲志東.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研究的國際經驗與啟示[J].體育學刊,201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