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睿
摘 要:眾所周知,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立足本地區乃至本校學生實際教育水平,植根于每一個學生心中。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投入其中,積極讀書、勤于思考、勇于表達,在課堂彼此思維的碰撞中實現學與思的有效融合,從而逐漸實現最終的讀寫合一。如何才能有效地實踐推廣群文閱讀,將群文閱讀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呢?基于農村孩子靦腆、不善言辭表達的教育現狀,可以通過“學生想說—鼓勵敢說—引導會說—思維碰撞—精準表達—讀寫合一”這個路徑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去實現。
關鍵詞:群文閱讀;精準表達;讀寫合一
自群文閱讀在我縣推廣實踐以來,相信廣大一線教師都會遇到如下問題:大部分學生的主動閱讀性不高,閱讀盲目被動,看似完美的課堂實則是被打磨了無數次的“成品課堂”,真實的群文閱讀課堂卻成了課中幾個口才突出的學生的獨角戲,其他學生則成了可有可無的觀眾……這些困惑讓眾多的一線語文教師頗感苦惱。眾所周知,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立足本地區乃至本校學生實際教育水平,植根于每一個學生心中。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投入其中,積極讀書、勤于思考、勇于表達,在課堂彼此思維的碰撞中實現學與思的有效融合,從而逐漸實現最終的讀寫合一。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實現推廣群文閱讀,將群文閱讀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呢?基于農村孩子靦腆、不善言辭表達的教育現狀,我覺得應該通過“學生想說—鼓勵敢說—引導會說—思維碰撞—精準表達—讀寫合一”這個路徑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去實現。
學生想說
世界上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會越分越少;而唯有一樣東西,卻越分越多,那就是——愛。老師要用真摯無私的愛去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被愛,從而油然而生地尊敬愛戴老師,正所謂“尊其師,信其道”。師生關系融洽了,學生才會去關注老師,認真聽講,從而學中思、學中悟,產生想說的興趣。反之,師生之間罅隙一旦產生,學生如果對老師有了抵觸心理,就會從此關閉自己的心扉,啟而不發,那后果就會不堪設想,教育效果就會不盡如人意。
鼓勵敢說
師生關系融洽只是其一,其二是要改變評價方式,多鼓勵少否定,始終用賞識的目光欣賞每一位孩子。不斷耐心地挖掘他們的潛能,鼓勵他們勇敢地認真地去做每一件小事,且讓孩子擁有一定的容錯權,在孩子做事時,尤其是上課發言時,允許他們表達一錯再錯,切忌體罰或諷刺挖苦,不能抹殺掉孩子上課發言的興趣。只要興趣在,只要肯發言,此時教師只要有效引導,假以時日,孩子的知識、好習慣及能力一定會讓人“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好鋼是煉出來的,不經過烈火的淬煉,不經歷磨練,不給孩子犯錯改錯的機會,孩子如何能培育成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建議各位教師,對孩子多一點耐心,特別是對想好好學卻缺乏那么一點點勇氣的孩子多給一些表達的機會,多練些時日,只要學生想說,敢說,教師適時加以點撥,學生相互推敲交流,一定能在語言切磋中水漲船高,共同提高!
引導會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會說首先課前教師要教給學生一套簡便易行、真實有效的預習方法,讓學生先觸摸文本,學會預習,養成習慣,這樣不但節省了課堂時間,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學生做到了心中有數;其次對課堂發言教師要提前提出要求,且教學中要抓住時機,適時引導訓練學生準確地說、有序地說、生動地說、文雅地說、準確地說,就是學生在表達時要針對關鍵詞把話說完整說通順,以此培養學生規范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有序地說,如果課堂上教師一味放手,讓學生質疑,定會天馬行空。導致學生發言偏題跑題,東拉西扯毫無頭緒,因此在復雜話題出現后,教師應及時梳理引導,幫助學生理清頭緒有序表達;生動地說,語言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文本,抓住教學契機,巧妙點撥,鼓勵學生美美地讀,大膽想象,進而借鑒模仿,即興講話,文章貴在真情實感,相信那一句句發自肺腑的童言童語,就是世上最美的語言,生動有趣形象,真實感人,妙不可言。真正是潤物細無聲,技法自然成。日久天長,學生自然能巧妙地駕馭語言文字;文雅地說,上課發言,不但要落落大方,而且要心態平和,彼此尊重,力求言語貼切自然而不失幽默,交流的過程輕松而美好,力求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真正的高雅和諧。
思維碰撞
群文閱讀不是戲劇表演,課堂是開放而靈動的,要想有效落實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目標,首先要保證學生的課內讀書時間,這就需要教師為課堂教學“瘦身”。簡約教學內容,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閱讀。課堂要安靜一些才好,靜下來,學生靜讀思悟,先與文本進行對話,獲得獨特的閱讀體驗和發現后,思維的火花才有機會萌芽碰撞。教師要站在課堂的中央,眼中有學生,站在學生的身后,讓學生盡可能多思考,多學習,教師只需做一個耐心的引導者,用欣賞鼓勵的語言與學生對話,輕言慢語地引導,順著學生的思維慢慢啟發孩子們質疑問難,踴躍發言,各抒己見,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尤其多讓學困生發言,同時也要鼓勵學生敢于向所謂權威觀點質疑和發問,真實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吸引學生投入學習的情境之中。學生討論后,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必要的梳理總結及點評,開展生生之間、師生之間高質量的對話,耐心引導他們從不會到逐漸學會。總之,課堂要靜一些,再靜一些,真正的思考多一些,這才是真正尊重兒童的體驗。在平等對話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共情”,有效激發學生強烈的表達沖動,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思維碰撞,使學生的知識及能力、情感與價值觀齊飛共進。
精準表達
精準表達,通俗點說,就是用三言兩語把要表達的意思或內容說清楚。簡而言之,就是表達要言簡意賅、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精準表達對教師和學生同樣重要。群文閱讀教學課堂容量大、議題唯一,只有老師精準表達,才能有效引領學生圍繞議題展開教學,顯示出教師超強的課堂駕馭能力,才能有效落實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力求做到教學目標簡明扼要,教學過程清晰明了,教學內容凝練、集中,教師語言精準雅致,和孩子共情,認真地傾聽,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看問題,陪伴在孩子的身邊,一定要給學生如沐春風之感,讓學生在輕松美好的氛圍中產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綻放靈性的思維與光彩。
學生的精準表達必須做到五點:(1)要點燃孩子心中的希望,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使孩子克服心理障礙,有感而發,勇于表達。(2)學生要有一定的閱讀量,豐厚的積累,這樣學生在作答時才能快速地過電影般地從自己腦海中巨大的積累庫中準確地捕捉到自己想要的詞句,為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做鋪墊。(3)要做到用心傾聽,只有用心傾聽,學生才能敏銳地捕捉到老師或同學問題中的關鍵詞和關鍵要素,才有可能做出準確的回答。(4)學生在表達時要做到條理清楚、言簡意賅。條理清楚,就是學生在表達的時候要清楚自己先說什么,接著說什么,然后說什么,最后說什么。表達思路要清晰,讓人一聽就明白想要表達什么。言簡意賅,就是說表達的時候概括性要強,要有針對性地用概括性強的詞句來表達自己想要的意思,比如我們在概括記敘文的主要內容時,可以抓住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或時間、地點、人物、發生、發展和高潮)這六個要素,概括出記敘文的主要內容。要培養學生三言兩語就把話說清楚的能力。簡而言之,要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表達技巧。(5)表達要有真情實感,這樣在同學們的交流中易于與他人產生共情、共鳴,從而達成共識。
讀寫合一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第八條指出:“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由此可見,語文學習就是通過以讀為主的學習過程,最終達成培養學生學會習作的學習目的,群文閱讀也不例外,其終極目的是要實現讀寫合一,任何形式的讀都是為了讓學生學會習作。
群文閱讀的讀和普通的單篇精講課文的讀略有不同。單篇精講課文基本都以“細讀、品讀、感悟”為主,字、詞、句、篇,面面俱到,凡是牽扯到的作者、體裁、寫作方法、修辭手法等,都要讀一讀,讀得多,讀得細。相比之下,群文閱讀課堂容量大,每節課至少要選三篇文章,每組文章只圍繞一個議題展開教學,這就決定了群文閱讀課堂教學必須以“粗讀、跳讀、品讀”為主,以高年級群文閱讀為例,學生上了高年級,此時已經有了豐厚的閱讀量,且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所以學生在拿到多篇文本的時候,首先,快速地瀏覽(粗讀)文章了解選文的大概內容,用極短的時間學會選文中的生字新詞,然后根據教師的提問,采用跳讀的方式,直奔與教師問題相對應的段落和重點句子,抓住重點部分通過品讀圍繞議題展開學習。當然,群文閱讀的課堂學生思維的火花和風采依然要通過學生有聲有色、有情有味、有光有彩的朗讀來實現。
書讀通了、讀順了、讀懂了,就該借鑒例文學著創作了。群文閱讀每一組選文都是教師深思熟慮、千挑萬選出來的,每一篇都是學生學習習作最好的范文。當然,和語文統編教材相同的是,群文閱讀習作教學也分階段進行。比如:三年級統編教材習作注重片段練習,讓學生學習“圍繞一個意思表達清楚”。六年級習作則注重審題、立意、布局謀篇的能力的訓練。如何使群文閱讀習作教學實施落地有聲,我覺得可從以下幾步進行:
(一)提前制訂習作施教計劃
執教者可提前進行規劃,對小學階段不同體裁、題材的文章加以分析、歸納、總結,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薄弱點,有選擇性地制訂群文閱讀施教計劃。
(二)妙用思維導圖分類指導
群文閱讀的議題可以有很多,但每組選文只有一個議題,因而課堂思路比較明晰,妙用思維導圖能化繁為簡,幫助我們打開習作思路,梳理結構,表情達意,實現習作的審題、立意、謀篇布局。
(三)利用圖表對比評析指導
這個主要用于學生通過比較例文中部分片段,了解例文的表達特點。
(四)課中即興創作課后完善
課中一定要給學生留即興創作的時間,學生才能及時捕捉創作的靈感,寫出真正打動人心的文字。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所以課后的修改及點評就顯得尤為重要。
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并不止上述這四種,只要能使其成為學生習作創作階段的重要指引,實現課堂精準高效,促使習作循序漸進,老師就可以大膽實踐并推廣。
參考文獻:
[1]胡松濤.主動融入課改,建構特色課程:“群文閱讀”推廣實施策略初探[J].四川教育,2015(5):23-24.
[2]劉暉.小學高段名家名篇群文閱讀的實施策略初探[J]. 教育科學論壇,2019(8):43-46.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小學高年級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9]GHB061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