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勇
摘 要:新時期教育事業的發展,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拓展創造性思維,塑造具有創新能力的綜合性人才。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數學是邏輯性和思考性極強的學科,其中的邏輯思維能力正是打造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基礎,因此利用數學教學來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既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又可以提升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效率。小學六年級正是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節點,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足夠的學習自控能力和思辨能力,掌握最基本的數學知識,能夠為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保障。同時,此階段學生即將晉升中學,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更高效地掌握初中數學知識,樹立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
數學思維能力是人們在從事數學活動時所必需的各種思維能力的綜合,包括會觀察、實驗、比較、猜想、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會用歸納、演繹和類比進行推理,會合乎邏輯地、準確地闡述自己的思想和觀點,能運用數學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數學關系,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而創造性思維能力主要培養學生在數學思維的基礎上,發現新事物,尋找新規律和利用新方法解決面對的新問題。整個過程需要教師采用新的教學模式,跳出教條主義,鼓勵學生進行不斷探索。
一、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存在的障礙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存在諸多問題,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邊教邊學邊解決。
1.教師創造性思維固化,難以提供創造性性指導
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師,大多接受的是傳統的教條主義教學方式,因此其身上存在傳統教育的缺點。在鼓勵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在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指導和教育經驗下,難以對學生展開全面知識教育和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數學教學,除了要求學生開闊學習思維,勇于探索和思考外,對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師亦同屬挑戰,要求教師自身必須具備一定的創造性思維,并且在教育過程中,不斷進行再創造性與再學習,除了需要教師會教懂教,還需要在教中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
2.學生的知識層面低,教師難以保證能力掌握程度
創造性思維具有主觀性,思維拓展的程度不到,與教師的教學水平有關,還與學生本身的思考能力、學習自主性和智力開發有關。因此,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開展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時,教師難以在前期預估學生的能力掌握程度,對學生后期對能力的實際應用情況也難以監測。小學六年級學生雖然掌握了基礎層面知識,但是對高級公式依然不甚了解,數學公式作為解決數學問題和探索新的數學解決辦法的重要工具,未完全掌握數學公式,將會制約學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延伸[1]。
3.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進行成本投入
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超出小學數學教學規定的基本范疇,卻對學生日后數學學習具有莫大裨益。在小學數學創造性思維拓展過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對學生進行引導。目前教學資源緊缺,課班平均學生數量超過40人,單位數學老師缺乏足夠精力和時間對每個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每個學生的生活背景、智力情況和數學知識掌握程度存在差異,在教學過程中,必然存在能力掌握高低問題。對創造性思維能力掌握低的學生進行補充教學,也是教師在整個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和重大挑戰。
二、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意義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需要學生樹立正確的創造性思維,端正知識創新的態度。在小學六年級階段的數學教學中,開展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對學生日后的數學成績和技能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1.能夠在創造性思維培養過程中深入理解理論知識
俗話有云,溫故知新。進行數學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前提,是對數學基礎理論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和熟練的掌握。在拓展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學生會不斷思考曾經所學的理論知識,并且對知識架構進行重組,尋找重新利用和知識創造性的可能性,這一過程是有效的復習手段,能對所學知識反復思考,不斷加深對基礎知識的記憶。
2.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為中學學習打下基礎
小學六年級學生準備晉升中學,該階段的學習習慣培養,直接影響到學生中學的學習成績。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其中包含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對問題需要主動尋找答案,對未知知識抱有不斷探尋的心態,提升對學習的興趣和渴望,為中學的學習打下基礎。新時期教育對學生創新創造性能力培養有明確要求,因此在中學乃至大學,對學生創新創造性能力的教學將會不斷深入,從小養成創造性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日后應對各種學習挑戰,成為高素質專業人才[2]。
3.能夠促進現代教育的發展,提升教師教育水平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不但是學生的學習挑戰,也是教師的教育挑戰。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出現,要求教師不斷進步,提升教學技能和專業文化知識,只有教師自身掌握創造性思維能力,才能為學生提供專業清晰的指導。教師在探索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過程中,會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手段,提升創造性思維教育的經驗,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進行有效創新。小學數學教師作為數學教育中的精英群體之一,其對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方式的系統化和自身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專業化,將會直接影響到國家整體教育水平。
三、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
對小學六年級學生數學教學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需要有系統性的策略支撐,以指導教師的教學步驟。策略的制定需要根據課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夠確保系列性的教學手段能夠逐步提升學生對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掌握。
1.將抽象知識轉變成具象知識,加深學生的理解
小學六年級學生的思維方式簡單直接,對抽象的概念和理論知識思維能力低,在學習抽象知識時,容易由于思路混亂和知識點缺失不全導致陷入誤區,對知識錯誤運用。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抽象的概念轉變為具象的實物,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簡化知識運用的手續,利用實物對知識進行直觀感知。例如在教學角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借用三角形和五角形來加深學生對角的理解,通過多種不同實物演示的方式,讓學生對“角”產生更多的思考,使學生主動思考問題,提升思維能力[3]。
2.新舊知識點結合,培養學生的系統性思維能力
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有多樣性,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學會在固定的解決辦法基礎上,尋找更多新的解決方法。在新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某數學問題利用新知識尋找解決方法,并且聯系舊知識點,利用舊知識點制定第二解決方案,讓學生在兩種解決方案中尋找共同點和不同點,并且獲得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樂趣,以尋找更多解決方法為榮。新舊知識的相互聯系,可以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了解,對舊知識進行復習,是全面提升學生數學成績的方法。
3.設計提問環節,引導學生拓展思維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能力掌握程度來設計提問環節,通過提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專注度和引導學生的邏輯思維方向。在提問過程中,為了提升學生對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興趣,教師需要控制提問的難度,在學生回答正確時需要給予相應的鼓勵,而學生回答錯誤時,也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支持。同時,可以設立競賽機制,回答正確一次可獎勵一朵紅花,最終紅花最多的學生成為冠軍,以此提升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設計專門的問題,并在課堂上逐步調整其學習自信心和傳導正確的數學知識。
4.重視教學素材的例題演練,插入相似性進階訓練
對課本素材的例題,教師需要進行認真講解,例如“看誰算得快”等例題,需要學生進行試練。課本例題是課本素材編制過程中,經過深思研究才引入的,是知識點系統化學習的一環。在學生掌握課本基礎例題后,教師可以安排相似的題目對學生進行加強訓練,問題難度可以有所提升,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5.加強對公式的逆向思維能力,用逆向思維拓展創造性思維
教師需要衡量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學生熟練掌握數學公式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采用逆向推導的方式讓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入學習。相當一部分學生習慣于從左到右地運用公式和常規的正向思考,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經常對學生進行逆向應用公式和逆向思維的訓練,克服思維定式的消極影響,引導學生進行與習慣性思維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主張學生對數學公式進行靈活運用[4]。
6.提倡學生發散思維,尊重學生的疑問和解決方法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缺乏對學生疑問的重視程度,當教師覺得學生提出的疑問非本次教育課題重點時,會直接跳過或要求留待課后解決,實際上這些疑問可能是學生創造性思維延伸出的疑問,而教師的做法則扼殺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自我培養。同時,對學生采用的復雜的解決方法,教師會及時糾正,并要求所有學生采用統一且簡單的解答方式,這也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當前,越來越多學校在小學六年級開始在數學教學中引入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環節,并且取得良好的成效,隨著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普及化,未來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將會日漸專業和豐富。
參考文獻:
[1]田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7(4).
[2]黃德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7(5).
[3]許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科學中國人,2015(12Z).
[4]楊娜.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7(5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