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進
摘 要:在數學學習中,解題是極其重要的內容之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要緊密結合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常見的錯誤,積極開展解題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解題能力;培養對策
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學科,解題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數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是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解題訓練,不外乎兩種方式:一是死記硬背;二是題海戰術。所謂死記硬背,即學生機械地記憶相關公式、定律;而題海戰術,則是教師慣用的解題訓練方式,讓學生通過大量做題,從中獲取解題的經驗和方法。筆者認為:無論是死記硬背還是題海戰術,都是不可取的教學模式。基于教育改革的需要,高中數學教師在開展解題訓練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方式方法,變“事倍功半”為“事半功倍”,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實現學生解題能力的全面提升。
1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重要性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至關重要:一方面,數學作為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解題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數學的教學中強化對學生的解題能力培養,有助于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習的理論知識解答現實的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和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在訓練學生解題時存在不少問題,如題海戰術的訓練模式,往往讓學生苦不堪言,也不利于取得好的學習效果,長期的題海戰術,還容易讓學生產生定勢思維,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基于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解題的方法和技巧,改變過去長期題海戰術的訓練模式,有助于實現教學的改革和創新,促進高中數學教學改革。
2 高中學生數學解題常見的錯誤類型
筆者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發現:學生在數學解題的過程中,常見的錯誤類型是多元化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粗心大意,審題錯誤。審題是解題過程中極其關鍵的環節,如果學生在數學審題的過程中粗心大意,沒有深入理解題意,把握題目的內涵和方向,那在解題的過程中,學生往往因為理解的錯誤而導致解題錯誤。可以說:粗心大意是導致高中學生解題錯誤常見的原因,也是影響學生數學解題能力提升的原因。
二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夠透徹。解題,是建立在堅實的基礎知識之上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要想不斷提升自身的解題能力,需要靈活地理解和把握數學理論知識,方能取得好的解題效果。而筆者在數學教學中發現: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由于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導致學生在數學解題的過程中,不能靈活運用理論知識,最終影響了解題效率的提升。
三是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欠佳。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解題,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如學生應當有舉一反三的思維能力、有逆向思維能力等。而在數學解題的過程中,部分學生由于數學思維能力低下,導致在解題的過程中缺乏靈活性,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嚴重影響了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提升。
3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對策
3.1 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夯實解題基礎
審題是解題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過程中,應當緊密結合學生在數學審題過程中常見的錯誤,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審題習慣,如認真、細致讀題的習慣,多角度、全方位把握題目中數量關系的習慣等,唯有認真、細致審題,方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首先,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要善于捕捉關鍵詞。例如,判斷y=x3在[1,3]上的奇偶性。該題中,學生需要把握的關鍵詞就是:所要判斷的奇偶數是針對哪個未知數而言的,同時需要判斷定義域的取值范圍,任何一步出錯,都有可能讓學生解題錯誤。其次,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要深入挖掘題目中蘊含的隱藏條件。很多數學題,有“機關”,有“陷阱”,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要善于挖掘題目的真實內容,避免誤入“陷阱”。總而言之,學生在數學審題的過程中,應當有耐心、有細心,切不可急躁,而應當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為全面提高解題能力奠定基礎。
3.2 培養解題思路、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尤其是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在學習的過程中,方法和技巧、遠比知識的獲取更加重要。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對學生解題思路、方法的培養,為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奠定基礎。首先,引導學生構建完善的、靈活的知識體系。堅實的數學基礎知識,是學生解題的基礎。高中數學教師在指導學生解題的過程中,應當深刻認識到;學生深入掌握相關的數學概念、公式等,有助于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靈活運用知識,提高解題能力,如在學習“基本初等函數”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對比法,讓學生對指數、對數以及冪函數的概念、公式等進行對比,通過對比,深入把握相關知識,為提高解題能力奠定基礎;其次,教師在解題訓練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解題的思路,讓學生掌握解題的方法,如一題多解題目的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讓學生的解題思維更加靈活,提高解題的能力。
3.3 巧用數學錯題集,引導解題反思
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反思是極其關鍵的一個環節。懂得反思,方能深入認識錯誤,從而有效地防止“一錯再錯”的現象出現。筆者在指導學生數學解題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將典型的題目、易錯的題目等制作成為“錯題集”,同時,教師也結合學生普遍容易出錯的題目建立錯題集,引導學生進行解題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解題能力。
綜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解題過程中常見的錯誤類型,積極開展針對性的解題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顯寶.淺談高中數學解題思路以及解題能力的訓練[J].新課程(下),2017(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