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摘要】文化意識是新課標下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題中之義,是提升學生英語知識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的重要基礎,加強其專項培養研討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立足于核心素養培養背景,從培養初中生的英語文化意識出發,重點就如何有效開展初中英語教學進行了深入探索。
【關鍵詞】初中英語;文化意識;培養策略
隨著新一輪課改的深入,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指導各門課程內容、教學方式方法與模式革新的一個核心教育理念。其中文化意識是初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之一,旨在促使對英語文化知識形成深刻認知,有效促進英語文化思維的發展,尤其是有利于全面提升初中生的英語文化理解力和閱讀能力。基此,如何才能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地滲透文化意識培養理念是當前值得深入探討的一個重要教育課題。
一、立足英語課程教材,滲透英語文化意識
為了有效地培養初中生的英語文化素養,教師必須要注意首先立足于英語課程教材,深入挖掘其中關于英語文化知識的教學素材,確保可以使學生在學習英語課程教材中的知識期間讓他們接受其中英語文化知識與思想的熏陶,這樣更有利深化他們對所學英語文化知識的理解與認識。
例如,為學生滲透英語詞匯方面的知識,不斷豐富學生自身的英語詞匯知識,夯實他們學習英語文化知識的基礎。針對英語詞匯而言,其除了本身的一些固有意義與含義之外,一般也包含著一些特定條件下使用的引申或拓展性含義,其中就充分展現出了漢語與母語文化中文化的差異性,尤其是意識形態與思想層面上文化的差異性是學生深入理解與掌握所學英語文化知識的重要基礎,所以教師在平時結合英語課程教材為學生講解英語詞匯知識的過程中,重點為學生介紹各種英語詞匯知識在西方文化中特定的延伸或拓展含義,可以使他們在學習英語詞匯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切實了解和掌握不同英語詞匯知識在不同英語背景或文化語言環境中的具體含義、意義與作用,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知識的效果。比如,針對“bl ack cat”這一英語詞組而言,其除了“黑貓”這一基本中文含義之外,在西方文化中也常常會代表“靈異的、不幸運、不詳”等一些引申性含義;“l ucky dog”不可以直接翻譯成“幸運的狗”這一含義,而應該正確地翻譯成“幸運兒”,如果不進行綜合考慮與分析,就容易因為錯誤理解而產生歧義。此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在平時閱讀課外英語閱讀文本的過程中自行歸納和總結相關英語詞匯引申含義的英語詞語,借助這種詞匯知識教學活動可以逐步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意識。
二、優化英語教學模式,滲透英語文化意識
可以有效促進初中生英語文化意識的形成,必須要重點加強語言教學,所以在平時開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意遵從一些基本的英語語言教學要求與目標,對英語教學模式及其融入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進行持續改進與優化,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初中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基此,在平時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期間,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基本英語文化知識的學習,尤其是要高度重視英語語法、英語詞匯和英語句法等相關英語知識的學習,同時還要注意為英語交際活動的開展創設良好的交際環境以及具體的實踐活動機會,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深入參與英語語言表達與溝通交流的實踐活動,也更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例如,在平時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說”、“演”和“唱”等一些初中生感興趣的英語文化知識滲透策略,引導學生可以從多角度、多層面學習和了解英語文化知識,使他們可以對其中包含的英語文化內涵與意義形成深刻認識,有效提升了他們學習英語文化知識的效果。比如,可以結合英語課程教學內容與目標,靈活地運用角色扮演、討論活動、辯論賽、朗誦活動或者舉辦par t y等多種英語文化滲透方式,引導他們可以切實體會和感受這些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文化風俗與習慣,如可以掌握這些國家中正式與非正式的英語表達方式,行為舉止、生活習慣等,這樣可以逐步豐富學生的英語文化內涵。比如,在中國母語的習慣性表達中,常常會在見面的時候說“吃了嗎?”這種習慣表達方式,但是在西方國家中則會習慣于應用“How do you do”等一些固定表達方式,這充分反映出不同的英語詞匯知識與短語知識等在不同英語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含義,甚至會出現英語文化含義完全相反的情況,如果不加注意反而可能會鬧出笑話或引發嚴重的沖突問題,如西方國家的人在日常表達中不會相互詢問彼此的工作、工資或者年齡等一些個人隱私問題,而更加傾向于交談一些天氣方面的知識。此外,在為學生創設英語語言環境氛圍期間,要注意綜合考慮英語語言環境氛圍構建的適宜性,確保英語文化背景知識中包含著豐富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等語言材料,這樣才能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學習和應用能力。
三、豐富英語文化活動,滲透英語文化意識
英語文化意識必須要注意結合初中生學習英語文化知識的相關需求與現況,立足于初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以及英語課程教學的目標和要求,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式各樣的英語文化活動,確保可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機地滲透英語文化知識。特別是英語文化活動期間,要注重立足于激發學生參與英語文化活動的興趣,增加英語文化活動的生動性、趣味性與有效性,可以最大程度發揮多元化的英語文化活動來激發學生參與英語文化活動的興趣,更有利于提升英語文化活動開展的質量與效率。考慮到初中生在參與英語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可能無法深刻理解與準確把握文化活動開展的本質,所以教師在平時的英語文化活動中要注意加強教學指導,確保他們高效地理解與掌握所學的英語文化知識。
例如,在平時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初中生比較感興趣的一些影視電影,借助觀看電影的方式來了解和學習其中包含的英語文化知識,有效促進學生英語文化意識的形成。但是在選擇英語電影作品的時候,要重點挖掘那些包含正向社會價值觀、理想信念等文化知識的英文電影,尤其是要確保畫面的生動性與形象性,必要的時候要注意配合英文字幕的展示,確保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參與觀看英文電影的活動來深刻理解與掌握其中包含的英語文化知識。比如,針對《Ti t ani c》這個經典的英文電影,教師可以將相應的電影精彩片段播放給學生,引導學生仔細地分析和了解沉船部分英語文化知識,明確其中包含的人生價值觀,豐富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提升他們的文化知識理解力。又如,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抓住某些重要的西方國家節慶日等特殊節日,針對性為學生拓展講解有關的英語文化知識,以這種文化活動來豐富他們的英語文化知識,深化他們對英語文化知識的理解,具體可以對文化節日當中服裝、飲食、裝扮、節日活動等相關方面的英語文化知識展示給他們,使他們可以深刻理解與掌握英語文化方面的知識,這樣更有利于提升英語文化知識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的效果。比如,在西方國家過感恩節或圣誕節的時候,可以將Thanks givi ng Day等的起源、文化風俗、服裝與飲食等相關文化知識介紹給學生,并且可以配合學生開展一些相關的英語文化活動,借助這些多樣化的英語文化活動開展,可以持續拓展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面。
綜上所述,英語文化意識是學生英語理解能力與閱讀能力等關鍵能力發展的基礎與前提。為了可以順利地培養初中生的英語文化意識,可以從立足英語課程教材,挖掘其中英語文化知識內涵與意義出發,注重優化英語教學模式,豐富英語文化活動,力求借助多元化的英語文化滲透路徑來不斷提升英語文化意識培養效果。
(江蘇省高郵市菱塘民族初級中學,江蘇揚州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