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意新 修晶
摘要:預制語塊以其組塊狀的語言結構,在語言的表達和使用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模因能合理地解釋語塊在語言習得過程中的復制、傳承和創新,促使語言在新的語境中不斷發展。以模因論為切入點,從預制語塊理論的視角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進行研究,有助于揭示英語寫作過程中語塊模因的發展規律,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模因;預制語塊;大學英語;寫作
英語寫作在英語習得的過程中處于關鍵地位,學生
對寫作的掌握情況直接體現在其語言技能的習得程度上。在長期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發現:雖然學生在英語寫作上付諸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大多數學生并沒有形成詞匯重組和語塊識別的基本能力,詞匯匱乏、短語錯搭和句子結構混亂仍是大學生英語寫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寫作是語塊模仿和語言輸出的動態過程,積累和輸出語塊信息可充實學生的寫作內容,提高其寫作能力。因此,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預制語塊知識逐漸成為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重點。
一、語言模因和預制語塊
(一)語言模因
模因論是基于達爾文進化論觀點來解釋文化進化規律的理論,是由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首次提出。“基因是促進生物繁衍生息的可復制因子,同樣我們也需要一個來解釋文化傳播進化的基本單位。”(Dawkins Richard,1976)語言本身就是模因,亦是模因復制與傳播的載體。語言模因揭示了語言表達和運用的規律,促進了語言的發展。語言模因的復制形式可以分為基因型和表現型,基因型是將相同的信息直接復制或傳遞的模因,表現型是依照相同形式復制不同內容的模因。
(二)預制語塊
“衛乃興認為詞塊(語塊)是一種兼具有詞匯和語法特征的多詞單位,是具有特定的話語功能特征的語言結構。”(衛乃興,2004)人的記憶可以保留不計其數的預制語言信息,這些預制的語言信息就是預制語塊,語言的輸出是將預制語塊直接從記憶里提取出來。預制語塊是一種兼具詞匯與語法特征的語言結構,體現了語言學習循序漸進的規律,符合語言學習的本質要求。人腦記憶中的預制語塊模因會隨著學習主體對材料的熟悉而增加,使大腦可以記憶和存儲更多的信息。
(三)模因論和預制語塊的關系
預制語塊可視為模因的表現層面,其固定的語塊內容和變動的語言結構,或相同的語塊內容和差異的語言結構,與模因的基因型和表現型的呈現形式十分相似。學生可以通過解構某個語塊的規則,再加入新的語塊內容或架構新的語塊形式以模仿和創造預制語塊。因此,在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學生只需記住固定的語塊便可融會貫通,生成新的預制語塊,掌握與之相應的語塊群。
模因的生命周期包括同化、記憶、表達和傳輸四個階段,預制語塊理論倡導學生通過加工、填充、重組和套用語塊的方法對語言進行創造和使用。所以,語塊習得的過程和模因的生命周期存在異曲同工之處。模因生命周期下的預制語塊是融合功能和形式于一體的語言版塊,在英語寫作中可以減少大腦編碼的壓力和母語的負遷移,以提高表達的邏輯性和流利性。所以,教師應充分發揮預制語塊模因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優勢與作用。
二、大學生英語寫作教學的預制語塊模因
依據模因理論和預制模塊理論,遵循生命周期四個階段的規律對教師施行有效的教學和學生習得語塊模因大有裨益。下面,我們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2》的第一單元 Time-Conscious Americans(以下稱Unit 1)為例,在教師輔助學生完成語言的輸入、指導學生閱讀理解本單元課文的基礎上,積累本單元相關的語塊信息,完成The importance of value time作文的輸出。
(一)語塊模因的同化
語塊模因的同化要保證學生盡可能注意和接觸模因載體,同時,學生也需要理解和接受所呈現的模因。基于這兩個條件,教師需要盡可能地向學生輸出地道的、易理解的英語模因,感染學生識別和理解語塊,進而獨立地完成英語寫作中的仿寫和創造。因此,在Unit 1中,教師應首先引導學生識別此單元的詞匯表、課文及課后練習中出現的單詞語塊、短語語塊和句型語塊。此外,教師還應該解析學生難以理解的英語語塊。
例如fall behind這一短語語塊,教師在向學生解析它的含義后,依照模因的基因型規則可增加其同義語塊backward, fall back, lag behind, drop off或反義語塊catch up with, keep pace with等。通過基因型擴展后的語塊會避免學生寫作的單調和重復,增加寫作語言的趣味性和多樣性。除了擴充語塊的內容,教師還可依據模因的表現型規則擴充語塊的形式,設計語塊識別練習:如fall behind in science(在科學領域落后),fall behind in competitors(落后于對手),fall behind with the rent(拖欠房租),fall behind sbs work(落后在……的后面)。然后總結fall behind在具體語境中的搭配,增加學生英語寫作的元素積累。基于模仿,學生利用fall behind這一基本短語可以創造出適合不同語境的句子。在此階段,教師通過教授學生識別、歸納和總結語塊的不同變體,培養學生主動識別語塊的能力。學生在指導下可以根據具體的寫作要求,改變原來的結構或內容來完成各類寫作任務。
(二)語塊模因的記憶
在英語習得的過程中,語塊模因在大腦中儲存的信息數量和時間長度決定了學生語言的習得程度。因此,大量的記憶和背誦有利于提升學生語塊模因的習得水平,教師應指導學生加強詞語類語塊、句型語塊和語篇語塊的記憶訓練,使其在寫作過程中快速而準確地提取儲存在記憶中的語塊信息。例如,在Unit1中,教師可根據記憶階段的規律,向學生講解時間意識和美國文化等信息相關的語塊,引導學生對材料進行理解和整理,并指導和監督學生完成記憶訓練,以將語塊模因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之中。此外,以本單元的句子語塊We want every minute to count.(我們應該讓每一分鐘都有意義)為例,該語塊屬于典型的英語表達。在將此類語塊儲存后,學生在寫作中想要抒發某事意義的意愿時,能夠想到want sth. to do的句型,避免中式英語對should(應該)的死板表達。基于此類變形,學生可觸類旁通,掌握地道的英語表達,為今后的文章寫作積累素材。所以,在完成地道的預制語塊記憶訓練后,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可縮短從母語到英語的譯碼過程,逐步養成使用地道的英語進行表達的思維習慣。
(三)語塊模因的表達和輸出
“學生在同化和記憶階段儲存大量的詞塊(語塊)后,需要將其提取出使用,來加快詞塊的內化和吸收,這個過程就是詞塊的輸出表達階段。”(盧山,2016)因此,當學生已經輸入和儲備大量的語塊后,教師可為學生設計語塊輸出訓練,學生在寫作時需要把模因從記憶庫中提取出來。
例如,在Unit1中,學生學習了美國人重視時間的課文,教師可設計與時間主題相關的英語寫作,要求學生使用已學的語塊完成The importance of value time 的寫作任務。此時,學生可將其記憶的語塊內容和句型架構,如諺語語塊模因:It is a precious resource.(時間是一種寶貴的資源)We are slaves to nothing but the clock.(只有時間才能支配我們)直接套用到作文中。同時,依據記憶階段所記憶的句型模因Americans believe no one stands still.(美國人認為沒有人能停止不前),學生可以改變其結構為Many people believe/insist/said that...引出所要表達的話題。然后通過運用課文中出現的句子連接詞normally,consequently,therefore,whereas構建寫作的框架。
當學生完成寫作后,教師可先讓學生互批,標記出本單元課文出現過的詞匯、短語、句子語塊模因及模因變形,并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以加深學生對本篇課文中預制語塊模因的認知程度。這不僅能再次強化學生對語塊模因的認知,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吸取更多的語塊模因后,在教師對語塊模因的講解下形成有效定稿,最終呈現給教師批改。在此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取其記憶的語言模因材料,實現英語寫作的話語應用轉變,完成表達和輸出的任務,有效地提高英語寫作的水平。
三、結語
將模因理論和預制語塊理論結合并應用于英語教學,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預制語塊模因能幫助學生規避英語寫作中的錯誤輸出,加強英語寫作的正向遷移。語言模因的基因型和表現型啟發了大學英語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應從強化輸入、加強模仿和訓練記憶等教學方法入手,然后基于此基礎進行英語仿寫、表達和輸出。因此,教師在進行大學英語寫作的教學實踐中,應把語塊模因置于重要的位置進行教學,并針對學生在寫作中出現的錯誤語塊進行總結和歸納,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組織能力和輸出能力,最終提高其英語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張麗霞.模因論視角下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J].邢臺學院學報,2010,25(4).
[2]Dawkins Richard.The Selfish Gene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衛乃興.中國學生英語口語語料庫初究[J].現代外語,2004,(2).
[4]盧山.模因論視角下的大學英語寫作詞塊教學法[J].文教資料,2016,(23).
編輯/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