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
摘 ?要:新課標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為了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應采用恰當?shù)姆绞酵黄苽鹘y(tǒng)的教學模式。正是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學案導學法的出現(xiàn)和完善給教學模式的轉變提供了契機。
關鍵詞:小學語文;導學案;課堂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8-0166-01
我們小學教師作為傳播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線人員,需要對語文教學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在當前形勢下,導學案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導學案在提升學生學習語文興趣和效果都是非常好的,在語文課堂上使用導學案能夠改變傳統(tǒng)課堂從頭到尾教師一個人講課的情況,增加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其課堂的注意力,正因為如此,研究學案導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顯得十分重要。
1.導學案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
導學案讓我們的學生對傳統(tǒng)語文知識有充足的了解,那么學生就能對語文基礎的文字語句有很高程度的積累,在我們學生寫作的時候會使寫作的質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詞語語句的積累就帶來了對傳統(tǒng)詩詞歷史的積累,導學案讓學生更主動的去吸收傳統(tǒng)文化,我們的學生學習傳統(tǒng)語文文化可以讓自己的眼界開闊,擁有正確的政治素養(yǎng)。
2.小學語文教學中學案導學法的途徑
(1)梳理教學內容,合理提出目標
我們都知道,學案導學法的使用中,教學內容的主體要嘗試變成導學案,也就是說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對導學案進行使用。教師在課前最好是對相關的課程準備好導學案,學生要對這種上課的模式進行適應,我對此的看法是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重要基礎,小學的教學最終的目標其實是讓學生形成一種更好的學習習慣或者說形成一種學習思維,導學案的使用把自主探究,自主學習貫徹的更為徹底,讓學生以此為學習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能夠潛移默化的進行自主探究。
第一,以小組的形式開展。
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是非常重要的形式,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在集體中每個成員都積極參加教育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產(chǎn)生真正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正因為如此,學生在進行學案導學法的時候,爭取以小組的形式交流學習的情況,我在課堂上經(jīng)常讓學生們自主的提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實現(xiàn)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幫助,在成功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在此我認為在課堂上使用學案導學法最為關鍵的一環(huán)是教師本人課前對課堂的設計,組織學生課前交流預習情況,進行簡要的總結。
(2)利用導學案,讓學生的預習更加有效
前文已經(jīng)提到了重視學生課前的預習,小學教材中的課文對于學生而言是比較冗長的,此階段的學生學習比較缺乏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再加上學習的課時是非常有限的,這樣種種的原因導致學生預習的效果十分低下,由此可見,重視預習環(huán)節(jié)中的導學案的使用是非常關鍵的。我對導學案的看法,首先,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也就是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明確這堂課程主要講的是什么,在課堂上有的放矢,除了這一點以外我在導學案上還標注了本次學習的重點難點,讓學生有意識的提前進行準備了解。其次,就是自測,這其中主要包括兩項,一是通過考察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生僻字詞,二是通過教材助讀的方式來進行語文課文閱讀的對比,并給學生們設置一些能夠單獨解答的課文問題,比如,“這段主要講了什么”“這段有什么生僻字?”等等,這樣在能考察學生閱讀課文的質量的基礎上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課堂的有效性提供了充足的保障。為此我經(jīng)常選擇一些質量比較高的文章,比如,《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傳說》,我先讓學生自己閱讀,之后用電腦為學生展示武夷山與阿里山的圖片視頻,讓學生領略自然風光之美,從而體會《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傳說》這篇文章所寄托的人們渴望兩岸統(tǒng)一的美好期盼,給學生不一樣的閱讀體會,從而愛上閱讀。
(3)通過導學案,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想要提升導學案的使用質量,需要在對導學案進行檢查,可以借此了解學生預習情況,我想通過讓學生學,之后再進行教學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進行問題解決,這樣除了能夠很好的利用導學案以外,還能夠鍛煉學生問題的歸納能力。通過我在課堂上進一步點撥,來使導學功能的進一步落實,在這種不斷的良性循環(huán)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鍛煉。在合作的探究中,能夠讓學生們體會到合作的快樂,成功的喜悅,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總體來說,導學案的使用強化了學生課前的學習效果,有效的實現(xiàn)了課前課后雙重擴展,使學生的知識理解進一步加深,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
3.結束語
從我在課堂上實踐的經(jīng)驗上而言,在語文教學中使用學案導學法效果是非常好的,在我看來需要采用適合的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應用,之后再以此進行不斷完善,借此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胡瀠心.小學語文外國文學作品閱讀教學探究—以部編版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09):140-141
[2]李文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75-76
[3]陳有武.利用“學案導學”打造小學語文魅力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9(35):24